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曹你这是要干嘛?

 来源: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鲁庄公道:“老曹说过,要沉住气,待我冷静冷静。”

  他冷静,儿子不冷静了。公子偃一看老爹这样,心中暗想:“看样子,我不使绝招是不行了。儿子豁出去,你当老子的就光看着?”主意已定,立即着手准备。 

  准备啥呀?他准备自己行动,攻击宋军。老爹看到儿子主动上了战场,没有理由不应战。 

  脑洞大开之下,公子偃想了个绝招,用虎皮把马包裹好,远远看去,战马就好像一头猛虎,甚是吓人;果真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敌营。 

  《左传》记载的这个故事,只说公子偃偷偷溜了出去,杀向敌营。到底有没有带军队,没有说明。从常理来讲,公子偃的职务,不过是鲁国一个大夫——即便是国君的儿子,也是有行政职务的;一个大夫调动军队杀奔敌营,除非他是昏了头,想找死。何况,即便那时候老虎多,也不可能遍地是老虎,虎皮还是比较稀罕的,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战马都披上虎皮,可能就是自己的跨下坐骑蒙上了虎皮。 

  所以,公子偃在这里,很有点悲壮的意味,有可能就是自己孤身一人,杀奔敌营;或者是带了一点随从、家丁,打不起定盘星儿。要不然,他也用不着弄张虎皮给自己壮胆儿了。不管是自投罗网还是同归于尽,先弄个大老虎吓唬你们一下再说。 

  他这么一折腾,鲁庄公彻底坐不住了。哎呀呀我的好儿子,你这是自杀式袭击呀。好吧好吧,寡人从了你,带兵,出战! 

  这么闹腾,士气还真上来了。士兵们一听,啥?国君的儿子都第一个冲锋啦?还骑着老虎?那咱还怕啥?冲呀!鲁庄公为了救儿子,也急了眼,上下齐心,同仇敌忾,宋国军队果然抵挡不住,迅速溃败。 

  别说,公子偃还把握得挺准,宋军溃败,齐国军队在那边有点傻眼。怎么办?没想到鲁国军队这么冒失,也不打个招呼就杀出来了。看来宋齐联军的协同有点问题,缺乏互相照应。也罢,国和国之间从来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宋军败了,咱再单独进攻鲁军,貌似也没什么意思,走吧,回家吧。 

  齐国军队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家了。 

  管姥爷这时候正在认真教育齐桓公:要和邻国和好,邻国对你友善了,以后称霸、讨伐不义才没有后顾之忧,你瞧瞧,这次又灰溜溜回来了吧?要听姥爷的,搞好关系,和平第一。 

  齐桓公表面上好好好是是是,行动起来该咋办咋办。毕竟时间不等人,我吕小白的大好青春不能这么平平淡淡度过,不能壮怀激烈,也要风起云涌! 

  他一激动,我们的小曹同志果然让他激动了一下。嗯,主角终于出场了。 

  齐桓公三年,齐国军队再次对鲁国大举进攻,鲁国抵挡不住,不得不求和。求和,那可不能空着手求和呀。毕竟,跪下的是你,不是齐桓公。 

  好吧,鲁庄公狠了狠心,要不,就割点地给齐国吧。很屈辱,很窝囊,他也不想这么办,大臣们也不想这么办,可没办法啊。遇到一个强大的邻居,最怕的就是他欺负人! 

  齐桓公一听,行啊,这小子有诚意,拿着地来求和,不错。好吧,寡人同意。既然割地求和,那自然不能稀里马虎过去,鲁庄公把地给了你,总要立个盟约、祭祀一下,表示两家从此和好,珍爱和平、拒绝战争。 

  一商量,把盟誓的地点定在了一个叫柯的地方。 

    

  盟誓的规矩很多,要经历很多的程序,估计大家也弄得比较疲惫了。当然,最重要的程序,是齐国和鲁国两国的国君,在盟约上签字画押,互相交换文件,从此互不侵犯。 

  眼看时辰到了,鲁庄公和齐桓公几乎同时起身,走向放有盟约的桌台。小曹——曹沫先生,作为鲁庄公身边的大臣,跟在了国君身边。鲁庄公低头,准备签字盖章,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鲁庄公身上。恰在此时,小曹猛地一个健步,绕过侍卫,蹿到齐桓公身边,用手勒住了齐桓公的脖子,一把不知何时带入场内的利刃,横在了齐桓公的脖子上! 

  众人大惊失色:“小曹你这是要干嘛?” 

  就连鲁庄公,也大为意外,一时手足无措。 

  小曹冷笑两声,挟持齐桓公,慢慢踱到自己人身边,对齐桓公大声道:“很简单!你若想活命,把割让的土地,还给鲁国!”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