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重返风云际会的历史现场 探寻淄博红色地标:安上沙子顶煤井的王尽美印记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03-23 08:45:05


 现在的沙子顶煤井

  张元勤介绍矿井相关情况。

  王秀春(左)向记者介绍建纪念碑的过程。

  沙子顶煤井旧照

  编者按:

  淄博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百年,每一步,都在这座城市留下深深的印迹。

  从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等早期共产党人博山矿区活动旧址、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建立旧址,到淄博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从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到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从中共博山县委旧址,到焦裕禄纪念馆;从中共沂源县委、沂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旧址,到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百年足迹,初心之旅。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联合中共淄博市委党史研究院,从全市诸多红色资源中选取30处红色地标,再一次回到共产党人出发的起点,重返风云际会的历史现场,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块热土上寻找血与火、根与魂。

  如果没有发掘,我们不知道,脚下这方热土,孕育多少红色密码。

  如果不曾走近,我们不会惊叹,眼前承平气象,蕴藏多少历史风雷。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让我们一起,在这些共产党人活动的历史发生地和纪念场所,回顾过往、隔空对话,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展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悲壮革命历史画卷,在学党史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做披肝沥胆的人,做披星戴月的人,做披荆斩棘的人,以爱我淄博、兴我淄博的浓重情怀,以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为城市未来赋能加力。

  安上社区地处博山城区东部,曾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文明村”、市级“四型就业先进社区”、博山区经济强村等荣誉称号。

  3月12日是第43个植树节。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安上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秀春正带领着大家在社区东边的山上种树。树木之间,一块刻有“淄博的红色革命从这里开始”的纪念碑格外引人注目。

  博山作为老工矿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1921年到1925年期间,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王尽美曾三次来到博山,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工人运动,撒播革命火种,为博山工人运动的兴起和之后博山党组织的建立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王尽美曾两次来到安上沙子顶煤井。”王秀春说,社区内的沙子顶煤井是王尽美等早期共产党人开展革命活动的旧址,因此他们选择在煤井不远的这个醒目位置建了纪念碑。

  1921年4月,根据王尽美的指示,王复元利用曾在淄(川)博(山)章(丘)矿局干过书记(即文书)的有利条件,介绍其原在法国当华工的哥哥王用章到博山安上沙子顶煤井当机工,开展秘密传播马克思主义等活动。

  1921年5月,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出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开展工人运动的需要,成立了济南劳动周刊社。由王翔千、王尽美等联络《大东日报》主笔王静一,又出面商得山东省议会议员张公制等人组织的“诚社”的同意,于五一劳动节后,在《大东日报》副刊上出版了山东省第一份工人报刊,该刊成为全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指导工人运动的主要阵地。

  王用章按照王尽美的布置,通过安上村在博山县各煤井当“头役”的人员,在煤矿工人中散发这份报刊,并在工人中组织读报会,向工人群众介绍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消息,理论结合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群众觉悟,推动工人运动的开展。

  那沙子顶煤井现在什么样子呢?在王秀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个工厂院内看到,如今的沙子顶煤井井口被封,井架被拆,早已大变样。

  “当时,沙子顶煤井是采煤技术比较先进的矿井,机械化程度很高。”作为沙顶煤矿最后一任矿长,张元勤告诉记者,煤井是2007年政策性关闭,井口被封,井架保留了几年。后来考虑到安全问题,井架才被拆除。但是,井架上的天轮,他一直保存着。

  时光如梭,已过百年。沙子顶煤井早已没有当年的景象,但是,井口外一块块斑驳的石头、锈迹斑斑的天轮,依旧在诉说着那段红色的过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魏智健 通讯员 刘金辉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