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晨报-鲁中网
2019-09-18 08:46:00
丁柱 资料照片
1942年11月13日的《大众日报》上刊发了一条消息《八路军五一军携手杀敌,对崮峪粉碎敌“合击”》。
大众日报这张肩负着神圣使命的报纸,从沂水县云头峪村的茅草屋诞生那一刻起,饱经战火洗礼,不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她是中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80年来从未间断;她经历过世界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578位报人在战争年代献出生命。高庆珂(曾化名丁柱)就是其中的一位。
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山东省档案馆馆藏案卷75.7万件,这些历史的印记大多尘封如故,沉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编号为“A137—03”的档案就默默地陈列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档案里。卷宗中有一份1985年12月25日大众日报社“丁柱同志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的背后是一段尘封了数十年的往事,而这段往事又是那样的悲壮,同时还有着一份传奇。
为什么要重新寻找丁柱
有关“丁柱”,在1985年前《大众日报》的报史资料中基本是这样记载的:1942年秋壮烈牺牲,年仅25岁,时任大众日报社经理部部长。
这段往事又何以被重新提及呢?1985年5月,大众日报社召开报史座谈会。座谈会期间,曾任大众日报社政治教导员兼党总支书记、经理部主任的李辛夫同志提出,丁柱同志于1942年秋牺牲,由于当时抗战形势严酷,只能匆匆安葬,也无法通知其家人,目前当地政府和他的家人是否已知道此事。
此事一提出,与会的其他老同志们也纷纷表示关切。李辛夫与丁柱同为淄川老乡,在报社同事期间,工作又时常在一起。这一战争期间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和对烈士的缅怀之情,让当时已经60多岁的老人对此事始终难以忘怀。
会后,李辛夫又专门多次写信给大众日报社相关领导,信中写到,“对丁柱同志我最大的遗憾是忘记了他的家乡住址,我只记得离淄川城不远,村名却忘记了”。他说,“一个线索我始终没有忘记,由于丁柱和我都是淄川县人,有一次在谈到他去淄川师范读书时,我曾问过他有个李玉美(是我小学同学,也在淄川师范读书,女)你是否认识?他说不但认识,而且抗战初期还是一同出去的,只是到了以后又分手了”。
大众日报社领导对此事十分重视,成立了“丁柱同志调查组”,并马上着手工作。李辛夫请他仍在淄博的弟弟李士信前往查找。两方面很快都找到了已65岁的李玉美。
李玉美得知调查组来意后,无限感慨。她回忆说,高庆珂的家住在淄川城西北方向不远的杨寨。她和高庆珂是淄川师范的同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两人便在阴历10月一起离家出走,参加了游击队。
调查组随即赶到杨寨开了调查会,证实杨寨确有高庆珂其人,并且“高庆珂”当年离开家时的年龄、相貌、特征、学历等,与李辛夫、安然、刘力子等老同志向调查组所反映的“丁柱”烈士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至此,这一段尘封往事才慢慢向世人展示了它真实的面容,此时距离丁柱牺牲已整整43年,丁柱的哥哥已年过80,而他的妻子庞玉凤也已66岁。庞玉凤和丁柱(高庆珂)是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的九月十六日结婚的,婚后丁柱在家只待了一个月零四天,走后再没回来过。
43年来,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一直等待着丈夫,逢年过节还烧香叩拜,企盼丈夫平安回来,却不知丈夫已于1942年的秋天壮烈牺牲了。
大众日报社经理部部长
让我们还原一下这段历史。丁柱,原名高庆珂,淄川县杨寨人,曾就读于淄川县立初级中学师范班(时称淄川师范),1937年阴历九月十六日结婚,11月即参加了游击队,投身于全民抗战的洪流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1年3月调至大众日报社,之前他曾担任由山东省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筹办的山东公学党支部的负责人。调至报社,历任政治教导员兼党总支书记,经理部部长兼发行部部长。1942年7月任报社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社务委员会的副主任,同时兼任党总支鲁中总分支书记。
丁柱在报社工作期间,主要负责经理部的工作。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1年和1942年,经理部一直负责领导沂蒙三个印刷厂及材料、总务、书刊报纸的发行工作。据当时印刷厂老同志李春松回忆:“他(丁柱)在经理部工作期间,经常到三个工厂(印报厂、印书厂、石印厂)了解情况……深入工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工人们打成一片……丁柱同志很注重形势教育,经常给工人同志们作报告,讲国际形势,讲苏德战场、国内抗日形势,讲得很生动很具体,他作报告时工人们连一个打瞌睡的都没有,深受工人同志们的爱戴。”
宁死不当俘虏
1942年9月,日寇开始准备对我山东根据地进行又一轮的“扫荡”。由于兵力不足,日寇采用了分区、突袭、拉网合击的方式。11月27日早,大众日报社经理部在沂南县岸堤镇东北面的耿家官庄开会,具体研究部署反“扫荡”问题。
早上七八点钟,岸堤、马牧池、牛王庙一线,枪声大作,日军已沿公路进入,对我根据地开始实行分割包围。会议当场决定,刘力子同志带领一部分同志西去东辛庄一带,丁柱同志则率领安然、吉伟青等20多位同志离开耿家官庄东去,但他们很快便发现敌人正以密集队形拉网式搜索前进,丁柱随即带领同志们登上北大山主峰,发现敌人已经对我们的队伍形成了包围之势。
丁柱决定向东北方向突围,这时北大山主峰北面半环凹形山顶已出现敌人骑步兵,清晰可见。鉴于当时的敌情与地形,丁柱将队伍20多人分为两组,一组由自己率领,赴凹形半环东山坡隐蔽,一组由安然率领赴西山坡隐蔽。所有同志都商定坚决隐蔽不暴露目标,除非敌人发现走到对面才能还击。同时抱定留颗子弹给自己,坚决不当俘虏的信念开始分散隐蔽。
丁柱正患疟疾,呈周期性冷热发作,而这时他发病时间快到了,很多同志担心他的病情,数次问他发病了怎么办,他都以十分坚定的口气说,“可以挺得过去!”“没有问题”。当时他身上带有一支二号驳壳枪,数发子弹以及若干北海币。他带领一个组的同志在东山坡隐蔽下来,他自己卧在山梁上的一大片卧牛石下。
不久,敌人沿东西两个山梁下来,势必要经过丁柱的隐蔽处。后来安然同志回忆:“我多么希望他能听到动静,赶紧转移,可是看不到他有任何行动的迹象。我断定他正在被复发的疟疾所困。这时敌人已转过卧牛石走了下来。敌人开枪了,丁柱同志也开枪了,但双方距离已近在咫尺,只看到十几个敌人围拢上来,不一会枪声停止,敌人重新沿山梁下来,沿村边小路攻向北大山主峰。我断定丁柱同志是英勇牺牲了,只剩下那大片庞大而黝黑的卧牛石静然屹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敌人扫荡过后,安然、张兆美等几位报社同志辗转脱险。几天后,安然、张兆美、张熙修、张榕四人冒着危险重新回到北大山,找到了丁柱同志的遗体。据安然回忆,当时丁柱同志的遗体“一条腿屈着,一条腿伸着,蜷卧于卧牛石间,经细察弹头从下颌射入,由左头颅射出……据此断定,丁柱同志是在与十数倍包围他的敌人搏斗中,众寡悬殊……坚决不当俘虏而自戕牺牲的”。后来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安然等人备置了棺木,将丁柱同志的遗体安葬于牺牲地山坡下的平地里。
日寇这次扫荡,历时一个月,大众日报社有6位同志英勇牺牲。
11月中旬,疏散到各地的大众日报社同志们陆续返回了驻地。6名同志的牺牲,让所有报社职工都感到无比惋惜和悲痛。不久,报社在耿家官庄召开了追悼大会,追悼会场悲声一片。
“丁柱,经理部部长,一九四二年反扫荡时作战牺牲”,这简短的话语,终于在1985年底向我们逐渐呈现出了那一段尘封了43年的历史,展示出了一个激越而壮烈的生命。在大众日报社党委的努力下,1986年7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丁柱”原名“高庆珂”同志为革命烈士。
战争年代
大众日报578位职工牺牲
“战争年代办报纸也是要掉脑袋的。”《大众日报》老报人陈冰生前常对后人说。
“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这是大众日报社歌的第一句。战火硝烟中,大众日报是一面不倒的旗帜。这片大众报人誓死捍卫的舆论阵地,是用生命铸就的伟大事业。
1939年夏天,李竹如随八路军第一纵队来到沂蒙山区。1940年初,担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并兼任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
“历史上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报纸,也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新闻记者,‘抗战和进步’应当成为今天中国新闻记者所共有的立场,站在这一立场上,坚固地团结起来,并接受进步政党的领导,才能胜利地担负起光荣的时代责任。”李竹如以坚定的党的立场和明确的新闻理念,明确办报的指导思路。
为了解决报社人手紧张的问题,李竹如经过山东分局组织部陆续调进一批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知识分子干部。作为管委会主任,他亲自撰写社论和文章,从1939年11月到1941年5月,在大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12篇,共计8万多字。
1942年秋末冬初,在反“扫荡”的对崮峪战斗中,面对八千敌人的疯狂进攻,李竹如表现得沉着勇敢。中午,在战斗的间隙,他谈笑自若地鼓动大家:坚持到天黑,一定会胜利突围。天黑后,我军开始突围,李竹如在翻越山顶的石墙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7岁。
与李竹如共同来山东的,还有他在南京中央大学的同学与革命战友郁永言。
郁永言是个瘦高个儿,见过他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一副近视眼镜架在瘦削的鼻梁上,比一般文化人还瘦弱的身体,面孔饱经风霜。
郁永言1939年调入《大众日报》,担任国际时事版主编、《大众电讯》主编、《大众日报》通讯部部长等职。
1941年11月,郁永言率一支战时新闻小组,随中共山东分局、115师机关活动。这个小组有30多人,带有收发报的电台。1941年11月29日后半夜,他们向南穿过临蒙公路,走了整整一夜,于30日拂晓来到大青山脚下,误入敌人“清剿”包围圈,遭遇了山东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搏杀。
在这场持续两天一夜的“大青山突围”中,报社同志与敌正面遭遇,随即被冲散,经营部卢再厉在搏斗中头被砍掉,文印员文白拒俘被敌当场枪杀,有的同志打光了子弹,把枪和机器砸了,文件烧了,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郁永言同志也在搏斗中牺牲。
当天夜里,老报人朱民所在的新闻小组从望海楼顶上下来,路过大青山战场,尸体遍布山野,血迹已经冻干,惨烈场面让人无法承受。
突围后,报社同志在大众印书馆编辑部副部长郭季田遗物中发现,他生前在日记本写下这样的诗句:“我发誓地向天呼号,为了民族的生存,要流尽最后一滴血!”
当年刚满18岁的美术编辑李后,在大青山战斗中成功突围。作为幸存者,54年后,72岁的他回到了沂蒙山区,在大青山烈士陵园里,失声痛哭。
报社牺牲的人员中,还有电台台长叶凤川、记者方曙、陈虹,编辑亓若君、雷根,还有报务员、译电员、摇机员、炊事员、交通员等,平均年龄不到25岁。
大青山英烈是报社牺牲的578位烈士的缩影。一家报社,从1939年创刊到1949年,10年中有这么多人付出生命,在世界新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尤其不能忘记,在惨烈的战争中,还有160多位沂蒙老乡为了保护报社,牺牲在侵略者的刀锋枪炮之下,不少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树冠摩天,不忘根深。至今,大众报人把创刊地沂水县云头峪村,亲切地称作“老家”。2007年以来,大众报业集团与省地矿局决定每年为老区打一口井。《大众日报》首任总编辑匡亚明,91岁在南京逝世,长眠地选在《大众日报》创刊地。这份生命铸就的宝贵事业,为一代代报人情之所倾,心之所向,魂之所系。
综合大众日报报道,部分资料照片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社史陈列馆馆长于岸青提供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