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提升群众幸福感 淄博用“变”字写好民生答卷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12-28 09:05:27


  淄博高新区九顶山成为市民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10月13日,沂源县南鲁山镇黄崖村举行重阳节主题活动。

  张店区凯瑞小学的学生正接受课后延时服务,体育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战术。

  “改造前一刮大风就扬尘,现在变化太大了,天壤之别!”漫步在经过生态修复的红螺山,临淄市民心生感慨。

  “这操场面积可真大,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太好了,变化真是天翻地覆。”看着淄博齐盛高级中学的操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李振华感叹道。

  “花几分钟时间从家里走过来,在这边娱乐放松,到了中午就在‘长者食堂’吃饭,政府补贴2元后,一顿饭只花4元钱。”在张店新华街社区,一名六旬老人高兴地说。

  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句句离不开一个“变”字。在淄博,转型成为必答题,内核也是变。

  “变则通,通则久。”近年,淄博市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聚力实施“六大赋能行动”和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众多领域出现趋势性、关键性的深刻变革。在生态、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让470万淄博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生态变好

  淄博展秀美画卷

  2021年12月21日,一场重磅新闻发布会在淄博召开,《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印发。淄博是山东省内首提编制《规划》的市,也是继成都之后国内全面建设公园城市的第二个城市。

  《规划》呈现的内容,令人充满期待:“一心、两环、三带、四片区”“两环、四楔”搭起“主骨架”;“提质生态空间”“缓解大气污染”“完善公园体系”等列入11个方面内容;到2035年,全域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淄博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典范……

  展望未来,淄博的秀美身姿徐徐走来;着眼当下,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业已取得的成果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4月12日上午,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开工仪式举行,临淄区的分会场设在马莲台红螺山郊野公园项目现场。在过去,红螺山是贫瘠荒山;现如今,红螺山旧貌换新颜,齐文化与园林小品交融的气息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曾几何时,那里还裸露着岩石,遍布开采水泥原材料后废弃的矿坑。山体千疮百孔,遇到降雨等天气又给周边村庄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几年前,红螺山生态修复成为淄博市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覆土、选取黑松和白蜡等树种栽种,最大程度发挥了生态效益。

  “城外郊区”变为“网红景区”,红螺山逐渐成为临淄区及周边地区的“网红打卡地”,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了周边群众经济创收和景区“夜间经济”发展。临淄市民的感慨正由此而来。

  不仅是红螺山,提升改造后的淄博人民公园更美了,人更多了。难怪市民王根远说:“我愿意来这里锻炼身体,图的就是心情舒畅。”

  位于淄博高新区的九顶山公园景色秀美,而在以前,这里是采石场废弃地。为改善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开启治山绿化之路,植树9万余株,建设绿地约100万平方米,将九顶山变成了淄博主城区的后花园。“这两年,高新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废弃矿山变身‘网红打卡地’。”

  生态环境方面的种种蜕变,让人惊喜。

  “好学”淄博

  教育越来越有“烟火气”

  教育是百年大计,民生之基。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交出一份满意的教育答卷,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淄博正努力建设“五好城市”,在“好学”淄博的建设中,教育责无旁贷。近年来,在淄博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全市教育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市教育改革发展迈入新阶段。一个个教育品质民生重大实事项目加速推进和陆续投用,让好学之城熠熠生辉。

  12月24日早上7:00,齐润小学一年级学生张艾米起床了,洗漱好、吃过饭的她7:45出门,只用10分钟左右就来到学校。很多同学说,从家到学校最多用15分钟。

  在潘南路春晖园居住的王小腾,家离就读的潘南小学一路之隔,步行5分钟就到了。10至15分钟的上学时间,正是淄博市加快完善的“上学圈”。

  淄博市教育局重点考虑学校服务半径、10至15分钟城市居民生活圈及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切实增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健全完善中小学大班额防控及监测长效机制,科学制定了“十四五”期间分年度学校布局、建设方案,确定“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中小学55所,增加学位9万个以上。

  淄博市还加快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计划,制定《淄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指导区县聚焦大校额瓶颈问题化解、办学条件提档升级、教育质量提升实施专项整治;重点投资1.98亿元,在484所学校建设云、网、端一体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农村孩子享有城区优质教育服务。

  学生作业一直是家长苦恼的问题,一些双职工家庭下班回家后,不仅要做饭,还要辅导孩子作业。

  今年4月份,为解决众多上班族“接孩子难”等问题,淄博市教育局全面部署推进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各学校创新课后延时服务模式,合理设计了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极大增强。

  10至15分钟“上学圈”、课后延时服务、体育设施开放、“双减”政策推行……这些措施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正如家长孙先生所说:“现在淄博的教育越来越有‘烟火气’,能真正想家长之所想,解家长之所忧。”

  民生改善

  每人心里都有个“幸福淄博”

  走进周村区城北路街道石庙社区,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优美的公园映入眼帘。而在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开展前,石庙社区还是个“环境脏乱差、集体收入匮乏”的薄弱村。

  经过近两年的整治,石庙社区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事务管理规范有序,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区通过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大喇叭广播、书写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散发倡议书等形式,给群众讲明道理、统一思想,让‘村庄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理念成为共识。”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改变村容村貌,他们广泛发动群众,把社区划分为4个网格,责任人、责任区、工作标准全部上墙,人人都有压力,群众都铆足劲儿干。

  近几年,淄博市按照“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全域整治、统筹推进、高标提升”的总体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逐步消除,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让人竖起大拇指点赞的民生变化,也体现在与“老”相关的方方面面。

  淄博市公安局将适老化标准作为线上服务开发的基本要求,在“掌上户籍室”增设“长者专区”,结合老年群体使用习惯、配套服务场景,贴心打造老年人无障碍网办模块,让更多老年人感受数字时代的温度。今年7月1日起,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等全市范围内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实施,收获如潮好评。

  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晚年,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把养老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紧扣老年人需求,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淄博样本”逐渐成型。

  今年以来,淄博市以打造“五好城市”为总抓手,出台惠民政策、实施民生工程,聚焦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为更好地提升淄博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淄博市医疗保障部门及卫生健康系统大力实施医疗服务流程再造,通过一系列便民为民服务的改革,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让百姓看病不再难、不再贵,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成为近年来淄博市聚力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写照。这座城市的可喜变化不胜枚举,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充满温度的幸福淄博。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 通讯员 李娜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