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中国结”编织“小微扶贫梦” 为村民增收找路子、跑市场 如今“双拐村医”遇到难处

来源:鲁中晨报-鲁中网

2019-12-31 08:41:00


  尹纪平展示做好的中国结。

  村民正在制作琉璃工艺品。

  村民们制作的中国结。

  文/图 记者 赵博文

  “我带着村里的留守老人和贫困户做中国结,本来想给这些困难家庭增加点收入,可是销路成了问题。”12月25日晚,来自老家沂源县西里镇薛家峪村的一个电话,让市民王茂盛心里焦急不已。打这个电话的人,是他同村的“发小”尹纪平,也是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听尹纪平说着近来的情况,王茂盛既惊讶又感动。“他本身是双腿不能行走的残疾人,竟然为了村民们找路子、跑市场,现在遇到了困难,希望晨报能帮帮他。”

  一位双腿不能行走的残疾人,为什么带着村民在大山深处做中国结?现在情况如何?12月29日,记者走进了这位“双拐村医”的“小微扶贫梦”。

  暖融融的生产车间

  12月29日上午,得知记者要来的消息后,尹纪平已经早早地在中国结的生产车间等候,骑了多年的红色三轮摩托车的车斗里放着一副拐杖。

  “中国结做完了,存在房间里。现在我又联系了一项业务,做琉璃工艺品。”打过招呼后,尹纪平带着记者走进了生产车间。铁架子上搭上几块瓷板,这是村民们的“流水线”。冬天屋里冷,一个水暖炉传递着丝丝暖意,8名村民不停地忙碌着,将彩色玻璃片粘贴到透明的圆形空心瓶外壁上。

  “中国结一直做到20号左右,随后我过来的。”63岁的村民王士录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他左侧小腿的裤管里空荡荡的。

  “1980年,我患脉管炎截肢了,因为身体不行,我没法种地,也没有什么收入。在尹纪平这里,我只要动动手就能干,干点活咋也比闲着强啊!”王士录说。

  听着王士录朴实的心声,房间里的村民笑着说起话来,“农闲不忙的时候,能来这里打工就很好,离家近,还有钱赚。”“今年苹果价格不高,来这里打工还能补贴家用。”房间里炉火传递着暖意。

  一位村医的“扶贫梦”

  尹纪平今年39岁,1岁的时候,由于患小儿麻痹症,双下肢功能丧失。身体残疾的他并没有失去信心,1998年到济南读卫校,回来后一直在村卫生室工作。

  “我刚来的时候,卫生室有4个人,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尹纪平说。

  “村里的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腰疼腿疼、高血压等慢性病。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没必要跑老远去看。”由于需要对贫困户进行医疗档案登记,尹纪平看到他们的生活状况,便萌生了为村民做点事的想法。“贫困户大多存在年龄大、身体残疾、生病等情况,他们要是能多少有点收入,就能过得比现在强。”

  今年年初,尹纪平通过朋友得知临沂郯城有一项生产中国结的项目。“手工艺品适合村里这种情况,有时间就可以做,对体力要求不高,村里的老年人、贫困户、残疾人都能做。我大体算了算,扣除成本费用,每个人一天能有40元左右的收入。”尹纪平先后3次赶往郯城考察,最终决定“拼一把”!

  善举获多方支持

  “之前村里有个生产食用菌的企业,停产后生产车间还在。听到尹纪平要带领村民做中国结,村委马上给他联系协调了工作场地。”薛家峪村村委会主任王富平说,“村委还帮着他联系村民,下一步准备申请小微扶贫站点,希望能够共同帮助贫困户增收。”

  得知尹纪平帮着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厂房负责人蒲海林没有收取租金,他说:“一位残疾人村医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非常令人感动。别的忙我帮不上,希望给他减轻一些成本。”

  尹纪平使用着厂房的四间房间,其中一间做琉璃工艺品,一间放置生产中国结的设备,还有两间存放着中国结制成品。

  记者拿起一个中国结看到,这些中国结制作工艺精美,编织的线绳整整齐齐。

  尹纪平说:“一开始,我们就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一定要质量达标。现在主要有三个品种,板结、盘结和对联结。这个对联结是厂家回收的,但是现在算了算成本,还不够到临沂的运费,只能先存放在这里。”

  垫钱先发工资

  让厂家回收不够成本,能不能拉到市场上卖?12月中旬,尹纪平与朋友前往济南、泰安考察市场,结果却不如预期的好。“快过年了,商家都已经备货了;再者,收购价格压得很低,每个中国结平均不到1元钱的毛利,加上运费,我们要往里贴钱。”

  面临销售的困难,尹纪平的做法却出乎人意料:先把村民2万元的工资结清!他不仅将自己家里的存款垫了进去,还找亲戚朋友借了8万元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现在家里压力很大,年底到了,人家不说,咱也得琢磨着给人家还钱。”

  中国结作为季节性的产品,如果在春节前不能卖出,很有可能面临一年的压货情况。

  “一开始他要做这个事,我不同意。这些中国结如果卖不出去,明年样式更新了,这些就算是全赔了。”尹纪平的妻子孟玉芝谈起现在的情况,语气哽咽起来。“我知道他的压力很大,现在,我得全力支持他。”

  “我是这个村里的人,也是一名村医,看着村里贫困户生活的状况,就想着帮他们做点事。”尹纪平说,“现在销售上遇到了困难,但我还是想坚持下去。现在做的琉璃工艺品就是赚加工费,没有销售的烦恼。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我都让他们来这里打工。下一步,我还想让周围几个村的贫困户也过来。”

  中国结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和心愿。这位架着双拐的村医,用自己的力量为村民们脱贫致富去探索、尝试。烛火之光,堪比暖阳。如果你希望将这份大山中的情谊带回家中,帮他解决燃眉之急,可以拨打晨报新闻热线:3585000或尹纪平的手机号码:13173410120进行联系。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