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灵机一动,想到了鲁桓公。鲁桓公和周天子同姓,又是周公后人,和周朝王室也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就他最合适了!
他心里的小九九,大臣们可看不出来啊!大臣们一听,嗯,鲁桓公主持婚礼,合适,合适!
心有灵犀,文姜听说哥哥结婚、邀请丈夫做主持人的消息,顿时明白哥哥的意思,便要求同去。参加哥哥婚礼这样的理由,鲁桓公无法拒绝。
这样一来,可就闹出事来了。哥哥妹妹旧情复燃,哪还管什么新婚不新婚的,早把新娘抛在一边。两人又有了苟且之事。
这种特殊的时候,人多眼杂,鲁桓公身边也是眼线众多,很容易就发现了问题。有人把情况密报鲁桓公,鲁桓公勃然大怒,等文姜回来后,狠狠责骂了她一通。当然,鲁桓公对这兄妹二人是否有苟且之事,还是只是兄妹之间的正常亲密,是拿不准的。毕竟兄妹乱伦,听起来还是难以想象的。
文姜遭到责骂,本来就对鲁桓公心怀不满、毫无感情,这下可好,正好有理由哭着鼻子回娘家了。鲁桓公毕竟是在齐国的地盘上,也不敢把她怎样,只好任她去了。
没过多久,齐襄公派人来,邀请鲁桓公:“我们国君认为,和您可能产生了一些误会,您夫人又在我们府上,所以国君特意备下酒宴,邀请您去一趟,也算替公主赔罪。”
鲁桓公对这兄妹二人,到底是正常的、稍有点过火的兄妹感情,还是不伦之恋,内心也十分疑惑,正想探究一番;听说齐襄公邀请自己,觉得不妨去一趟,把事情说开了、说透了,总比憋在心里强。于是,启程,走上了不归路。
齐襄公在酒席上哪能承认自己和妹妹乱伦?自然是一番说辞,说妹妹从小就好腻着自己,打小一块玩,打打闹闹习惯了,难免外人看了不习惯云云,但绝对是纯洁的兄妹感情……你今天既然来了,吃好喝好,关键是喝好,喝好了把你老婆带回去,完璧归赵……来,干!
鲁桓公想想,嗯,有点道理,干!核心的问题是,鲁国势力小,齐国势力大,经济基础决定谁说的对啊!他强大,他就是对的,怎么说都对,来,喝!
喝着喝着,就醉了。醉着醉着,就睡了。
齐襄公看鲁桓公醉得不行,喊来一个手下,名叫彭生:“彭彭啊,你,来,喝了这一杯……把我妹夫送回家!记住,好、好、送、回、家!”
彭生会意,叫上几个人,把鲁桓公抬到了车上。彭生把鲁桓公安置好,对其他人说,我一个人在车上照看他就行,你们好好赶车。
到了鲁桓公居住的地方,彭生下车,对赶车人说了一声:“进去通报一声,桓公在车上醉死了。”
鲁桓公,堂堂一代国君,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到底怎么死的,只有彭生一个人知道,恐怕就连鲁桓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不管怎样,结局只有一个:他死了,意外、突然、在车上死了。
消息传到鲁国,鲁国人大怒,一定要讨个说法。可这个国家习惯了礼制,不太怎么爱打仗,顶多也就来个“严正抗议”。齐襄公一看,这咋办?鲁国闹起来了,不好交待啊。
思来想去,得,按国际惯例,找临时工顶罪吧,下令把彭生杀掉,栽赃于彭生。鲁国听说抓到了凶手,也无可奈何;倒是齐国内部,有不少人暗暗不满,尤其是齐襄公身边的人。人家彭生替你卖命、替你杀人,你就这么对待人家!即便是临时工,也不能如此命贱!祸乱的根子,此时已经埋下了。
3.那个被虐待的人,
关键时刻对主子十分忠诚
齐襄公彪悍的情史,就这样告一段落了。老公死了,文姜也没脸再回鲁国;事情闹大了,又不能在齐国常住。于是,在往鲁国走的时候,在齐鲁边界附近的一个地方停了下来,说:“这儿挺好,既不是齐国管,也不属于鲁国管,我就在这儿住下来,不走了。”
她用隐居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不管怎样,齐襄公从一开始的畸恋,到后来的恶意杀人、栽赃陷害,已经暴露了他凶残的本性和“不作就不会死”的特质。年轻时和妹妹产生特殊感情,或许情有可原,毕竟少不更事;妹妹出嫁之后,尤其嫁于重要邻国国君,理性更应克制感情,但他没有。这说明,他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理性的政治家;其后来的作为,更像一个非理性的狂徒。因为恋情而将另一国君主杀死,历史上并不多见。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