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山东+韩国,在经贸领域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来源:大众新闻

2025-10-31 09:05:34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午,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

  10月31日至1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2025年APEC会议),将在庆尚北道庆州市举行,这也是韩国继2005年釜山会议后时隔20年再次承办的APEC峰会。

  这些国际政治的大事件牵动世界,也将全球的目光吸引到了韩国身上。事实上,这个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不光在政治上,在全球经济中也一直是重要国家之一,特别是对于东亚国家而言,韩国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

  以中国为例,数据显示,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也重回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的位置。

  而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开放大省,山东与韩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产业链融合,经贸往来十分密切。

  例如,10月24日,韩国华城市就组织34家企业代表,在韩国华城市副市长郑九原、华城商工会议所会长安相教的带领下来到威海市经开区智慧谷产业园开展投资考察活动,此次考察团企业涵盖半导体装备、汽车配件、建筑材料、环保包装、精密机械、医疗设备、食品、物流等十余个行业,考察期间达成诸多合作意向。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威海,我感到这里的产业配套很完备,也看到了当地政府为城市发展所做的努力。希望未来我们能与威海市展开更多合作,并有更多企业选择落户威海。”郑九原说。

  不止投资,山东与韩国在贸易上的往来更加密切。

10月16日,执行“青岛—济州”首航航次的“SMC RIZHAO”轮靠泊在青岛邮轮母港码头(无人机照片)。

  10月16日,“SMCRIZHAO”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鸣笛启航,标志着“青岛—济州”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这条航线不仅是济州历史上首条国际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更是中韩经贸合作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战略落地。

  在过去,济州的进出口货物需经釜山或仁川中转,全程耗时5至14天。而在航线开通后,航程缩短至两天,形成高效的“隔日达”贸易圈。清晨济州装箱的生鲜产品,次日即可运抵青岛并分拨至中国内陆,极大提升了高时效商品的供应链响应能力。

  据济南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与韩进出口总额达2992.3亿元,同比增长14.1%,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对韩国进出口值达2032.2亿元,可以说,依靠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山东已经成为中国对韩经贸合作中重要的一环。

  当前,在国际经贸往来中,除了传统货物贸易外,产业协同创新正在成为新引擎。当全球目光聚焦APEC的韩国舞台时,山东不妨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与韩国之间的产业、园区以及贸易等各方面的合作。以产业共赢超越地域隔阂,用创新协同应对外部挑战,为中韩两国深化经贸合作贡献新的“山东方案”。

  (大众新闻记者 孙源泽)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