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0-10-15 08:54:00
刘庆胜获得的纪念章。
年轻时的刘庆胜。资料照片
采访结束后,大家与刘庆胜(左二)一家合影。
在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办辛曹村,有这样一位老人。15岁参军入伍,参加过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7岁跟随部队入朝作战,参加了长津湖、新兴里等战斗,曾三天三夜粒米未进,在战场上冻掉了3个脚趾,这就是今年87岁的刘庆胜。10月13日,记者来到刘庆胜老人家中,看到他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裤、棉袜、棉鞋,拐杖、助行器放在椅子旁。
刘庆胜的儿子刘军说:“我父亲因为在朝鲜战场上腿脚冻伤,早已无法自己站立。一到阴雨天,疼得更厉害。”
刘庆胜认为,与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不当炮兵就想冲锋陷阵
1933年,刘庆胜出生在当时的滨县杜店镇平方王村,也就是现在的滨州市。年龄不大,刘庆胜就当上了儿童团员,在村里帮忙送信站岗。
1948年,村里来人动员大家参军,刘庆胜现场就报名了。“别看我年龄小,但是当时我个头很高,根本没人问我年龄。就这样,我就跟着部队走了。”刘庆胜说,在新兵连时,他是做通讯员,负责传达领导命令。新兵训练结束后,有人来选炮兵,就选上他了,刘庆胜却死活不干。
“当时,我一点都没有考虑安全问题,就是觉得自己确实年纪小,力气不行,换炮弹直接抱不动。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当兵冲锋陷阵最光荣,我就想当一名步兵,别的啥也不想干。”因为刘庆胜的坚持,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步兵,跟着部队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
过江之后,刘庆胜跟随部队继续追击敌人。在追击过程中,他们发现前方还有一部分武装力量。
“当时,我们不知道前面的是敌是友。所以,部队领导就安排我,和对方派出的一个人,到双方中间地带面谈。如果当时是敌人的话,我估计小命就不保了。”刘庆胜说,幸运的是,当时前方的武装力量也是解放军,这一下子,他才松了口气。
刘庆胜参加了上海战役。这是战略追击中的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自1949年5月12日发起,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历时16天。刘庆胜说:“当时为了减少对城内的破坏,攻打过程中不允许使用重武器,所以双方拉锯战斗时间较长。”
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办退役军人服务站伊文超告诉记者,刘庆胜荣立过四等功一次。
随后,刘庆胜所在的部队来不及休整,赶到了浙江沿海地区开展海上练兵,准备解放台湾。
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50年11月,刘庆胜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集合出发。“当时,我们不知道要去朝鲜,以为跟着部队外出拉练。到了东北才知道,为了保家卫国,我们要去朝鲜。”刘庆胜说,抵达朝鲜后,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他们没有拿棉被、厚棉衣、棉靴,穿着薄棉衣、单鞋就开始急行军。
在艰苦的战斗中,刘庆胜可谓九死一生。采访中,他诙谐地说,自己好几次差点“报销”了。长津湖战役中,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在这场战役中,刘庆胜坚守在雪地中,忍着严寒天气,三天三夜没吃饭,还要一次次向敌人发起冲锋。
“那时候精神高度紧张,我一点没觉得饿,也不知道坚持了这么久。”刘庆胜说,在一次冲锋过程中,敌人的燃烧弹就落在距离他1米多远的地方,身上的衣服被炮弹飞起的火星烧得千疮百孔。刘庆胜说:“当时多亏是燃烧弹,如果是炮弹,那就不得了了。幸运的是,飞起的火星只是烧烂了我的衣服。”
还有一次,班长指派刘庆胜查看一名受伤的战友是否还活着。刘庆胜匍匐靠近过程中,敌人的子弹射来。
“那不是一颗子弹,是一梭子子弹。我的耳朵当时就听不见声音了,我用左手摸被子弹打过的右胳膊,以为肯定受伤了,没想到子弹只是穿过衣服,连皮也没擦伤。”刘庆胜说,这两次是自己与死神最近的时候。
但是,有些战友就没有刘庆胜这么幸运了。
“一次敌我交火中,排长受伤了,肠子露在肚子外面,他却说留下一挺机枪就行,让我继续战斗。”时隔多年再次提起此事,刘庆胜依旧眼含泪花,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冻伤未愈再返战场
由于天气严寒,加上长时间趴窝在雪地上,刘庆胜的双脚严重冻伤。“当时我的脚肿胀,根本穿不进鞋里。我用剪刀剪了一块毯子包在脚上,拖着走。”刘庆胜说,当时自己脚冻伤了,需要接受治疗但得自己爬过一个山头,才有接应的战友。现在回想起来,怎么爬过那个山头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是刘庆胜明白,当时如果没有爬过那个山头,或许就“报销”在那里了。
刘庆胜说,当时自己的脚太疼了,每一次动弹就出一头汗。到了后方医院,医护人员扎破冻伤肿胀的脚趾,才感觉轻松了许多。此时,刘庆胜的两只脚共有3个脚趾冻掉了。因冻伤严重,1951年初,刘庆胜回到国内继续接受治疗。
此时,刘庆胜托战友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我不会写字,大字也不认识几个,所以就不愿意麻烦战友。那次写信,主要也是为了给家里寄钱。”刘庆胜说,这是他当兵7年时间里,唯一一次给家人写信。
刘庆胜在国内养伤期间,冻伤未痊愈,就再次请战重返朝鲜战场。
“战场上那么危险,生活那么恶劣,你怎么有勇气再回去?”面对记者的问题,刘庆胜说:“别的我没想,我就觉得部队是我家,我必须回去。”1951年底,他回到朝鲜战场上。直到1953年停战,他跟随部队回国,复员回到老家。
刘军告诉记者,他的父亲身上有两点让人佩服,并且最值得学习。“首先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其次是乐观主义精神。”
在刘庆胜的眼里,他所做的就是该做的,参加的那些战斗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比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我太幸运了。”刘庆胜说,因为他见到了革命的胜利,见到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尤其是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过去永远想不到的。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通讯员 张英姿孙立敏
■ 老兵简介
刘庆胜,1933年生于滨州,1948年11月参军入伍,参加过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其间曾回国治疗,后重返朝鲜战场,1953年停战后跟随部队回国,1955年1月退伍,荣立过四等功一次。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