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02-26 08:44:53
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吹响了“乘势而上求突破、发愤图强开新局”的冲锋号。当天下午,淄博市就召开了全市落实突破年动员大会,第一时间对贯彻全省大会精神作出部署安排,动员全市上下振奋精神、拼搏奉献、大抓落实、力求突破,奋力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展现淄博作为、彰显淄博担当。未来,在“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中,淄博市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将在哪些方面展现淄博智慧和淄博力量?近日,大众日报记者专访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在对话中江敦涛描绘出未来的淄博发展格局,在淄博全市上下的落实突破中,感受正在崛起的淄博力量。
记者:对照“九个强省突破”的目标要求,您认为淄博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引领或者推动作用?
江敦涛:省委确定的“九个强省突破”目标,全面贯穿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主线,是山东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实现“九个强省突破”,淄博责无旁贷,应该是全面发力,要结合淄博实际,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狠抓落实,为“九个强省突破”目标实现,作出淄博贡献。众所周知,淄博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产业基础扎实、比较优势突出;同时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厚、历史根脉绵长。这两个领域是我们解码破局的优先项,必须聚焦先进制造业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率先发力、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更好地为现代化强省建设赋能加力。
记者:淄博是一个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比较重,传统动能占比高,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有什么具体打算?
江敦涛:对淄博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新旧动能转换。对于淄博这样一个产业结构比较重、产业层次比较低、产业链条比较短的老工业城市来讲,这个任务是艰巨的,但对完成这个任务、实现这个突破充满信心。过去三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三个坚决”的要求,扎实做好“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成效初步显现,在许多关键领域已经呈现出趋势性、关键性、转折性变化。2020年,淄博市全市“四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2%,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7.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列全省第三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47.8亿元,比2019年增长85.2%,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1.1%;“四新”经济投资完成575.46亿元,比2019年增长25.6%,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9%。省委对淄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定位,要求我们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取得大突破,把淄博打造成为全省“四强”产业新高地、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样板标杆。我们要按照这一新要求、新定位,坚持弯道超车与换道超车并举,努力蹚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方面,我们要加力做好“优”的文章,加快实现存量变革。我们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五个优化”行动,就是优化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经济效益,大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三年技改行动,今年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0个,培育10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00家智慧工厂、100个智能车间,大规模推动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传统产业加速由“红海格局”迈向“蓝海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力做好“扩”的文章,加快实现增量崛起。抓住大循环、双循环带来的产业重新洗牌、经济地理格局重塑契机,抢风口、抢新机、抢要素,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着力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跨越计划,前瞻布局,集中打造一批具有领先性、标志性的未来产业集群,不断做大新经济规模。结合淄博产业基础实际,实现制造业增量崛起,主要在“四个方面”发力突破,一是充分发挥淄博机械制造、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好,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强的比较优势,先后引入吉利、五菱、奇瑞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项目,5年内新能源商用、乘用车产能将达到70万辆,形成五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二是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东岳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一期工程已经投产,与亿华通科技、爱德曼氢能源装备、国氢新能源等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氢能产业园,打造氢能产业集群,预计今年推出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氢燃料发动机;三是建设无人驾驶创新中心和产业园,打造无人驾驶产业集群,依托港科大、清华苏州汽车研究院、北航汽车研究院等技术支持,构建了以一清舜泰为龙头,超威、中利、智行者等行业龙头企业协同配套的完善产业生态,可提供L4级无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具备年产5万台无人智能物流车生产能力,3—5年内将打造500亿级无人驾驶产业集群,形成在该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四是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化工新材料研究中心,加快天辰己二腈等打破国外垄断的龙头项目落地投产,逐步把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新材料技术论坛等打造成为国家级会展、论坛,加快培育壮大氟硅材料、先进陶瓷、聚氨酯、功能玻璃、铝基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链群,力争达到2200亿元规模体量,擦亮中国“新材料名都”城市名片,提升“中国膜谷”影响力。
记者:淄博文化资源丰厚,将如何用好这一优势,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江敦涛:独具特色的文化,实际上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体现着一个城市的风貌,彰显着一个城市的品质。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强则城市强。国际国内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新兴的、后起的城市,可以“跨越”经济增长阶段,但无法“跨越”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城市发展将“以文化论输赢、凭文明定高低”。省委、省政府提出文化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必将为“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和强劲的精神动力。淄博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们要持续深化文化赋能,举全市之力打造“文化淄博”,努力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走在前列。
一是发挥以文化人功能。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好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马鞍山抗日遗址、焦裕禄干部学院、朱彦夫党性教育基地、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淄博城市荣耀广场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城市注入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打响齐文化品牌。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也赋予了我们传承创新、发扬光大齐文化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齐文化传承创新,要求我们要打造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我们正在加强与无锡灵山集团等高端机构合作,高水平规划、建设齐国故城遗址公园、文昌湖齐文化高端文旅新地标、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精心办好“中华文明·齐文化论坛”“稷下学宫·世界大学论坛”,着力打造“齐品、齐舞、齐点、齐读、齐乐”等齐文化品牌矩阵,推动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攀升计划,加力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和旅游+”,加快业态跨界融合,突出推动文旅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兴盛乡村旅游;突出推动文旅与工业融合发展,探索建设展示工业文明的博物馆、遗址公园、文创基地;突出推动文旅与研学融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研学旅游基地。利用3—5年的时间,建成一批国内知名的文旅精品,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5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00亿元。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景阳 孙银峰 宫瑞瑞 孙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