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大众日报八千字报告文学深度阐释黄河入海口“水、鸟、地、油”关系

来源:大众报业

2020-09-15 10:55:00


 

 

  九曲黄河从山东入海。做好黄河三角洲保护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嘱托。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突出黄河三角洲保护,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

  9月15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刊发8000字报告文学,深度阐释黄河入海之地“水、鸟、地、油”的关系。

 

  ◎水和鸟 

  水和鸟——在三角洲,尽是黄河水与鸟儿的故事。黄蓝交汇处,芦花飞雪,百鸟翔集,迎接着万里大河。鸟儿欢叫,鸣啼比四季悠长。河海相激,三角洲是物种保育的方舟;水盐拉锯,三角洲又处在脆弱的边缘。缺水严重、土地盐碱,在重重制约中,这里的人们,自觉担当起黄河入海口对全流域、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责任,坚定守护着“鸟类国际机场”和“渤海鱼仓”,让全世界的鸟儿恋上这里。

  世界大江大河治理经验表明,河流是流动的有机体,全流域是一个生命整体。江河治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美国在治理“大泥河”密西西比河过程中,将整个流域分干流、支流和小支流三级进行统筹,上中下游工程管理协调全线联动,扭转百年来“三年一洪水”的局面;曾经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二战后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多国共治一河水。万里黄河治理,更需“一盘棋”思想。地处入海口的东营,在黄三角保护治理中,正彰显了这一点。

 

  ◎水和土 

  水和土——在这里,黄河水和土的故事,是年轻而又永恒的话题。黄河携带泥沙在此入海,年复一年,沧海变桑田。这里,如同神话中能自己生长的息壤,生生不息,最多时每年新增土地3万余亩,成为一块不断“生长”的土地。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辽阔,但大多一度是白花花的盐碱地,是世界盐碱地的典型代表之一。

  江河治理是人与河流的对话,只有尊重河流,对话才能和谐。从世界大江大河治理历史看,人类往往更多关心自身需求,忽视江河的生命和个性,为此常受到河流的反抗与报复。亚马孙河,曾因森林过度砍伐引起流域内严重水土流失,沿河民众苦不堪言;科罗拉多河,曾一度因沿线水权之争,缺水断流。每一条河流都是独一无二的,江河治理须因河制宜。黄河三角洲的治理,越来越顺应自然,尊重每一滴黄河水,敬惜每一寸土地,找到水与土和谐相处之道,让荒原变为绿洲。

 

  ◎水和油 

  水和油——在黄河三角洲,水和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胜利油田所在地。东营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石油及相关产业一度占到其工业总产值60%以上,多数都是高耗水行业。水和油,相“杀”相“爱”:油不溶于水,采油炼油又离不开水。处理好水与油的关系,实则是处理好生态和发展的关系。

  江河问题,表在河流,根在岸上。从世界大江大河看,江河治理早已进入综合治理时代。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治理,涉及农业土地资源、文化遗产及旅游娱乐等十多项内容;美国密西西比河治理,兼顾防洪、航运、渔业、文化娱乐等多重目标,实现沿河经济带提升。好的江河治理不是排斥发展,而是要高质量发展。黄河三角洲绿起来,不仅需要草木之绿,更需经济社会发展之绿。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