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数字研学”赋能黄河文脉传承——“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项目启动

来源:东营教育发布

2022-08-10 17:04:50


  8月6日,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东营市教育局、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仲红波评价说,此次东营市牵头开发建设“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和提升研学实践路径,是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的创新举措,其意义既深远又重大;他认为,本次论证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黄河流域首个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华夏文明的研学实践教育云平台即将启动。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数字技术为搭建跨越时空的黄河文化生态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必要的工具支撑。”近年来,为充分开发黄河文化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黄河流域九省聚力协同,依托教育、旅游、信息等资源优势推动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与黄河文脉的现代传承。

  2021年5月,山东省联合沿黄8省(区)成功举办了沿黄青少年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成立了黄河流域研学联盟,赢得了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初,多省市又共同遴选发布了一批精品研学课程,黄河流域青少年研学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展开,已经成为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让世界感知中国,讲好‘黄河故事’,需要全域、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晓燕认为,“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是实现信息时代数据赋能、赓续黄河文脉的重要手段,将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

  论证会上,“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项目主要负责人、主动人生文化研究院院长程颢作了可行性报告,介绍了云平台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已有基础和建设思路。与会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方案设计,内容建设、后期运营和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讨。经专家组闭门会议,一致通过了“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可行性报告。

  专家组认为,“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 建设方案内容完整、计划完备、设计科学、技术先进、具备高度的可行性。”云平台以中华民族母亲河为目标对象和主题内容,形成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实践教育场景,形成包含文化、科技、非遗、生态、思政等元素黄河研学课群,通过线上线下交互、共创共建机制和大数据及数字再现技术赋能,定义研学新模式,构建“黄河+”成长共同体。

  专家组建议,该项目需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将依托黄河文化教育资源,围绕德育(思政)、智育、美育、劳动(体育)、研学(综合实践)等多元学习目标,以黄河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为基础,以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为支撑,满足中小学生、中小学校、研学基地、研学服务行业四方的研学核心诉求,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线上线下黄河主题研学实践体验通道。“平台将汇集多方力量,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开发和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与中小学教育教学课程互补衔接。省教育厅也将积极支持平台建设,及时总结推广东营的先进做法。”仲红波强调。

  据了解,国家文化公园数字研学体系已有先例可供参考。此前,“研学大运河云平台”作为“国家文化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此次开发的“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云平台”将进一步赋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实践教育功能,填补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教育数字化的真空。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