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求变2020】重塑与升级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0-12-24 09:08:25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 资料照片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独特形势和发展需要。发展空间的重塑与升级,将给这座城带来更多机会。

  12月7日,淄博综合保税区内,机器轰鸣,工人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从8月30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到准备封关运营,淄博综保区建设跑出了淄博速度。

  淄博综保区建设,只是淄博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创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功能区调整与代管

  功能区是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组群式城市”发展模式,一直让淄博引以为傲。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周边的区县各自为战,竞相发展,中心城区因种种原因,缺乏产业支撑,越来越没有了“老大哥”“领头羊”的权威和地位:首位度不高,吸引力、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不强,区域发展“统筹”力度不大,“融合”的成效不明显。

  4月7日,淄博召开部分功能区管理范围和机构设置调整优化动员会议,梯度推进“东优、西融、南拓、北联”,落实“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的城市发展战略。

  这次调整优化所涉及的区域,是淄博城市形象的未来所在、城市功能的未来所在、城市竞争力的未来所在、高端产业的未来所在、生态环境的未来所在。

  以淄博经开区为例,调整后的淄博经济开发区区域是主城区“南拓”的关键节点。

  为了让淄博经开区聚焦做好经济发展和“双招双引”等主责主业,淄博市做了大胆且实用的多项改革,让他们轻装上阵:将教育体育、卫生健康和农业农村等10大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1437项社会事务,以“上交下划”的方式分别移交市直部门、代管乡镇承担;剥离开发运营职能,经开区将梳理出的开发建设、“双招双引”、资本运作等14项开发运营职能剥离给所属瑞鑫投资等平台和公司;加强经济管理职能,根据发展需要和承接能力,梳理认领发改、工信、商务、财政、金融监管等领域经济事项,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治理原则,对管委会内部机构实行大部门制和扁平化再造,全面整合归并现有行政及事业单位,重点构建经济管理、“双招双引”和投资服务等部门机构。改革后,淄博经开区部门数量由16个精简为9个,“双招双引”和企业服务型机构及岗位占比超过70%。

  6月30日,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隆重召开。淄博经济开发区分会场共洽谈15个项目,总投资达414.5亿元,项目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医养健康、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项目具有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强的特点。

  放眼向“外”

  内陆开放新高地

  开放打造的大平台窗口,使得源源不断的货物涌入淄博,又星散于世界各地,也让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人和经济彻底“活”了起来。

  12月7日,淄博综合保税区,海关卡口格外引人注目,其外观以简洁线条勾勒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和结构美,桥状外观赋予海关卡口联通中外通商之门、联通现在与未来之门、联通现在与历史之门的象征意味,为淄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综保区力量。

  淄博综合保税区于2020年8月30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淄博市第二个国家级功能区,重点建设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五大中心”,打造综合保税区申建、验收、封关一体化推进的“淄博模式”。

  从申报之初,淄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躬身入局抓申建,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淄博高新区主要领导全力靠上,从2020年3月11日海关总署正式启动淄博综保区审核工作,到国务院批复仅用5个月,比其他综保区的审核时间缩短半年以上,跑出淄博综保区申建加速度。

  淄博综保区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投资10亿元建成“四纵四横”交通路网框架。提前开工建设了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的保税加工区标准厂房,其中70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年内将建成50万平方米,2021年将全部建成投用。正在建设的冷库项目,为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智能化冷库,单体储量12万吨,省内第一。在招商方面,目前,已签约日本大金、青界、奥德斯等企业20余家,总投资超50亿元,未来3年可形成进出口总额150亿元。在谈达芬奇智能科技、瑞幸咖啡、智电(无锡)电动科技等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100亿元。

  淄博综保区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创新思维、市场化思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山东自贸区,对接青岛上合组织示范区,加快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态。用3年时间建成500亿级的开放型产业聚集区,建成淄博开放型城市先行区和改革开放桥头堡,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淄博标杆。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淄博综保区位于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范围内。而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是主城区“北联”“东优”的重要支撑。这里以科技创新和淄博内陆港建设为引领,聚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区、现代物流服务区,打造淄博高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这是改变淄博基础工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重中之重和根本之举。

  “产业链条”开启新空间

  今年8月,吉利淄博基地首款皮卡下线时,淄博将有一个以新能源整车制造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消息着实振奋人心。

  仅过了不到20天,当淄博打造“氢城”的雄心第一次为大众所知时,人们才发现,在淄博决策者的宏图中,吉利项目的意义远不止如此。

  9月17日,以“开放淄博 氢城献礼”为主题的2020中国氢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举行,淄博首次向外界透露了打造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高“氢城”的雄心,而这条产业链正是因为吉利变得更加完美。

  淄博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化工基地,石油化工会带来大量的副产氢,这为淄博发展氢能产业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副产氢让淄博在储氢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在固态金属储氢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膜是燃料电池的关键核心,今年6月18日,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燃料电池膜生产线配套原材料生产基地成功投产,东岳氢能研发中心、第五代燃料电池膜生产线也在11月投入运行。

  东岳还与亿华通合作共建氢能产业园,形成从燃料电池电控到燃料电池系统、电堆以及关键部件一体化产研结合体系,打造自主可控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预计2021年推出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氢燃料发动机。

  吉利则将与东岳、亿华通联合构建从燃料电池膜到发动机再到氢燃料汽车整车制造的完整氢能源汽车产业链,并不断拓展氢燃料汽车应用领域。

  一条包括制氢、运氢、储氢、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等多个环节在内的产业链就此形成。

  此外,淄博还通过各种途径,抢抓争创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和“新基建”的政策机遇,不断完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全力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而这背后,体现的正是淄博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高标准定位“双招双引”,坚持“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淄博正积极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传统产业赋智赋能,在先进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特色金属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四大领域13类行业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群链。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