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感动中国!朱彦夫的极限人生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2-03-04 09:01:02


朱彦夫回张家泉村看望乡亲。资料照片

朱彦夫正在写作。资料照片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句话可以准确地用在朱彦夫身上。14岁参军入伍,16岁入党,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身负十多处伤。1950年,奔赴朝鲜战场,与敌激战七昼夜,头部和四肢负重伤。经过47次大小手术,昏迷了93天,之后被截去四肢,失去左眼。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装卸假肢、吃饭、穿衣和解便,还学会了认字、读书和写字……

  3月3日,被誉为活着的“中国保尔·柯察金”和人民楷模的朱彦夫,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传奇和事迹再次感动无数国人。

  战火淬炼

  1933年,朱彦夫出生在现在的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家里一贫如洗,因没有粮食,家里7个孩子饿死4个。在朱彦夫10岁那年,父亲惨死在日本人手中。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瞒着母亲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从此后他不再是穷人家的少年,而是可以拿枪上战场的战士了。

  解放战争期间,朱彦夫先后参加大小战斗近百次,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并3次立功。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朱彦夫所在的第九兵团在宋时轮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时年12月,第九兵团和美军在长津湖展开一场激战。

  在这场激战中,为了争夺250高地,朱彦夫和战友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与装备精良、物资充足的美军两个营殊死搏斗。

  敌人为了尽快抢占250高地,疯狂地向朱彦夫所在的连队发起进攻,每天都会向阵地抛下无数枚炸弹,整个山头被削平了好几十厘米。

  在一次又一次的阵地争夺战中,全连的战友相继牺牲,整个250高地最后只剩下了遍体鳞伤的朱彦夫一人。来不及因死去的战友悲伤,来不及恐惧,朱彦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哪怕牺牲,也要坚守阵地,就算是死,也要多杀死几个敌人。”

  当敌人再次如潮水般涌上时,朱彦夫把身边的三挺机枪全部压满了子弹,不停地换位射击,死守阵地。

  很快,三挺机枪的子弹就打光了,当朱彦夫再一次准备给机枪上子弹时,突然眼前飞来几颗手榴弹。

  出于本能反应,朱彦夫迅速抓起一颗扔向了不远处的敌人,紧接着他又抓起另一颗扔了出去,但手榴弹刚出手,他就听“轰隆”一声巨响,眼前一道火光划过,他失去了知觉……

  生命奇迹

  不知过了多久,昏迷中的朱彦夫被钻心的疼痛唤醒,他仿佛成了一个雪人,身体被厚厚的白雪覆盖。

  朱彦夫想喊,嗓子却发不出声音,他想挣扎着爬起来,身体却不听使唤。

  若是原地不动,等待朱彦夫的就只有死亡,出于对生命的本能渴望,朱彦夫决定爬出雪堆,往前移动。

  因为四肢已经失去知觉,朱彦夫只能在雪地上匍匐前行,爬累了就停下喘口气,渴了、饿了,他就趴在地上吃几口雪。

  不知爬了多久,也不知道昏迷过多少次,朱彦夫终于遇到了增援部队,被两名志愿军战士发现并救起。

  两名战士被朱彦夫的伤吓到了,他们一刻也不敢耽误,迅速将朱彦夫送到战地救护所救治。

  因为伤势过于严重,朱彦夫被送回国内医院进行救治。当时,医生都对朱彦夫的情况感到震惊,他的头部、腹部、胸部都受了重伤,仿佛只有一口气在勉强维持生命。

  流出体外的肠子被塞了回去,多次截肢……医生给朱彦夫实施了47次手术。尽管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但他的生命体征却一直都在。他的坚强让所有的医生感到意外。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奇迹出现了——昏迷了整整93天的朱彦夫醒来了!

  然而,命虽然保住了,但朱彦夫失去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的视力仅有0.3。刚满18岁的朱彦夫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已不是“自己”,没有手脚,身体被截得不足1米。他崩溃到不吃不喝,拼命去撕咬身上的绷带。他开始绝食,也不吃药,甚至趁护士不在身边,几次努力爬上窗户,准备从窗户跳下去,最后都被拦了下来。之后的日子里,朱彦夫先后自杀过三次。

  急了眼的医生忍不住了,冲他喊:“你的命是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千难万难硬从死神那里夺回来的,你有什么资格不珍惜?”

  医生的话,点醒了朱彦夫,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死,但接下来该怎样,朱彦夫陷入了思考。

  振兴家乡

  朱彦夫渐渐恢复后,被送去了泰安市的荣军休养所。在这里每天有专人喂他吃饭、帮他穿衣,还有人陪他聊天、给他讲故事。然而,1956年,朱彦夫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家的优厚待遇,回到了家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经过不停的训练,朱彦夫的自理能力有了飞一般的进步,吃饭、如厕、装卸假肢等,他都可以亲力亲为了。

  这期间,朱彦夫还遇到了陪伴自己一生的好妻子陈希永,从此后他的生活步入正轨。但朱彦夫却不甘心平庸下去,一门心思要做点什么,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带领乡亲们学习文化知识。因为出身贫寒,朱彦夫没有读过一天书,他决定从自己做起。他用舌头翻书,用两只残臂握笔,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后,终于可以独立读书写字了。

  之后,朱彦夫主动腾出自己家的一间屋子,买了200多本书,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图书室,因为识字的人少,来图书室的人并不多。

  朱彦夫又张罗着办起了夜校,自己则亲自当老师,刚开始没人来,他就挨家挨户地劝说,最终村民都被他的执着打动了。

  作为老师的朱彦夫,每天晚上都要步行1公里给村民们上课。

  1957年,朱彦夫被选举为张家泉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感觉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1961年,一场大饥荒来临,村民把树叶、树皮,甚至树根都吃干吃尽了。有人熬不下去,要举家去讨饭。

  他拦住村民,不允许他们出去讨饭:“有我在,就不会让你们饿死。”

  他听说邻村的人将过去烧柴火的地瓜秧粉碎成糊糊吃,他就自己出钱,托人买回一台粉碎机。和村民一起把地瓜秧粉碎了吃。接下来,他带着乡亲开荒填沟,三年时间开辟出了110多亩良田,让张家泉村108户人家的庄稼地多了起来,家家户户不仅能吃上饱饭,还有余粮储存。

  朱彦夫自己绘制图纸,带领大家修建灌溉渠。他戴着假肢,下到近10米深的井里,挥动着残臂,与壮劳力们一同奋战。除了开地、打井外,朱彦夫还在村里成立了林业队,建起了果园。

  极限人生

  1982年,朱彦夫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按理说他应该享受一下生活,可是这位刚强的战士又开始了另一场战斗——将战友们的故事写下来。

  他的笔需要用嘴咬、双臂抱、单臂绑,三种方法交替使用,每天只能写几百字,经常累到汗流浃背;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为了能好好写作,啃坏了4本字典。

  一部长篇小说《极限人生》的创作过程,既是朱彦夫刻苦学习的过程,也是他拼命读书、苦苦思索的过程。

  因为太用功,朱彦夫视力开始下降,伤口发炎,心脏也不好,医生和家人都劝他放弃,可朱彦夫不听。作为全连队唯一的幸存者,他说,他有责任和义务让后人知道战友经历了什么。

  朱彦夫用嘴咬着笔、用残臂抱着笔,耗时7年,用去约半吨稿纸,写成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1996年7月拿到书的那天,朱彦夫在扉页上写下了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战友的名字,双膝跪地将其点燃,告慰战友在天之灵。

  朱彦夫把6个儿女召集到身边,在书的扉页上签上自己名字,对孩子们说:“以前一心只顾村里事,对你们关心不够,连结婚都没有像样的东西。这本书算是爹给你们补的吧!”

  《极限人生》出版后不久,朱彦夫在一次演讲中不小心摔倒,右侧身体失去了知觉。然而,他继续凭借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

  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四十七次手术的特等伤残英雄朱彦夫,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朱彦夫说过一句话: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这名战场归来的老兵,这位淄博南部山区的长者,最终感动中国,活成了一座生命不息的时代丰碑。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兵 李波

  参考资料:《极限人生》《男儿无悔》《朱彦夫日记》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