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雁随便过,坚决不拔毛!

 来源: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下,敢于把商业放到和“士工农”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不仅需要有很高的眼光,还要有很大的魄力。你要知道商业的确更容易产生利益、带动致富,你还要有胆量把商业放到重要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

  其次,是手段高。光有眼光,没有手段,那叫眼高手低,白瞎了一副好眼光。要有手段、有办法,把商业搞起来,那才叫本事。老百姓不信别的,就信利益,你光说经商好,老百姓挣不来钱,就成了瞎白活;你在国君面前说得天花乱坠,国库里挣不来钱,国君还是不相信商业能富国富民。 

  让他们服,就要有让他们服的手段。 

  管姥爷的手段也不简单,和现在的经济政策有点异曲同工。概括起来,两句话,叫做“微观搞活”、“宏观调控”。 

  嗯?这八个字,是不是听上去有点耳熟?没错,2600年后的今天,这八个字经常在经济学家的文章中出现。管姥爷自然没有明确提出这八个字,但所采取的政策,基本可以用这两个现代的词汇概括。 

  这就叫水平啊兄弟们,2600年前,管仲的手段,就和今天不谋而合。当然,那时候的经济结构简单。 

    

  什么叫“微观搞活”呢?就是在一些具体的商业政策上,对内刺激商业经营,对外降低关税,让市场的流通更加活跃,促进各类商业元素的充分发展。 

  简单点说,就是在一些具体政策上,什么办法能促进商业发展,就采取什么办法,越自由越好,条条框框越少越好,该交给市场的就交给市场,国家就别干涉了。 

  比如,齐国东接大海,渔业和煮盐业,是两个重要的行业,进出口都很发达。越是发达的行业、畅销的商品,越容易让人眼红,大家都当成唐僧肉,恨不得都来咬上一口。这几乎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的“传统”。管姥爷不同,他大笔一挥,反其道而行之:越是发达的贸易,我们越要放手,越不能雁过拔毛! 

  于是,齐国和他国的贸易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场景:鱼和盐,都可以自由出口,而且不需要缴税!只要登记一下就行了! 

  天哪,还有这样的好事!多少现代商人,听到这里,都要痛哭流涕恳求上帝让自己穿越回齐国,做买卖去…… 

  鱼和盐出口不缴税,其他缴税的怎么办?管姥爷大笔一挥,又是一个让现代不少商人热泪盈眶的举措:实行单一税制!在关隘征过了,市场上就不再征税,反之也是一样。不仅如此,齐国还把关税给降低了。别人收一块,我只收五毛,您说说,商人们是愿意到齐国来做生意呢,还是愿意到齐国来做生意呢?不是您看错了,也不是我漏字了,总之,在齐国的商人们,字典中没有“不愿意”这个选项。 

  降低税率还不够,他还很体谅人,对一些处在起步阶段或者逆境的商人,实行免税政策。管姥爷规定了两种情形,不要向他们征税: 

  空车来的,不要去索取税费;徒步背着东西来的,不要去索取税费。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