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7 16:31:30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2月7日讯(记者 荆睿 孙丰鸣 通讯员 包慧明)“别采访我,我只是轮流来这个点上值班,和那些一直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同事们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她开始接受我今天的采访。
我叫张承敏,是一名医生,目前在淄川区医院健康查体科工作。同时,我自己也是一名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需要每天服药,出去24小时值班,我必须带着药物,抽空吃上。说着话时,张承敏就着一口水喝下了今天的第三次药。经过她的同意,我翻看起她的工作日志。
腊月二十五,今天是我在隔离点24小时值班的日子。早早起床,我提前到达了隔离点,8点30分,和上一个班次的工作人员进行交班。工作微信群里随时发送人员信息,我要逐一进行登记并填写信息表、安排房间号,等待社区或者街道工作人员带着介绍信交接。隔离人员到来要填好具体入住时间、发体温表、告知单等。9点20分,值班工作人员采集核酸。每一个解除隔离的人员我们收到通知后要专人带离隔离点,每一个入住的人员也都有专人代入指定的房间。值班的这一天解除隔离13人,入住23人。每一次我们都要穿上厚厚的隔离服,带上口罩、面屏等,穿过长长的走廊,单人单间接送。
腊月二十七,年前流动人员增加。今天在核酸检测点值班。平时我不大愿意让人知道我有病,特殊照顾,所以再次申请到检测点的。在这里开单打印、登记信息、缴费各项工作分工明确。我负责开申请单、执行、打印条码,一天一个人大约300人次,手酸的不行。因为右手腕的旧伤,我用小毛巾自制了一个护腕垫在手腕下面。
正月初三,今天冷。刚到核酸检测点值班,室内温度不到20℃,手冻得有点不听使唤了。好在一开始人不多。9点以后人陆续多起来,逐渐排起了长队。经过长期协调配合,我们早已形成默契,一天的工作在忙忙碌碌中,很快就结束了战斗。前来做检查的人,一句“辛苦了、谢谢”,让我们一天的疲惫感觉轻松了些许。
你这样拼命的工作,爸爸妈妈不担心吗?我问。“咋不担心呢。之前我去隔离点做保障,都没敢告诉爸妈。二老身体也不是太好。我提前给他们买了药品,交代好春节前的事情。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只告诉爸妈我在宾馆住着,很好。直到正好那天爸爸去城南赶集,看见我的车就停在路边,他打了电话给我,听着颤抖的声音都变了。”隔离点做保障工作,要随时接听电话、查看工作群消息,怎能睡得踏实。
小张医生告诉我,核酸检测点是临时的铁皮屋,冬天很冷,虽然有空调、电暖气,但是门基本上一直敞开,屋里还是不暖和,每次都要穿上羽绒服、棉裤,再套上隔离服。上班时不厌其烦的和人解释说明,下班了回家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来,有时妈妈打来电话都没有力气回复老人。为了保持营养,能让自己撑下来,平时不爱吃的膻味牛羊肉,都要吃得很饱。为了不上厕所,上班前也不敢多喝水。穿上隔离服4个小时不能喝水,还要不停的解释,一上午说的口干舌燥。每次值班前,买好含化片、润喉糖。”
“我们的辛苦,就是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不苦”她说。近来有些人看电视,常听无症状感染者,以为疫情轻了,症状不明显了。咱们国家新冠病人少,只有美国才会着火了一样的传染着。其实这都是误解。新冠病毒可不管中国还是美国,也不管你啥体格。只要传染上,依然有着生命危险,依然很难受,很难过的。你们当记者的帮我们呼吁呼吁。疫情还没有过去,过年过节少聚集,日常多做好防护,才是正路。才不枉千千万万个医护工作者的坚守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