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落实突破之博山】宜居城市的博山魄力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02-01 09:11:33


博山设置18处城市便民小站,可供市民避雨和歇息。  

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出县道005“网红”标杆路。

  从老旧小区的成功“换脸”,到“网红路”衬托下的城市“美颜”,再到责任企业做表率下“全员环保”的典型力量,在过去的一年间,博山区以“制度保障、会商机制、源头管控、科技环保、宣传发动”五环紧扣的工作机制,成功推动“全员环保”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落地。

  当地百姓感受到了栖息之所的活力新生,外地游客领略到了文旅之都的城乡“美颜”,责任企业为生态环境撑起一片蓝天……博山区的种种措施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生夯实了前进的基石。

  老山城的活力新生活

  涂彩的黑白照片,终究不及彩照美得那般自然,而拥有近30年历史的山头街道化工厂宿舍幸运地成为了后者。

  1月27日上午,冬日暖阳照在雪白的小区围墙上,“邻里和谐 幸福家园”几个大字红得格外醒目。

  “你看我们这儿像是有近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吗?是不是很难找到老小区的痕迹了?”71岁的赵海忠是化工厂宿舍的第一批居民,从曾经的风光无限,到落寞萧条,再到如今的焕然一新,在过去的近30年间,老人全程见证了这片栖身之所的变迁。

  历时一年的改造,面对眼前这处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区,赵海忠也在试图一点点地褪去对这里曾经的感观认识,将许多好的和不好的记忆进行封存。

  “让我最满意的是改造之后的小区道路,整个小区的路面都用混凝土进行了铺设,让小区的精气神一下子提了起来。”在赵海忠的记忆中,“大雨蹚水、小雨踩泥”是过去许多年里化工厂宿舍所有居民的一块“心病”,相比乱搭乱建、配套缺失等问题也更令人难以接受。

  而在时隔一年之后,那些曾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均得到了解决。

  作为赵海忠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片段,2020年,博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启动实施城东街道西关小区、城西街道凤凰园小区和山头街道化工厂宿舍3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将老旧小区改造做成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的便民利民工程。

  根据博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初,3个老旧小区均已完成整治改造和竣工验收,共计改造13栋老旧居民楼,涉及居民592户,改造面积约3.5万平方米。

  通过整治改造,老旧小区的基础配套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居住环境进一步美化,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群众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

  博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刚告诉记者,作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老旧小区改造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过年的一年,博山区住建局在市政道路建设、供热设施建设、供气设施建设和城市排污、排水设施建设等工作上都实现了一定突破。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城市功能和品质,下一步,我们将努力破解住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打造宜居山城而不懈努力。”杨刚说。

  大整治下的城乡“美颜”

  “此前,只是通过短视频平台看过博山‘网红路’沿线的秀美风光,后来,来到博山转了转才发现,那里的‘网红路’可不止一条。”

  1月28日上午,在红叶柿岩旅游区的游客留言平台上,记者通过一句“红叶漫山皆是景,网红公路条条通”的留言,联系上了曾来博山旅游的济南市民李亮。

  在李亮的记忆里,自到达博山高速路下路口之时,他就领略到了博山区绿化景观的别样之处,而随后一条又一条的“网红路”也帮其印证了眼前这座山城在打造路域环境工作中的“别有用心”。

  过去的一年,在博山全域旅游大门开启的同时,博山区因地制宜,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路域环境精品亮点。

  如因势造型,围绕高速路下路口和区域交界处等重要窗口门户,在高速路下路口,以因地制宜和结合现状为原则,做到乔、灌、花、草的合理配置,色彩搭配,形成层次分明、季相变化明显的高标准绿化景观;对包括县道岭博路在内的多条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提升,本着“一路多色、一路多景”的创新理念,聘请专业绿化设计师及施工队伍,打造了多条风景秀美、花季不断的景观大道、“网红路”。

  “不仅仅是路域环境,我们还通过项目支撑,强化了农村环境整治,让美丽乡村成为博山全域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博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岳峻峰介绍说,过去的一年,通过强化项目支撑,博山区共实施省级美丽乡村6个,累计完成投资960余万元;市级美丽乡村21个,累计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

  “项目以整治残垣断壁为切入点,改造精品民宿为提升点,彻底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堵点和痛点。”岳峻峰说,在创新大整治工作机制方面,博山区还通过聘请高校专家组成“智囊团”,就大整治大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景观绿化、农村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广泛征求专业意见,为破解大整治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全员环保”的典型力量

  “作为环境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每个企业都应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1月28日,作为博山区严格落实高标准治理要求的好典型,华能白杨河电厂党委委员、副厂长林旭东与记者交流时,谈得最多的却是博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更远未来的蓝图。

  在林旭东的身后,是华能白杨河电厂投资1700余万元建设的7180平方米全密闭式储煤场,这处全密闭式储煤场不仅全面解决了车辆运输在卸煤、存煤环节产生的扬尘,更成为了打造博山良好生态环境的一根标杆。

  “这样的标杆和好典型并非个例,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所起到的表率作用,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所持的态度。”博山区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志国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博山区还通过发挥科技优势,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收获颇多。

  例如,采取无人机结合雷达扫描,对博山区范围内的重点区域进行巡查,确保环境监管无死角;在孝妇河流域及污水管网设置28处自动监测点位,对管网和河道内污水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手机环保动态APP,随时查看相关数据,督导镇办及时进行溯源分析,及时处置环保问题;借助第三方监测技术,对博山区94家涉VOCs重点企业进行监测,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和处理效率的有效管控。

  全员环保,重在宣传。在发挥科技优势的同时,博山区还借“六五”环境日之际,多炮齐发:葛洲坝水务博山公司开展污水厂线上开放活动,博山区摄影家协会组织“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摄影展,博山区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向污染宣战系列活动……随着宣传动员的全面推进,“全员环保”日渐深入人心。

  “2021年,我们将继续强化‘全员环保’工作机制,推动‘全员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如徐志国所说,环保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才能成功打造与文明城市相匹配的新环境。

  以“制度保障、会商机制、源头管控、科技环保、宣传发动”五环紧扣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员环保”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落地。至此,博山区的种种措施已然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生夯实了前进的基石。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涛 李振兴 孙良栋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