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1-01-25 15:49:38
周五下午6时许,李超的妈妈像往常一样,给他发来了去自提点领取的货物清单,“今天抢到有鸡蛋,你拿的时候小心点……”李超扩音放着妈妈的微信语音,“你看吧,天天就是这档子事,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迷上这个的。”
每天下班后,去自提点取货成了李超的下班日常,从2019年2月份开始,李超妈妈先后进入了十几个团购群,是小区里有名的“团购达人”,经常帮助朋友下单,讲解如何选择更优惠的团购活动。近期,李超妈妈开始退群,并从十几个团购群里固定选择了3个团购群。在她看来,优惠的活动、过关的质量和靠谱的团长是选择的三大标准。
“团长”淘汰赛
李超的妈妈,王连芳,今年61岁,济南人,住在历下区,她的团购始于“9.9元买10斤鸡蛋”的秒杀活动。
今年33岁的李超和妻子两人则很少使用团购,“操作太繁琐,省不了多少事,也省不了多少钱,周末去一趟超市就搞定了,而且现在有孩子,不敢在外面乱买东西。”对于儿子和儿媳的想法,王连芳认为是两人不会过日子。
1月17日下午15时许,她正在群里准备秒杀高筋面粉,跟年轻人一样熟练的刷开手机,敲击屏幕,“抢到啦!”
“平时在超市里售价38元的面粉,秒杀活动20.9元,这是实实在在的优惠呀。”一说起社区团购,王连芳兴致勃勃,“我一般都是买一些百货、鸡蛋、牛奶之类的,这类的能保证质量,像是蔬菜、肉类买的少。”
之前,王连芳也曾尝试在网购平台上买东西,但并不如意。他买了一套茶具,四天后,快递寄来后,有一个茶杯的杯口出现了裂痕。卖家称,可以再寄过去一个杯子。但王连芳认为,这影响了整体质量,要求退货退款,最后平台的客服人员介入,才终于得以解决。“老年人网上购物很麻烦,对着个手机可真窝心。”
“团购就不一样了,有问题你随时给群主打电话,不会操作,下楼就去找他,出现了问题,他也跑不了。”虽然也是在网上操作,但王连芳在乎的还是在线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她也曾在社区团购下单水果,到货后发现实物和图片严重不符,两个红心火龙果,有一个眼看着要烂掉,另一个也被挤压,同一批购买的山药则看起来也像挑剩的一般。从那以后,王连芳就很少在平台购买蔬菜、水果。
但这并没有打击她的热情,跟团长交流后,都已经退款退货,“平时都能用的着,在上面买还优惠,为啥不在这上面买,而且质量大多都过关。”
直到今年1月份,能留在王连芳手机里的团购群只剩下3个。“有的质量不行,存放的不好,也有的自提点不方便,还有的团长打不通电话,态度不好,我自己退了,有的微信群直接就解散了。”
从便民超市群到优惠团购群
吴云就是王连芳留下来的团长之一,2019年8月,吴云把微信群名从“小区温馨便民超市”改成了“超级优惠便民团购”。
吴云从事金融产品销售行业,平时的工作比较集中,有不少的闲暇时间,从2017年开始,他在小区里开了一家30平方米左右的小超市,上班的时候,就让家人来帮忙照看。凭着价格公道,人又和气,小超市的生意还算不错。
“大家熟悉了以后,很多人都会加微信,把提前要买的东西告诉我,我准备出来,也有一些在我这里放快递的,慢慢的就有了三百多人的微信群。”吴云说。
直到2018年下半年,吴云偶然发现小区里出现了“团购”,小区东边的一户业主在德州市齐河县有一个绿色无公害的小菜园,慢慢的很多人都找到这位业主求购蔬菜,于是每到了收获季节,这名业主就自己开车把蔬菜带回小区分给邻居们。
这给了吴云启示,2019年年初,他就成为了一名团长,他本以为这是一件比较轻松的工作,货物有人送,放在超市里等着顾客上门自提就可以了,说不定来提货时,顺路还能带动超市消费。
“才开始人比较少,货物也比较少,补贴也还可以,相当于一个群里的小福利。”到了2020年,他兼任了4家平台的团长,随着顾客的增加,他的烦恼也越来越多。
1月16日上午9时许,两家团购平台的货物已经先后到达了吴云的超市,他一直不停的在接听电话,给司机引路,告知物业把货车放进小区。
接到货后,他需要一一整理,蔬菜、水果、饮料、洗洁精、面粉、百货等等货物各自分开放好,两个平台的货物用了两个多小时的事件,才归置好。“超市的空间有限,货物多了根本放不下,水果蔬菜还都怕压、怕挤,单独租个位置都挣不出来房租钱,只能是往门外放。”吴云提到,有很多顾客对自提点的货物存放提出过意见。
刚坐下还没喘口气,另两家平台的送货车已经开始打电话了。“五十多位顾客团购,就会有二百多件货物,你得一件件整理出来,避免货物损坏,仅这个过程就需要很长时间。”吴云直言,顾客来提货的时间也不固定,每个人提货都需要核对清单,找货物,这让超市不得不增加新的人手。
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顾客来提货,发现货物出现质量问题,还会“呛”两句。“有的蔬菜不新鲜,有的水果被压了,运输和源头的情况,你没法掌控,但你是要直接对接消费者的,你没法解释。”
吴云自己算了一笔账,从去年8月份到今年1月份,自己做团长到手的利润不到一万元,“赔本赚吆喝,现在也出了政策,根据我自身的情况,再过一段时间,我可能就准备‘退团’了。”
守菜摊的老韩
距离吴云的小超市,不到三公里就有一个小型的菜市场,进门的第三个摊位上,老韩正摆弄着刚进来的橙子。老韩全名叫韩元明,今年47岁,卖菜这份活路,他干了22年,小半辈子都守在菜摊上,虽没少辛苦,但也挣下了钱,在济南已经有两套房子。
刚开始卖菜的时候没有集中的菜场,大家都沿着路两边排成两溜。还要带上伞和雨棚,一下雨就赶紧扯上。后来搬进了菜场,这些年,老韩也用上了智能手机,卖菜的杆秤也变成了电子秤,斜挎包里的零钱也换成了支付宝和微信的付款码。
老韩说,现在来买菜的基本上是熟客。“以前一年能挣七八万,现在只能赚五六万。”
为何挣钱难了?老韩很难说清楚。社区团购、生鲜电商,这些名词对他来说都很陌生,他也是收摊后,大家聚在一起闲聊,听来的。对于如今的情况,老韩还算是平静。
“其实现在还在经营的菜摊大都有自己的‘大客户’,像是一些小菜馆、食堂之类的,这类的收入往往能占到三分之一。”老韩认为生意暂时并没有受到社区团购的冲击。
“社区团购不见得会取代线下菜市场,因为消费群体不一样。”老韩说,团购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平时懒得来逛菜市场,而老年人没事逛逛菜市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老韩旁边摊位的年轻摊主也组建了微信群,不仅卖自己铺子里的菜,还会帮顾客去其他铺子买菜,但生意并不好。
“社区团购是人家帮你挑菜,吃进嘴里的东西,肯定没自己亲手挑的好。”老韩搓了搓手,笑着说,“总还有人愿意来买菜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