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他,方消我恨!

 来源: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吕小白居然没受伤或者只受了点皮外伤,装完死后扎扎裤腰带,跳起来又是一条好汉,早早地就赶到了都城临淄。

    

  咱们分析的这些,不管是管仲的潜意识,还是他真的这么想过,管仲都是不可能承认的,打脸也不行。一个人要想傍上更大的主子,就一定要表现出对前主子的忠诚度;但忠诚度又不能太高,高到甘愿替他殉葬,那就没前途了。 

  鲁国人在齐桓公的压力下,杀了公子纠。这个时候,辅佐公子纠的两位大臣,傻眼了。公子被杀了,咱咋办? 

  除了管仲,另一位大臣,名叫召忽。召忽找到管仲,哥俩抱头痛哭,喝了一场大酒。召忽说:“哥呀,要不咱俩一块自杀,替公子殉葬呗!” 

  管仲道:“我勒个去!要死你先死,哥替你收尸呗!” 

  召忽道:“人生倏忽间,哥先走了啊……” 

  召忽自杀了。这显得管仲很没面子。您瞧瞧人家,对主子多忠心哪! 

  “愚忠!”管仲想。那咋办呢?咱又不想死,还想干点事儿。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辙儿,随它去吧。 

  过了几天,齐桓公的人来了。来干啥呢?听说公子纠死了,齐桓公不放心。他可是装过死的人,深有体会。为了避免公子纠和自己一样装死,派人前来察看。一看,没错,公子纠的确死了。召忽也死了。还有一个喘气的,管仲。 

  管仲既没自杀,也没逃跑,看见齐桓公的人,打个招呼:Hello啊,各位都米西了没有?” 

  齐桓公的人一看,嚯,还有个没死的——关键是,他居然还敢活着。公子纠逃回鲁国之后,鲁国很快就收到了齐桓公的信。信很简单,就三个意思: 

  第一,公子是我的哥哥,我不忍心杀他,你们费费心,把他杀了吧! 

  第二,管仲、召忽是我的仇人,希望你们把他俩送回来,我好把他们剁成肉酱; 

  第三,如果这两件事你们不办,那不好意思,我就要把鲁国包围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召忽自杀,不完全是因为愚忠,也可能是有点害怕的意思。万一落到了齐桓公手上,弄不好死得更惨。这说明他不了解齐桓公——至少不如管仲了解。 

  见了来人,管仲很配合,主动戴上了手铐、上了囚车……好吧,那时候没有手铐。总之,他心甘情愿地成了俘虏,似乎对未来早有预知。 

  其实,他知道自己可能死不了。为什么? 

  因为辅佐齐桓公的鲍叔牙,是自己的老朋友、好朋友、好基友,齐桓公应该会听他的,有他在,怎么可能让自己死?自己之所以“需要”被抓回去,就是一场戏,表演表演,过渡过渡,让大家都知道我管仲是很忠心于前主子的,投靠、辅佐齐桓公,是勉为其难、迫不得已而为之。 

  唉,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场戏,让我越来越怀疑当年的战场上,管仲放过公子小白,是有预谋的“放水”。 

    

  齐桓公身边的重臣龅牙哥——鲍叔牙,对自己很是看重和仰慕。这是管仲之所以敢活着去见齐桓公的精神基础。也就是说,他知道齐桓公身边有什么人。 

  一个做领袖的,身边有什么人、这些人的素质怎么样,往往就反映了领袖的水平,甚至能借此分析他的前途。如果他的身边贤人多,就容易多行善举,恶人就不容易靠近他;反之亦然。 

  齐桓公的身边,核心的大臣,就是鲍叔牙和高傒。这俩人虽然比不上管仲,但都是很出色的人才;更关键的是,人品还都不错,不是那种小肚鸡肠、阴险狡诈的人。 

  既然齐桓公身边这样的大臣居多,那他们想必知道我管仲的能力,应当会极力劝说国君用我。对这一点,管仲心里还是有点底气的。很多人迷信占卜,却不知道预知未来,靠的往往不是那几根蓍草和龟甲,而是实实在在的分析。 

  远在临淄的齐桓公、鲍叔牙,似乎也有这种心理感应。但对齐桓公而言,最初,对管仲几乎只有愤怒,没有理智。 

    

  “他几乎杀了我!还踢了我两脚!那时候,只要他再拿刀补一下,我的脑袋就留在战场上了!你懂不?”齐桓公在咆哮。 

  “哦?那他砍了吗?”龅牙哥冷笑着问。 

  “这个嘛……你说砍还是没砍呢?砍了我还能在这儿?” 

  “那你打算怎样?” 

  “杀了他,把他剁成肉酱,方消我恨!”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