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发力数字化建设 滨州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端

来源:滨州日报

2021-03-23 15:57:06


  3月17日至19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会议在滨州召开,全面总结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交流“乡村书房”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经验,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全省16地市文化和旅游局分管局长、公共服务科(处)长、省文化馆、省图书馆负责人共计60人参加会议。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出席会议并讲话,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庆敖陪同会议。会议总结了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礼乐”文化馆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城乡书房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等进行了经验交流,部署安排了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期间,先后召开全省文化馆数字服务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文化馆馆长年会、全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会议,会议邀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处处长、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长赵保颖做专题辅导培训。

  会议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为山东省“非遗曲艺书场”——滨州群星剧场揭牌。市文旅局围绕数字文化建设、传承曲艺文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大会典型发言。市文化馆作为全省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单位做“礼乐.滨州”数字文化馆建设典型经验介绍。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市文化馆礼乐数字文化空间、滨城区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滨城区北镇街道玉龙湖社区综合行文化服务中心。

  近年来,滨州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聚力提升数字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端

  疫情成为对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成果与创新传播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验。疫情期间,滨州市依托公共文化“云平台”,推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网上慕课、在线培训等项目,“云阅读”“云培训”“云展览”成为引领群众文化生活新风尚的重要途径。

  滨州市图书馆在实现读者持身份证、医保卡免押金“零门槛”服务的基础上,今年,又对馆内电子设备进行升级,实现了支付宝芝麻信用借还和人脸识别自助借还功能,读者可以无证办理借还手续,方便快捷。

  滨州市文化馆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山东省“礼乐”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单位。通过与省文化馆“礼乐云”平台对接,实现了大数据屏、信息一体机、非遗展示馆、美术馆、多功能教室、数字体验区等网络资源共享,可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服务。官方网站、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具备在线报名、学习培训、线上直播等功能。建成网上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非遗馆,群众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进入虚拟文化馆,可实现360度全景观展,带来“身临其境,触手可及”的感受。

  建成“礼乐滨州”文化空间,为个性群体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准文化服务,先后开展二十四节气茶会等各类线上直播、展播活动23期,线上参与人数达20万人次。借助成为全省试点单位的契机,每年申请财政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打造数字文化馆建设,推动文化馆服务转型升级,提质拓面。

  精心“烹制”特色项目,推动优秀曲艺“飞入寻常百姓家”

  渤海之滨,黄河之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形成滨州特有的文化基因。以中国北方民间曲艺交流集散地“胡集书会”为媒介,经过几百年的传唱,形成了浓厚的曲艺氛围,“说书听书”已成为当地群众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项目。滨州市创作的东路大鼓曲目《太师训徒》、渔鼓小戏《老邪上任》分别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2020年,滨州市积极争创省级“非遗曲艺书场”,被列为全省4个“非遗曲艺书场”设立试点市之一,滨州群星剧场被评为“山东省非遗曲艺书场”。曲艺书场的设立,对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利用群星剧场,滨州市将开展“曲艺书场”系列公益演出活动,并培育建设一批初具规模的市级“曲艺书场”,打造文化惠民演出的“曲艺”品牌。一是开展“曲艺书场”驻场演出。自3月份开始,每周演出3次,每场演出曲目不低于5个,全年计划演出120场。二是邀请外地曲艺团体、曲艺艺人交流演出。每季度邀请一个外地优秀曲艺演出团体或曲艺艺人,到书场进行交流演出。目前已与天津、济南、山西阳泉等地部分曲艺团体和艺人达成合作意向,通过交流演出的形式,丰富演出内容,促进文化交流。三是组织曲艺团体、曲艺艺人下基层演出。开展“政府买单、送艺下乡”活动,遴选“曲艺书场”的优秀演出团体和个人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基层”文化下乡活动,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不断扩大演出覆盖面,将优秀的曲艺节目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

  首先,实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和效能提升工程。为巩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更标准、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自2019年开始,滨州市实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和效能提升工程”,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进行提档升级,并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先后筹措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等500余万元,专项用于效能提升工程。通过效能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活动开展更加丰富,实现了县域内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2个乡镇(街道)完成专项治理和效能提升任务,建成186个村(社区)服务点。借助效能提升工程,沾化区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场所管理创新,出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为村级文化场所配备专职管理员,由区、镇两级财政拨款,为文化管理员发放工作补贴,有效解决了基层文化场所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问题。

  同时,推动品牌文化活动向乡村延伸。抓住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综合性品牌文化活动。如“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滨州文化大讲堂、“滨州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百姓舞台大家唱等连续举办多年,参与人数多,受众面广,深受群众喜爱。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将每年3月至10月确定为“黄河文化艺术季”,期间集中举办黄河主题系列活动。今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将举办“红心百千万·文旅正风华”十大专题文化活动,重点举办“百年心向党逐梦新征程”全市群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海选的形式,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展演不设门槛,所有文艺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海选现场就设在村或社区,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营造全市共贺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

  同时,常态化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车载书香行,文化连万家。滨州市图书馆开展“流动服务车定期下基层”活动。车内配备图书架、报刊架、电子借阅机等设施设备,是一个集图书借阅、数字阅读、宣传推广于一体的小型流动图书馆,与图书馆总馆实现了通借通还,有效解决了距离图书馆较远的读者“看书难”的问题,尤其受到偏远乡村中小学生的欢迎。滨州市文化馆成立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小分队,先后走进乡村、学校、军营、养老院、福利院,为特殊群体开展“爱心艺术·情暖滨州”文化志愿服务,用文艺演出、书画创作、非遗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把温情送到老百姓身边。2018年,阳信县创立全国首家流动帐篷文化馆,流动帐篷长30米,宽13米,高6米,帐篷内既有舞台可以演出,也能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和舞蹈培训。把固定在馆内的文艺演出、培训讲座、非遗展示等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解决了因时间、场地、天气等外部因素产生的演出难、辅导培训时间短等难题。为那些远离城区、不便到文化馆参加活动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和基层群众提供馆外艺术服务。

  在这期间,扶持发展群众文化组织。为引导群众文化更好更快发展,滨州市有针对性地扶持发展各类城乡文化组织。目前,全市培育了中海合唱团、环保合唱团、枫叶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小白鸽艺术团、梅花剧社等一系列城市社区业余文艺团体,曲艺说唱团、农家剧团、舞蹈队、秧歌队等一系列乡村群众文化团体,辅导发展书画、诗词楹联、音乐、戏曲、摄影、收藏等文化协会300余个,城乡各级各类会员近10万人。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