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行走野猪太彪悍 随从起哄彭生魂不散

 来源: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当然,如果仅仅是在随从、仆役之间传递,那还差点火候。一定要让齐襄公亲自听到,让他亲自感受到刺激,效果才算显著。

    

  在位第十二年的冬天,齐襄公闲得没事,决定到今山东博兴附近游玩。光游玩还不过瘾,有人跟他建议,博兴南边有个地方适合打猎,要不大王您去玩玩,也猎上一把? 

  嗯,这个主意不错。打几头野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赚得美味,为什么不去? 

  于是,带了随从,就到博兴南部打猎。话说这地方,的确是个好猎场。刚到不久,一头彪悍的野猪,冷不丁地出现在前面,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气概。 

  诸位,博兴地势平坦,没什么山,几乎全是平原。即便有点山,也就是土丘、荒地而已。这种地方,突然出现一头巨大的野猪,的确吓人一跳。荒地平原打猎,大家本来的意图,就是打几只兔子、鹿、鸟之类的。猛兽平原地带也有,但毕竟少见。 

  更惊悚的是,那头野猪见了众人,居然不走不避,而是做了一个令人大为惊讶的举动:用两只后蹄,像人一样站立了起来! 

  什么狗啊、猫啊、狗熊啊之类的动物,都能做出两腿站立的动作,而且做起来比较轻松。您如果在农村住过,甚至养过猪,您就知道,猪基本不可能自己仅用两条腿站立,它们太胖,腿的灵活性、独立支撑度都不如猫和狗。所以,除非是两条前腿撑着墙,很难“直立”。当然,野猪比家猪要灵活一些,但站起来的情况,还是十分少见的。 

  不管怎样,这头野猪仅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像人一样站立了起来! 

  齐襄公的随从中,或许早就安插上了小连子堂妹的心腹,眼见机会来了,大呼: 

  “不好,彭生来了!彭生!彭生!” 

  时值冬日,天黑得早。大概是光线黑暗的缘故,或许是内心共同有着对齐襄公的不满,随从们像被点燃了的爆竹一样,一起呼喊:“彭生来了!真的是彭生!” 

  齐襄公一开始也吓了一跳,随从们大呼彭生,反倒让他由惊转怒,大喝道:“彭生个屁!看本王杀了它!” 

  说罢,挽弓搭箭,向野猪射去。野猪中箭受伤,疼痛难忍,更加暴怒,狂吼着向齐襄公的马车扑来。齐襄公和那野猪打了个照面,看见那头野猪果然是站立起来,向自己猛扑,大惊失色,从车上跌落。随从连忙上前抵挡,将野猪杀退。 

  回头再看齐襄公,已是狼狈不堪:脚受伤了,鞋子也没了。众人连忙七手八脚,把襄公抬上车。 

  上了车,还没找到鞋,襄公大怒:“我的鞋呢!管鞋的茀何在?” 

    

  诸位,这个“茀”,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字现在很少用了,音同“福”,它的一个意思也是“福”的意思;另一层意思就不怎么好了——杂草太多,谓之“茀”。 

  不管咋说,好多古人的名字都很难记,而这个茀又是史料确有记载、在齐襄公事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人物,所以,我们还是按照惯例,给他起个别名,就叫小茀子吧。 

  小茀子在齐襄公宫中,负责一个非常具体细微的工作:管理鞋子。齐襄公穿什么鞋,如何打理,都由他来负责。就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今天却摊上大事了——大王打猎,把鞋子丢了。 

  丢了鞋子,责任在谁呢?首要责任在野猪,野猪要不攻击,鞋子也不会丢;次要责任在齐襄公,鞋穿在他脚上,他不穿丢,别人也给他弄不丢。 

  野猪没抓住,不好追究它的责任了;齐襄公贵为大王,而且还是个性情彪悍的大王,自然也不会自我检讨,追究自己的责任。那么,责任是谁呢?当然就是小茀子了,谁让你是管鞋的呢? 

  回到行宫,齐襄公余怒未消,把小茀子找来,狠狠打了300鞭子。300鞭啊,就因为丢了鞋,可真够狠的。 

  要换别人,早就造反了。这就是典型的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啊。 

  小茀子没有,挨了打,身体痛,心里更痛,大王看见自己也烦气,自己看见大王也胆颤,反正是在行宫不是在王府,纪律比较自由一点,出行宫走走吧。 

  这一走,走出问题来了。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