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10-17 15:35:52
鲁中网记者 孙蕊 王钰程
八陡老街,一条不过三百米长的街巷,却凝结着东顶村绵延千年的鲜活记忆。2018年以来,东顶村用修旧如旧的改造方式,让这条旧街巷实现了“逆生长”,既留住了古树青石的原始村貌,也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客流。新春灯会、唐潮熙市、博山烩菜免费吃、丰收节等活动,不仅让八陡老街的名号越传越响,更让老街的市井烟火与发展活力再次迸发。
老街新生,一方面打造了独特的文旅符号,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八方游客,为东顶村的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力。
老陈和老街
“大家好,我是支书老陈。”在八陡镇东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勇的视频账号里,陈勇总是以这句话为开场。没有精致的滤镜,也没有刻意的脚本,陈勇总是走到哪说到哪,他的账号里记录着发生在老街和村里的点点滴滴。定制公交、博山烩菜免费吃、丰收节、特产展示……每一个视频,老陈总是竖着大拇指站在镜头前,喜笑颜开介绍着老街的活动和变化。
“今年淄博市丰收节的主会场活动在我们八陡老街举办,单日客流量就达到了两万人,我们的石磨面粉馒头一天就售出了9000余个。”陈勇说,“活动落地,对我们老街来说也是一种展示和借力,既让游客看到了老街改造后的新模样,也让村民的好东西有了更大的销路。”
老街的变化,也让故地重游的村民感到惊喜。81岁的蒋玉珍踏进陈家大院,惊喜地发现自己儿时居住过的房屋已经成了陈家大院的小包间。不仅房屋得到了重新修整,连院子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以前我就在这个东屋住了三年,现在看看这个水池、这个墙,都变样了,都很好。”在老屋前,蒋玉珍拍下一张照片,以此来定格这份跨越半世纪的重逢与惊喜。
“很多人开始对老街改造也有异议,但是看到现在节假日的人来人往,大家才明白老街改造的意义所在。”陈勇说。截至目前,八陡老街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庭院经济47户,户均增收2.3万元。
成为“网红”之前
八陡老街的前身,是一片普通民居。随着村里盖起楼房,不少村民都选择了搬迁,因而这片街区出现了人口外流、房屋老化的现象。
“看着片地就这么荒废在那,我们村集体也在思考该如何利用这片老房子。”陈勇说。经过摸排调研,唐宋以来的工业文明遗迹、明清时期的建筑遗留、近代以来的民居民俗等都在这条老街上得以留存。2018年,东顶村着手对老街开始改造,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升级理念,像绣花一样精细推进片区改造,最终实现了老街焕新、商家增收、村民受益的多赢局面。
陈家大院作为老街的标志性建筑,为清代名宿陈万箱的祖宅,完整保留了正房、厢房、院落、地窖、庭院等地域性典型民居元素。在改造中,老宅的砖木结构被保留加固,村民家中收集的老物件成为装饰品,同时开辟了博山菜馆的新功能,使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和谐共存明代关帝庙、宋代古窑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也得以保留,成为游客的打卡点。
随着老街的名气扩大,“缔造者”陈勇也成为村民眼中的“网红书记”。
“其实我是被‘戳哄’回村里的。”陈勇自嘲道,“当时和我说村里有三千多万,让我放开手脚干,被选上之后才发现就三万多。”没钱怎么开展工作?陈勇和村“两委”成员,带着村里的党员、群众,从“不花钱”的活开始干。用三个月时间清理垃圾,还给村民一个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
随后,老陈带着村“两委”成员谋求村集体致富,建产业园吸纳企业入驻,重启百年老字号“泰昇公”生产无添加石磨面粉,留存乡愁改造八陡老街……“目前,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面粉厂和老街能为村集体增收80万元,线上流量正逐渐转化成村集体增收的真金白银。”
打造IP带动乡村共富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11月,我在抖音发了第一条视频。我在老街上一边走一边说,很多人都在问我老街的情况,也为我们老街引了一波流量。”陈勇说。面对外界对他“不务正业”的质疑,陈勇则表示:“我真人出镜拍短视频,不是为了我个人红,是为了能让村里红,通过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新乡村故事。秉持一颗公心,为村民村集体谋福祉、谋发展,就不怕别人质疑。”
如今,东顶村、八陡老街和老陈成为紧紧绑定的IP。游客冲着老陈和老街来线下打卡,东顶村和老陈的口碑让石磨面粉畅销全市,来到老街偶遇老陈,不少游客都会上前合影留念。陈勇也不再仅仅是东顶村的村支书、村主任,更成为淄博市乡村振兴的先进个人。陈勇走出了东顶村,联动八陡大黑山后村、池上营子村、白塔因阜村……属于东顶村、八陡老街和老陈的 IP 能量,正慢慢辐射开,变成带动一片乡村发展的 “振兴合力”。
一村富不是真的富,村村富才是长久富。八陡镇依托八陡老街,打造“共富工坊”,整合9个行政村特色产品,通过跨村联营、资源统筹、文旅融合等举措,形成了“老字号+非遗技艺+现代农业”的产业矩阵,变帮扶销售为市场销售,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年增收合计逾百万元。
“现在我们老街二期民宿正在加紧建设中,下一步将接洽青石关村,扩大我们的老街范围。同时,我们的亲子互动区也将逐渐完善,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老街、爱上老街。”陈勇说道。与老街规划同步开展的还有八陡镇“共富工坊”2.0升级工程,将着力构建“前端生产基地+中端加工集群+后端文旅消费”的全产业链条,走出一条“村企联动、产业联创、成果共享”的共富新路径。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