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就是接连的东征西讨,光北方这些战事,就已经够齐国喝一壶的了。齐国国力再强大,战争也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仗可以打,但不能老打,总要休养生息。否则,国内百姓非造反不可。
基于这三点原因,齐桓公和管仲内心最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能通过一些外交手段、舆论手段或者其他手段,来让楚国低头,最好不过。和楚国大动干戈、刀兵相见,不仅结局难料,即便胜了,自己恐怕也会伤筋动骨。
可偏偏楚国这个愣头青,就是不愿意听齐国的。不愿意听倒也罢了,各干各的也没啥,井水不犯河水;可偏偏楚国看到齐国在北方发号施令、成为盟主,十分嫉妒,经常挖齐国的墙脚。
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当时有很多小国,比如蔡国、郑国等等,这些小国不南不北,夹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麻烦就来了。
看见齐国在北方称霸,小兄弟们于是一个个投奔齐国;楚国不愿意,逮住机会就揍一下,把小兄弟们揍个鼻青脸肿,小兄弟们只好说:好吧,我跟您走。他们这一闹,齐国又不愿意了,也要揍这帮朝三暮四的小兄弟……
唉,真是两头受气。在大国之间搞平衡的艺术,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总体上看,齐桓公多次会盟,名声在外,诸侯臣服,已经是公认的霸主,还是把齐国当成大树的小国,更多一些。
小兄弟们更怕的是齐国,毕竟齐国更强大。楚国就不同了,他不怕齐国。为什么不怕?有汉水天险挡着,天高皇帝远,等你齐国军队长途跋涉,从今天的山东杀奔湖北,都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怕者何来?楚国不怕齐国,齐国不想打楚国,都有着充分的理由。
但这距离齐桓公的远大理想,还差了那么一点点。可以说,如果他能让楚国臣服,那么,他的霸业就是前无古人;他的权力,完全可以和西周时期的周天子媲美。
楚国是难啃的骨头,但齐桓公憋着一口气,总想啃下来。他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他实在想不到,这个机会居然是老婆给自己送来的;他更想不到,这个机会,居然和一次游戏有关。
起初,这只是一次游戏。但后来事态的发展,因为齐桓公日渐跋扈的性格,而向着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齐桓公先后娶了两个正房老婆,这俩老婆都是没生下儿子,就去世了。没有嫡子(必须是正房生的才行),王位继承就容易出问题。所以,死一个就要娶一个,都是正房,明媒正娶。这和纳妾是不一样的。
当时齐桓公年纪已经不小,但毕竟身为诸侯霸主,娶个老婆还不简单。他的第三个正房夫人,来自蔡国(在今河南省),是蔡侯的妹妹,一般称为蔡姬。
蔡姬年轻貌美,生性活泼好动,深得齐桓公喜爱。毕竟,对一个久在宫廷、周旋于枯燥政事的政客而言,活泼、可爱的风格,是调剂生活的良药。
可她的活泼有点过火;或者是因为她涉世不深,不知深浅,不懂“伴君如伴虎”,结果出事了。
齐桓公二十九年,时间大约是夏天,齐桓公突然来了雅兴,和蔡姬到湖面上划船游乐。蔡姬来自中原小国,发达的齐国让她眼界大开,滨海的风景也让她留恋,她对齐国十分喜爱,对环境也逐渐适应。面对齐桓公这个糟老头子,通过自己的调节,心态也逐渐平和了。这样一来,她活泼好动甚至有点恶作剧的本性,开始显露。
齐桓公和她划船游乐,让她兴奋不已。虽然她生在中原的蔡国,但她却有着很多中原女子没有的本事:会游泳!兴奋、玩乐之余,她不由抓住船帮,用力晃动起来。
老头子游兴正酣,并未在意;蔡姬见他没有制止,手上便没有了节制,幅度越来越大,船体摇荡得厉害。齐桓公贵为一国之君,龙体金贵,又不会游泳(可能吧?谁知道他会不会游泳呢?不过,看上去不像会游泳的人,要不哪会吓得跟孙子似的),连忙喝止。哪料蔡姬正在兴头上,早忘了君臣之别,毫不理会,继续摇晃,还大喊:
“没事,我会游泳,你落水了我去救你!”
老头子吓得脸色苍白,呼喝了半天,蔡姬这才停下。这时她才注意到,老头子的面部几乎扭曲,不由暗叫不好。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