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热度”背后的“流量密码”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2-06-22 08:48:47


  6月20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淄博城市推介活动现场,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驻华代表处及国际商协会、80余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100余家市内知名企业的首席代表、领导人、企业家、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200多公里之外的淄博,并为这座内陆城市的产业新赛道、开放新平台、金融新生态和营商新环境所吸引。

  一场城市推介,让世界看到了淄博抢抓开放机遇、放大峰会效应、把城市发展推向更高层次与水平的不懈探索,而“淄博热度”背后,正是吸引国内外企业“链”上淄博的“流量密码”。

  产业新赛道

  提供更多可能

  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跨国公司与中国”主题展同步举行。作为淄博对外合作的最新技术成果之一,韩国现代重工淄博机器人公司的焊装机器人被摆在了淄博展区的入口。

  去年8月,世界500强企业韩国现代重工在淄博投资建设用于汽车生产的焊接机器人项目,项目采用世界顶级的智慧生产工艺,达产后年产5000台套。现代机器人展区现场负责人张波表示,正是源于淄博的雄厚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现代机器人与本地企业合作,生产用于汽车生产的焊接机器人整套装备。“目前即便尚未建成投产,淄博公司已接到200多台的订单。”

  淄博是传统工业大市,产业门类全、配套能力强,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9个在淄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90多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前3位。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淄博面临着传统产业占比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70%的尴尬。

  淄博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坚持“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一起做,传统产业强势突围,“四强”产业加速崛起。在“优存量”方面,淄博突出“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对机械、建材、纺织、医药等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分行业制定具体扶持政策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在“扩增量”方面,淄博深入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和分行业行动计划,推动新兴产业弯道超车。与此同时,淄博精心培育新经济成长“沃土”,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蓄势待成,为全球企业开拓发展空间、拥抱蓝海市场,创造更多可能、提供无限商机。

  开放新平台

  梦想触手可及

  刚刚过去的6月15日,齐鲁预制食品科创产业园一期开园仪式在淄博综合保税区举行。项目由跨境冷链供应链解决方案及一站式综合服务提供商新协航集团主导并运营,将推动形成海内海外联动、线上线下联动、产业服务联动的“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冷链食品产业一体化新生态。

  这是淄博打造开放之城的一个缩影。

  继淄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淄博市委关于大力实施改革开放赋能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城市的意见》之后,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深化“九大赋能”,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首批开通欧亚班列,综合保税区通关运营,打造淄博内陆港和鲁中国际港,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年度进出口总额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淄博的开放性、经济外向度、城市活跃度持续提升。

  5月17日,淄博举行对外开放新平台矩阵集中启动仪式,提出以淄博综合保税区为龙头,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化园区体系,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跨境供应链服务能级提升工程,聚力打造优势叠加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深化与山东港口的合作,加快推动形成鲁中国际陆港“一核四点”功能布局,完善公铁、铁海、陆空、空铁联运体系,聚力打造铁路港、空港、公路港、水港四大物流枢纽,积极拓宽“北上、南下、东扩、西进”开放大通道,聚力扩大互联互通的经贸合作朋友圈;实施经济体系、企业梯队、资源配置、城市形态、营商环境“五个国际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全国行政审批改革先行示范区……

  淄博正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把资源整合起来,把优势集成起来,构建“双轮驱动、多点联动”的高能级开放平台矩阵,全力打通物理空间开放链路,拓展虚拟空间开放场景,让“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加畅通,座靠淄博“买全球、卖全球”的梦想触手可及。

  金融新生态

  经济注入活水

  同样在6月15日举行的2022中国(山东)预制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上,淄博正式吹响了加快塑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聚力打造中国北方预制食品产业发展高地的冲锋号。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大会上发布了“淄博市20亿元预制食品创新产业发展基金”“淄博中垦30亿元冷链物流基金”两只基金,淄博将发挥基金引领作用,推动形成“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预制食品产业一体化新生态。

  水是生命之源,金融活水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

  2019年12月29日,中共淄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金融赋能行动,自此,淄博金融发展新纪元大幕开启:产业基金纷纷入驻,“技改贷”政策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强力“输血”,产业链金融赋能中小微企业,全市上市公司达到32家、股票34只,在全省率先实现A股上市公司区县全覆盖和3家交易所上市股票全覆盖,资本市场“淄博板块”加速形成。

  如果说产业是淄博跨越式发展的引擎,金融资本则是燃料和助燃剂。

  不为人知的是,与淄博工业发展一样,淄博金融业起步较早,在这里诞生了全国首只投资基金、国内证交所首只上市基金、全国发行的第一张股票等多个金融融资领域“全国第一”。如今,在凤凰涅槃中加速崛起的淄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持续深化金融赋能,下大力气推进金融机制创新和金融生态优化,有力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拓展金融服务矩阵,加快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淄博创新推出百亿级淄博龙门新兴产业发展母基金和全国首只地市级S基金,注册基金合伙企业达到517家,认缴规模达到1905亿元。

  随着更多金融物种的引进、更多金融要素的聚集,淄博正着力构建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服务体系,为所有企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活水,努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营商新环境

  “全天候”服务

  “淄博是德国工业联合集团中国区八家公司中我最爱去的地方,我为我们的选择感到由衷的自豪!”在淄博工作、生活了15年的山东威尔斯通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顺国,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特意和参会嘉宾分享了集团总裁施密特对淄博的评价。

  跨国企业领导对淄博的喜爱并非客套话,数据可以给出佐证:今年1至5月份,全市省外到位资金274.7亿元,同比增长28.5%;新引进过亿元项目167个,同比增长30.5%。

  数据背后,是淄博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2020年4月,淄博市召开重点改革攻坚动员会议,全面部署十五大重点改革攻坚任务。其中,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被列为“一号改革工程”。两年后,淄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系统集成改革暨“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会议,推进“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成为系统集成改革的重中之重。

  从对标深圳,到动态学习北上广深苏浙粤;从完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等14个领域210项改革任务,到持续深化企业开办、办理许可、市场监管、要素供给、政务服务等12个方面153项创新举措……淄博正不断健全极简、极优、极细、极速、极致“五极”服务模式,严格兑现“四零”服务承诺,积极搭建“一站式”“全天候”服务平台,不仅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审批全领域“一证化”改革,还率先建成全领域“无证明城市”,市场主体达61.4万户。

  不沿江、不沿海的淄博,在“一号改革工程”的推进下,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全省前列,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长期位居全国前十。

  当产业硬实力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淄博正以产业新赛道为根基,辅以开放新平台、金融新生态和营商新环境乃至更多元素打出“组合拳”,共同构成了企业和资本更加看重的城市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这也是吸引国内外企业“链”上淄博的“流量密码”。

  正如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在城市推介时所说:淄博有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厚重历史画卷,商机无限、预期可达的广阔创富蓝海,供给丰沛、土壤肥沃的优质产业生态和多姿多彩、时尚活力的宜居美好家园,热忱期待、真诚欢迎海内外有志之士到淄博干事创业、投资兴业,携手连心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继才 王继洋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