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24小时待命 为生命“接力” ——记90后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高加城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12-29 08:57:25


  今年7月,河南遭受水灾,高加城(中)和队友在当地帮忙接收救灾物资。

  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职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高加城,淄博市唯一一名持证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他所做的是一份鲜为人知的工作。他曾获得中华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山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先进个人、淄博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淄博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面对生命的逝去与重生,他为生命的“接力”而不断奔走。尽管途中,有误解、有委屈、有艰辛,可他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把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他说:“一想到有人因为我的工作而重生,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不断奔走 为另一种重生

  高加城目前在淄博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也许是见惯了生死,生于1993年的他,脸上的那份淡然,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

  2014年大学毕业后,高加城来到淄博市红十字会,具体负责“三大捐献”、志愿服务等工作。刚接手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时,遗体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在社会上接受度还很低,特别是面对突然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家属,很难开口,正因为如此,他遇到不少难处,受了不少委屈。

  为什么还在坚持?“因为我见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家属那种渴求的眼神。还有捐献者家属,他们得知亲人的器官仍在这个世界上帮助着他人时,脸上那种欣慰。”高加城说。

  高加城讲了一位老人的故事。老人叫陈安石,是一名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2017年1月5日凌晨因病去世。“我凌晨接到家属电话,急忙赶到医院。由于高速修路,遗体接收单位的车被堵,在此期间,我与老人家属有了深入的交流,也有机会倾听老人生前的故事。”高加城了解到,老人住院前对儿子这样说道:“我觉得我这次住院就回不来了,我要是不行了,不要上抢救措施。一定要把我的遗体捐了,我要为党和人民作最后的贡献……”

  一位92岁的老兵,临终前心心念念为党和人民作贡献。“对比之下,我的这些委屈又算什么呢?”高加城说,这也是他克服艰难、跨越误解,继续坚持的原因。

  争分夺秒 为生命“接力”

  对于器官而言,心脏停止跳动后,每分每秒都很关键。器官允许热缺血的时间是:肾脏30分钟,肝脏5至8分钟,心脏只有3至4分钟。

  为了给移植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高加城一直是24小时待命,说走就走,分秒必争。去年农历大年初一,他接到电话,一名角膜捐献者已在弥留之际。顾不得放假在家,他立即驱车从老家桓台赶到了淄博市中心医院。等办完所有的手续后,他已经无法回家,因为疫情原因,老家封村了……

  为生命争分夺秒“接力”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有一次深夜,他接到了沂源一名捐献者家属的电话,对方住在沂源的小山村里,尽管夜里山路难行,他还是出发了。等他凌晨4点到达时,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捐献者是夜间在家中去世的,谁来开死亡证明呢?他想了各种办法,最后敲开了村委会负责人家的大门,由村委会和村卫生室共同出具了死亡证明。

  高加城接触过一名盲人捐献者,在她弥留之际,陪着她聊天,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她在外地的父母,让他们“见”上最后一面。

  在高加城眼里,这些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人都是可敬的,为了让他们走得体面、有尊严,他还做了一些职责之外的事情:他会帮着捐献者家属给捐献者举行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让捐献有了仪式感;他不止一次帮忙将捐献者的遗体抬到殡仪车上,甚至做过帮捐献者穿寿衣、鞋子的事情。

  记得,有一名家是外地的捐献者,半夜去世后家里只有妻子和女儿,两人沉浸在悲痛中无所适从,是高加城第一时间赶到,帮她们处理各种事务。等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后,已经天亮了,捐献者的女儿由衷地感谢:“真没想到,是你送我父亲最后一程,让我父亲体面地走,真的谢谢你!”

  自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后,器官捐献和移植间存在巨大供需缺口。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

  正因为如此,高加城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更重要的价值。几年间,从张店到高青、沂源,从城市到农村,为了给生命“接力”,高加城将脚印留在了淄博的各个角落。

  在他辛勤的努力下,淄博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数和捐献数都实现了新突破,仅今年一年,淄博市角膜捐献达44例、遗体捐献14例、器官捐献1例。

  无所畏惧 为心中的梦

  高加城还是淄博市红十字救援队的队员。工作之余,各种救援他也冲在最前面。

  2019年8月11日,台风利奇马给淄博带来暴雨,高加城和淄博市红十字救援队的队员一起,自发前去查看河道安全;8月12日,他连夜带着淄博市红十字会的救援物资,送到各个安置点;桓台马桥部分村庄被淹后,他又与救援队员一起带着冲锋舟进村帮助运送被困人员,展开救援。

  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张店一小区出现确诊患者,小区的消杀工作迫在眉睫。高加城背起消杀器材,第一个来到确诊患者所在小区进行消杀。

  今年7月份,河南遭受水灾,高加城又第一时间递交了前往河南救灾的请愿书。为了尽早赶到河南救援,他和队友们顾不得回家收拾生活用品,整理完车辆带上装备就出发了。在河南救灾期间,他和队友们在当地应急部门的引领下,深入重灾区帮助转移受困群众,受到当地应急部门和群众的一致称赞。

  每当紧急情况到来时,高加城都是第一个冲锋在前。对此,他说,当兵是自己从小的心愿,由于各种原因,他没能实现这个心愿,于是,他把激情都投入到“三大捐献”和志愿服务工作中,无畏风雨、不惧危险,冲锋在前。

  高加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加入红十字会这个大家庭时的承诺,用心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用爱用情传递着生命的温暖。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 通讯员 赵伟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