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3-11-29 16:39:12
南麻街道许村位于天湖上游,是南麻街道红旗党建共同体的办公驻地村,全村共711户,2167口人,是我县最大的库区移民村。近年来,许村依托党建共同体打造契机,以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建设为着力点,因地制宜打造契合村级发展的特色便民服务品牌,将高效能、暖民心、促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村级便民服务功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夯基,打造党建共同体支撑政务服务“硬架构”。
许村所在的片区是距离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最远、所辖人口众多的沟泉片区,片区内最远的祥峪村距离南麻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约25公里,来回车程超过一个小时。为着力打破“服务企业群众半径过长”发展制约,2022年6月,沟泉片区选举成立由8个村支部、1个青年人才支部、1个机关综合支部组成的红旗党建共同体党委,办公驻地选址许村,高标准提升许村便民服务站作为共同体的基本工作机构,服务覆盖本村及周边村2900户、8900人、26家企业及270余个个体。
服务站配备“一网通办”集成式综合自助终端,可办理人社、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证明查询、居民养老账户情况查询等高频事项日均使用率可达到50次以上,村民反映:“原来拿着一张卡,里面到底有多少钱也不知道,想了解还得骑摩托车去一趟镇上的银行,现在可方便了,用自助终端一查就清清楚楚。”
二是聚焦服务导向,完善全流程服务链条构建企业村民“幸福里”。许村便民服务站不断细化服务辐射流程,将“需求摸排”“事后反馈”一并纳入便民服务范畴,按照“就近、就熟”原则,吸纳48名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村民代办、小组长组建“红色代办员”队伍,依托“一网三联”建立“网格长+党员中心户+红色代办员”的网格服务体系,将便民服务作为积分奖励的重要依据,相互激励,打造“小网格”推动“大服务”的基层政务服务格局。“红色代办员”定期上门走访摸排村老弱病残幼弱势群体和企业个体业务办理需求,结合民生综合体“长者食堂”就餐、“我们的节日”“大走访”等活动,及时宣讲传递最新政策,当好政策“传声筒”和政务事项“服务员”,建立便民服务政务服务“无障碍对接”工作机制,切实为村民企业提供“办事找的到人、办事不求人”的服务环境。
在便民服务站摸排到村内有大量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居家待业情况后,窗口人员主动对接乡村公益性岗位设置工作,打造许村公益岗之家,最大挖潜岗位资源,安置帮扶群体,设置公益岗人员36人,开展技能培训5次,交流座谈18场,在村民生综合体管理、卫生防疫、森林防火、河道治理、家庭洁美、基层调解等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解决了村就业困难群体的务工需要,同时为村集体节约“零工”资金约12万余元。
三是强化专项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激活农文旅发展“强磁场”。许村许村山水唯美、文化灿烂,既有“元帅拴马槐”“公主墓”古朴老巷、乡村老宅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又有“热带水果园”“银杏林”“沂源小九寨”等“网红打卡地”,为留住“乡愁”,许村专门聘请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村进行改造提升,大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3A级景区。
许村便民服务站聚焦村情,为服务农文旅发展市场主体,开设农文旅业态集成式专窗,将“一件事”受理窗口下沉至村级,为前来申请人提供材料准备、网上填报、沟通联络、证照代发等“一对一”精准服务,以政务服务激发许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一件事”共涵盖个体、企业、合作社、超市、餐饮、理发、浴室、农药、卫生室、民宿10个业态。截至目前,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26个热带水果温室大棚和发展特色中华寿桃,两大产业年可带动村集体收入超过50余万元,成立老公热带水果园、“京水农家乐小院”、宋风一条街、“秀和民宿”“许村汉服馆”、苍粮峪漂流等各类农文旅产业30余家,吸纳安置超过300名村民本村就业,实现增收超过20万元,十一假期期间日均游客超2000人,彻底扭转村企业营商环境落后、品牌缺失、产业规模效应差发展局面,展现了“村富民强”的强大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