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0-09-29 08:48:00
奖章、纪念章,这是徐华谱军旅生涯的最好证明。
年轻时的徐华谱。 资料照片
徐华谱老人正在讲述立功受奖的经过。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徐华谱和战友们收到祖国人民寄去的慰问信。
9月25日上午,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的徐华谱老人家里,记者见到了他的“百宝箱”。
从奖章、纪念章到打仗时自己用过的各种小物件,再到各种信件……这个“百宝箱”里没有金银珠宝,却有老人这辈子最珍视的一切。
徐华谱,15岁自告奋勇参军入伍,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屡立战功,受到嘉奖。参加战斗上百次,他六次受伤,头部、脖子、胸、背部、腿、胳膊、手等多处留下了伤痕,双手十根手指有七根受伤,其中两根手指永久性不能弯曲。1951年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徐华谱因腿部受伤转送回国治疗,后转业。
时光荏苒,老人已经离开部队69年,但是,回忆峥嵘岁月,他依旧记忆犹新。
15岁瞒着父母参军入伍
1930年,徐华谱出生在威海市和徐疃村,13岁就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带领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传递信件。后来,他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宣传抗日精神。徐华谱说:“虽然那时候我年纪小,却知道只有八路军才能打鬼子,保护老百姓。”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1945年6月,徐华谱光荣参军。
“八路军来独立营,谁参加来谁光荣。骑着马来披着红,你说光荣不光荣?真光荣来,真光荣……”采访中,这是徐华谱随口就唱出的歌曲。那时候,八路军宣传队到处宣传,号召大家积极参军,徐华谱当场就报名参军。
“宣传队的人知道我刚刚15岁,就说太小了,让我长大再去。不管对方怎么劝说,我就是不走,悄悄在后面跟着宣传队,就这样直接跟到了部队。”徐华谱告诉记者,他是瞒着父母参军的,怕他们担心自己的安全不同意。到部队后,徐华谱认真参加训练,很快学会了打枪,并参加了解放白竹岛战斗。
白竹岛是威海一个小岛。抗日战争中,岛上有一个二层楼的碉堡,驻扎了一个连的伪军,其中包括一个班的鬼子。“我当时就发了6颗子弹,每次都是尽量瞄准了再打,生怕浪费。”徐华谱说,当时战斗很激烈,敌人火力很猛。八路军每一名战士都很勇敢,边打边冲,靠近碉堡后,鬼子还在二楼继续反抗。他们就先用炸弹炸了木质楼梯,后来楼梯着火就把鬼子都熏了出来。
渡江战役中荣立个人一等功
抗战胜利后,徐华谱投身解放战场,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海警卫营,历任班长、警卫员、排长、代理指导员等职,参加过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等战斗中。回忆起往事,老人思绪万千,向记者讲起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中,根据任务需要,连里挑选了18名精干人员,组成一个特别小分队,由徐华谱带领,负责摸清前路情况,灵活消灭小股敌人。他说,自己带领这支小分队,一直走在大部队前面,在连续几天几夜的追击歼敌行动中三次遇到小股敌人。
徐华谱说:“第一次是在夜间,与一小股敌人走到了一起。夜色中,我们知道对方是敌,提前警备。我把枪握在手里。对方却以为是他们自己人。我们喊:不许动,缴枪不杀。敌方一军官(后证实是一名营长)想掏枪反抗,被我击毙,其余20多人全部被俘虏。第二次是与大约一个排的小股敌人遭遇,双方展开战斗,打死打伤敌人20多人,俘虏了10多人。第三次是到了一个城市,据当地游击队员报告,有十几个穿便衣的敌人正在开会。我当机立断,带领小分队,迅速围剿,一枪没放,就将这十几个准备潜伏下来搞破坏的敌人干净利索地一网打尽。”1949年4月,因为在渡江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徐华谱荣立个人一等功。
朝鲜战场上缴获卡宾枪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入朝参战,徐华谱就是其中一员。他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当时任排长。
“冬天的朝鲜零下30多摄氏度,吃的是随身携带的炒面,渴了就随手抓把雪。打仗时,很多时候储藏土豆的地窖就是我们的防空洞。寒风呼呼地吹,战士们的耳朵都冻僵了,但为了防空每个人一动不动。许多人的手脚冻坏了,落下了终身残疾。”徐华谱说,后来天渐渐暖和了,行军打仗时身上出汗,天还经常下雨,自己身上背着的炒面,就变质了,吃起来可苦了,他们就用水冲着喝。有热水最好,没热水就用凉水,一冲再咕噜噜一口气喝下去。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徐华谱所在部队的作战对手是美国的“王牌军”——陆战第一师。尽管对方装备精良,但是徐华谱说所有战士没有一个怕的,打起仗来从不退缩。有一次打仗,他从敌人手中缴获了一把全自动卡宾枪。那是自己所在部队唯一的全自动卡宾枪,这可把徐华谱高兴坏了。
腿部受伤差点醒不过来
其实,在朝鲜战场上,徐华谱曾多次受伤,只是很多轻伤他从不说,也从不下战场。有一次,一颗炮弹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炸了,虽然没有被弹片击中,却被巨大的声响震得左朵出血了。
徐华谱说:“我当时想左耳朵听不见了,还有右耳朵,这都不是事儿。”
1951年,徐华谱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左腿被流弹击中,伤势很重,这才下了战场。
“当时,我和很多负伤的战友一起往后方转移。其间,到了一条河边,我定眼一看,光担架上就得有百余号伤员。”徐华谱说,当时护送的战士怕河对面有敌人的埋伏,还借了他随身携带的枪。
好在一切顺利,之后通过汽车转运,他被安置在一个村里。当时,他们住的地方是草棚子。第一天,作为伤员还吃到了大米饭,有医护人员重新为其包扎了伤口。随后,每天吃的不是土豆,就是高粱米。
在受伤后一个多月,也就是1951年7月1日,徐华谱回到了祖国接受治疗。
因为受伤时间太长了,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徐华谱的腿部感染严重,很快进行了手术。
“做手术前,把我的手脚都绑住了。一打麻药,我就晕了过去。后来,我突然觉得心脏很疼,才迷迷糊糊醒了过来。”徐华谱说,他醒来就问大夫,为啥心脏会疼。大夫说,这是给打了强心针,手术结束他差点没挺过来。
因为腿伤的缘故,1951年,徐华谱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
记者看到,老人的手指弯曲,有的关节已经严重变形,腿部的伤疤明显。
“这些伤对身体倒无大碍,但一到阴天下雨,伤口就有些发痒。”上周因病刚住院接受了短期治疗的徐华谱依旧乐观地说,“党和政府一直对我很关心,照顾得也很好。3个儿子都很孝顺,我觉得生活很幸福!”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通讯员 张莹 张凯
■ 老兵简介
徐华谱,男,1930年出生,中共党员,1945年6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海警卫营,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班长、警卫员、排长、代理指导员等职。1949年4月,徐华谱在渡江战役中荣获个人一等功一次。1951年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徐华谱因腿部受伤转送回国治疗,后转业到地方,先后在淄博供电局、贵州六盘水供电局、泰莱供电局工作,1982年调回淄博电业局,任党委副书记,1990年离休。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