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蹲点调查”大调研|不一样的果乡 沂源县东里镇拥河发展助推农业农村华丽蝶变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2-05-24 08:50:29


  东里镇位于淄博、临沂交界处,是淄博市的南大门,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东里镇以“拥河发展”为抓手,沿沂河、韩莱路等主要线路,建设连片美、持久美、内在美、生产美、风尚美“五美融合”的示范片区,强化数字赋能、产业赋能,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源特色板块中走在前列。

  东里镇东安村东安城葡萄园示范基地在建大棚。

  “数字”臂膀托起农业转型

  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一棵棵“宝贝”正在肆意地享受着初夏灿烂的山间阳光,这些宝贝就是东安城葡萄园示范基地项目引进的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而就在路对面,为它们搭建的大棚正在快速施工。

  “‘阳光玫瑰’有着易丰产、口感好、耐储运、效益可观等优点,对于东里镇农业产业升级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月18日,东安村“第一书记”孟松岭来到葡萄基地察看施工进度。

  在东里镇,依托沂河、马庄河等流域,大力组织实施以发展2万亩苹果、2万亩桃、1万亩设施农业为主的果业振兴“221”工程……一场以思想破冰推进果业振兴,以拥河发展为主线,以实施“三大工程”为抓手的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据了解,东安城葡萄园示范基地项目一期规模100亩左右,种植阳光玫瑰及葡萄育苗培育和新品种的开发,今年初开工,计划5月底完工,已购买“阳光玫瑰”特级苗9000株,“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示范村已露出冰山一角。

  “我们要起到一个示范带领作用,带动村民建立‘村支部+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公司化管理模式,标准化生产,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始终保持竞争力,为村民减负增收。”孟松岭告诉记者。

  林果业是东里镇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东里镇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之一。漫长二十年的发展,东里镇林果业如今面临着品种单一、树龄老化、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销售模式陈旧等等瓶颈和制约,传统林果种植业怎样做好产业融合升级的考题,从而弯道超车呢?

  对此,东里镇写出了“搭乘数字乡村建设便车”的答案。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具有鲜明的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特征。其按应用场景划分会形成智慧农场、智慧温室、智慧加工厂等多个场所类别,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大数据、先进系统、智能装备、数字化基础设施等核心要素。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机器与系统主动感知信息、定量决策、智能控制、个性化服务,以全新的数字化产业方式,促进农业进入生产便捷、管理高效、产业协调的现代农业新时代。

  与“阳光玫瑰”对隔沂河相望,星辉现代化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5G+物联网”建设,将为“阳光葡萄”等东里镇农业产业链的生产、管理、销售等关键环节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支持,高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将推动东里镇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和农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

  △东里镇凤驿溯源智慧数字展厅智慧农业物联网。

  “沉睡资产”变为“养老引擎”

  近年来,东里镇大力实施“留住最美乡愁,建设醉美果乡”行动,以创建全域美丽宜居乡村片区为契机,立足品质提升和破解短板,对全镇进行统筹规划,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全域公园建设等工作,把庭院建成精致小品,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把沿线建成风景长廊,东里镇凤栖之地“凤驿小镇”可见一斑。

  顺着沂河逆流而上,美若从山水画卷走出来的沂河南村流水潺潺,百花艳丽。这个用“以地养老”发挥土地的隐性增值作用的美丽山村,把过去“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农村养老资金的“储蓄池”。

  △东里镇沂河南村。

  沿着花阶村路走进沂河南村互助幸福院,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便民浴室、长者食堂、中心卫生室、理发室等等,乘凉的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恬静、满足。在这里,他们吃的是可口的饭菜,住的是整洁干净的标间,电视全覆盖,活动设施多种多样,老人们生活的一切需求在这里都能够得到满足。谁又能想到此前沂河南村80岁以上的老人,多数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部分跟随子女居住的,宅基地闲置或荒废,承包地也无人耕种。

  东里镇沂河南村党建党徽时代烙印。

  “对于这些‘沉睡资产’,镇村两级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确定将宅基地整理、土地流转与农村养老相结合,探索一条建设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的路子。”沂河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洪亮向记者毫无保留地介绍起互助幸福院的“秘密”。

  沂河南村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遵循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原则,将需要集中照料老人名下的 35亩宅基地、口粮田收归村集体,对24亩荒废宅基地进行复垦整理,并利用挂钩奖补资金,筹措资金420万元,在不增加村级负担、不使用任何贷款的情况下,将其中6亩土地用于建设互助幸福院,建设4个独立院落,各包含5户住宅、卫生间、公用厨房等,可容纳40位老人,集中为有需求的老人免费提供住所和养老服务。

  “同时,积极整合上级政策资源,在中心内新建便民浴室、长者食堂、中心卫生室、理发室,真正满足老人及周边群众日常需求,切实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探索出一条双赢的新思路。”徐洪亮说。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农村“空巢老人”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根据今年人口普查最新数据统计,东里镇共有5.3万人,常住人口3.9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1.3万人,比重高达35%,70岁以上人口5871人,平均每村122人,80岁以上人口1853人,平均每村39人,老年人独居,甚至两代老人互相照料的情况比比皆是,生活条件、照护保障水平低。而传统的养老院集中供养模式,封闭管理,老人离家较远,缺少归属感,不愿入住。

  在此背景下,沂河南村互助幸福院率先破局,探索出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以地养老”“互助养老”农村养老新模式。

  “你看看在这里生活多好,什么东西都有,几个老姐们都住在一起,随时随地都能一起拉拉呱,好得很!”81岁的沂河南村老人张祥美幸福地跟记者说。

  目前,沂河南村不但已收归集体土地近40亩,而且合作社又流转土地200余亩,今年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预计每年在保障幸福院运营的前提下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

  农业科技范十足,乡村美丽和谐,群众生活幸福,美丽宜居乡村正在拥河发展的东里镇一步步推进建设。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李科 王兵 孙良栋 李波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