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白,名字萌萌哒

 来源: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两处兵马,拼杀在一起。公孙无知的队伍人多势众,小茀子等人固然不要命地拼杀,毕竟寡不敌众,很快悉数被杀。公孙无知带人冲入宫殿内,却没发现齐襄公,命人在行宫内仔细搜寻。恰在此时,有人发现门板后面,似乎露出了一只脚。公孙无知一看那双高贵的鞋子,嘴角闪过一丝冷笑,轻轻过去,用剑把门拨开。门后不是别人,正是满头大汗、双膝酸软的齐襄公。

  “你也有今天,”公孙无知冷冷地说,“唯一让我意外的是,你人品这么差,却养了一条好狗。”说罢,挥剑将其杀死。 

  齐襄公死后,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国国君。 

  按道理,公孙无知本该成为齐国的第15任国君,可惜,他没能列入正统,成为夹在齐襄公和著名的齐桓公之间的一个鸡肋式国君。他为什么成为国君中的鸡肋?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又是如何在他之后成功上位,成为齐国最强国君? 

  容我一一道来。 

    

    

  4.光有忠诚的奴才是没用的, 

  众叛亲离的结果就是自取灭亡 

    

    

  小茀子固然逆来顺受、十分忠诚,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小茀子。齐襄公被杀之前,他的所做作为,就已经让许多人担心其统治的合法性,时时担心受到他的牵累。 

  评价齐襄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人品不行。到他统治末期,几乎已是天怒人怨;即便不是公孙无知诛杀他,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造反。 

  具体的罪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严重的罪行,就是杀害邻国国君鲁桓公,并和鲁桓公的夫人通奸。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不是齐国实力强大,恐怕鲁国早就发兵来攻了。即便鲁国一个国家不行,周天下那么多诸侯国,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付齐国,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几个国家联合讨伐齐国,倒霉的就不仅仅是齐襄公,而是齐国百姓和王子王孙。 

  第二,喜怒无常,乱杀人。诛杀臣民,上不依法,下不依规,既没有法理、又没有规矩、更没有道理。这种行径,谁能不怨? 

  第三,喜好女色。这对一国之君而言,本不算大事,但因此闹到杀了鲁桓公,就只能用昏庸二字概括了。 

  第四,经常欺骗大臣。比如前面和小连子、小管子的“瓜熟之约”,就是个典型。这类事情在齐襄公身上还有很多,最终的结果,是有人干脆造反,有人再也不信任国君。一个谎话连篇的人,即便他是乡野村夫,也会失去人们的信任,何况是一国之君? 

  倒行逆施的结果,往往也是四个字:众叛亲离。 

  首先,齐襄公让人不放心。作为他的弟弟、儿子、孙子,不安全。说不定啥时候,这家伙熊脾气一犯,就要杀人啊! 

  其次,齐襄公的敌人也让人不放心。他连鲁桓公都敢杀,天怒人怨,万一鲁国联合其他国家讨伐齐国,齐国王室就要被一锅端,吕氏王朝就要更换门庭!那个时候,想跑也跑不了了! 

  所以,干脆,早点跑,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早点离开这个喜怒无常的齐襄公。 

  于是,齐襄公治下的齐国,出现了少见的一幕:弟弟们纷纷逃往——在国君的眼皮子底下逃亡。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总之,不能留在国君身边,太危险。 

  齐襄公的二弟,名叫吕纠,跑到了鲁国。为什么跑到鲁国呢?第一是因为他的母亲,是鲁国的公主,后来嫁到齐国来了,鲁国等于是他的外婆家。其次,鲁桓公被杀,鲁国万一讨伐齐国、为鲁桓公报仇,那自己正好可以作先锋;将来杀了齐襄公,国君自然就是自己的了。 

  吕纠去鲁国,还带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管仲。管仲辅佐公子吕纠,目的很明确:有朝一日,推翻齐襄公,让吕纠成为国君。 

  齐襄公的三弟,名叫吕小白。怎么样?很萌的名字。这个名字很有现代感。当然,你对他的另一个称呼,自然更为熟悉——齐桓公。没错,大名鼎鼎、霸气十足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有这样一个萌得不能再萌的名字——小白。 

  小白跑到了东海之滨,姜太公的老家——莒城,大致在今天的山东日照。 

  前面说过,春秋战国时代,王位传承人叫“世子”,相当于后来的太子;世子的弟弟们,则尊称为“公子”。吕纠和吕小白,当时的身份,都是“公子”。所以人们有时候叫他俩公子纠、公子小白。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