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齐音天唱传经典 2020中国淄博第三届五音戏艺术节圆满闭幕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0-09-23 08:57:00


  9月22日晚,2020中国淄博第三届五音戏艺术节闭幕式暨“齐音天唱·五音戏经典唱段演唱会”在淄博大剧院举行。晚会共分齐音经典、聊斋戏韵、盛世天唱、梨园芬芳四个章节,除五音戏经典唱段外,还邀请部分其他剧种名家参加演出。一幕幕五音戏经典片断重现,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至此,历时8天(9月15日-22日)、涵盖六大板块几十项活动的2020中国淄博第三届五音戏艺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8天来,由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领衔的10家戏曲院团,线上线下演出共计22场,30余个剧目,累计观众近20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节会“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交流的平台”“人才的摇篮”的活动宗旨和社会效果。

  本届艺术节以“寻访五音戏 传承齐文化”为主题,相继举办了“第三届五音戏艺术节开闭幕式”“齐音天唱·五音戏经典剧目云上演出季”“一代宗师——梅兰芳艺术专题展”“五音戏‘五进’文化惠民季”“第二届五音戏戏迷票友大赛”“五音戏艺术高峰论坛”等六大板块的文化、文艺惠民活动。与前两届艺术节相比,今年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剧目更加精彩,参与更加广泛。

  着力创新

  打造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

  本届五音戏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剧目《风起东郝峪》是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继前两届艺术节推出《源泉》《大众长歌》之后,剧院创作推出的第三部大型现实题材五音戏剧目。作品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博山区中郝峪村为原型,在舞台上艺术化地反映了文旅融合发展大背景下,“郝峪模式”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实现了“戏曲+旅游”的首次尝试。剧目以身处大山的郝忠强、郝胜利父子俩不甘祖辈受穷、不甘“咱农民矮人三辈儿”,“顶着牛、摽着膀,拧着劲地往前闯”,最终挣得个“肩膀平肩膀”的圆梦过程为主线,通过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优美的唱腔,讲述了两代农民在相互的理念冲突与碰撞启发下,较劲前行的感人故事,全面反映了当代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乡村振兴、全面脱贫、争取农民尊严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果。作品一经推出,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在随即举行的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全剧有特色、有内涵,艺术上大胆突破,巧妙地用戏曲艺术展现了“郝峪模式”的精神内核,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齐音天唱·五音戏经典唱段演唱会’虽然叫晚会,但我们却是按照一台大戏的结构和方式去做的,我们把它作为一次全新的艺术尝试和探索,为将来更好地做好五音戏的小剧场演出和创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副院长、晚会导演朱雷声在谈到闭幕演出的创作时告诉记者。“晚会没有主持人,所有节目有机贯穿,环环相扣,这样的演出很新颖,很少见,很独特。”一名王姓观众在看完演出后说。

  立足惠民

  践行“还戏与民”的初心

  “我们的五音戏艺术节要通过节会‘还戏与民’,办成一台人民的盛会。所以在活动启动之初,我们就创意策划了‘齐音天唱·五音戏经典剧目云上演出季’和‘五音戏五进文化惠民季’这两项主题活动。”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院长马光舜说。贯穿整个节会的“五音戏‘五进’文化惠民季”活动所谓的“五进”即五音戏“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不仅把优质的演出送到百姓的门口,而且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以讲座、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方式给市民普及五音戏文化和艺术知识,真正实现了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同步提高。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演出11场19台剧目,观众人数达5万人次。

  “‘齐音天唱·五音戏经典剧目云上演出季’是今年艺术节的一次首创。我们把舞台从线下搬到线上,一方面是做好防疫工作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想利用网络平台,让全省、全国更多的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五音戏,进一步扩大五音戏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马光舜说。云上演出季活动共计11场直播,累计演出时长多达20小时,演出剧目几乎涵盖了五音戏的全部经典剧目。特别是五音戏《一封家书》和五音戏戏歌演唱会推出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最美逆行者》《梦中的眷恋》三首歌曲,都是今年剧院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新创作的主题作品,也是第一次集中与观众见面。

  搭建平台

  培育互鉴交流的共享舞台

  为了搭建交流平台,今年艺术节创新引进了“一代宗师——梅兰芳艺术专题展”,让90多年前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和五音戏泰斗鲜樱桃先生近半个世纪的友谊得到了延续。展览以名家书画作品、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形式多方位展示了梅派艺术、梅兰芳与五音戏的情缘友谊。其中梅兰芳手绘《天女散花》《菊》,张大千手绘《山水》和吴昌硕手绘《墨梅》等4件梅兰芳纪念馆馆藏珍品和鲜樱桃写给梅兰芳先生的亲笔信件等更是首次与淄博观众见面。

  为了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此次《风起东郝峪》剧组全部启用青年人才担纲主演,通过剧目的创排,一大批优秀青年表演人才脱颖而出。为搭建剧种交流平台,艺术节期间,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广泛邀请省内外越剧、吕剧、山东梆子、柳子、茂腔、扽腔……几十个剧种、院团专家全程观摩剧目演出和交流活动,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交流,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共享交流的文化艺术舞台。

  注入活力

  构建永续发展的活力基因

  五音戏艺术节期间全新推出的五音戏形象宣传片《齐音天唱·五音戏》自开幕式首发以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引爆网络,好评如潮。“五音戏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向年轻化、时尚化、都市化方向发展。在策划和编剧这个片子时,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考虑到了五音戏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力图通过影视手段为古老的五音戏注入新鲜活力,提升传播效果。”该片编剧、淄博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常勇对记者说起了编剧这个作品的思路和初衷。

  “如何让五音戏时尚起来,年轻起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剧种音乐是关键。随着新的题材与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五音戏本身也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与审美标准。”《风起东郝峪》唱腔设计、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副院长毕金奎把他近年来对五音戏音乐的思考放在了剧目的音乐实践之中。《风起东郝峪》作品一改以女腔为主的传统,让观众在小剧种中听出了“大气象”。

  沉醉百年五音戏,衣襟绰约梨园香。刚刚落幕的2020中国淄博第三届五音戏艺术节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继往开来的五音戏和五音戏艺术节,正在新时代的追梦旅途上,为加快淄博“文化赋能”,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实现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踏歌而行,执着追梦。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峰 通讯员 史晓睿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