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保持定力 推进开放】对外开放, 抓住淄博跨越发展的“牛鼻子”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07-19 08:25:15


  对外开放,

  抓住淄博跨越发展的“牛鼻子”

  遥看一色海天处,正是轻舟破浪时。

  俯瞰淄博大地,气势磅礴的画卷上,一幅波澜壮阔的以大交通促大开放的全景图正在徐徐展开:“两环五射线”快速路网建设、“目字型”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指日可待,欧亚班列往来穿梭……一个全省公、铁、水多式联运区域中心已显露雏形。

  不沿边、不靠海的淄博,把积极融入对外开放大局作为新时代跨越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在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活力的同时,持续为跨越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内陆城市亟需新空间

  作为地处山东腹地的内陆城市,不沿边、不靠海的淄博如何具备开放气质?

  最近两年多以来,山东省委明确把“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列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把“开放倒逼改革”作为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淄博这样一个开放氛围不够浓厚、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偏低的内陆城市,在城市功能、城市标识国际化等方面差距还很大,而在对外贸易方面,淄博与相邻兄弟城市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

  数据显示,2019年淄博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883.1亿元,同比下降7.1%;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509家,平均每家企业进出口额3500万元。总体来说,淄博外贸出口缺少领舰型企业,出口百强企业占出口总额比重仅为64.1%,只有3家企业入选全省出口百强,而潍坊是13家、临沂是9家;淄博有外资企业412家,潍坊是890家,临沂是430家;2019年淄博实际使用外资2.26亿美元,列全省第10位,不足青岛的六分之一、潍坊的三分之一……

  站在全球的视野来看,对外开放度、经济外向度不高,成为制约淄博经济进一步增强活力、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最大现实短板。2019年,淄博经济外向度仅为24.25%,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7.59个、4.4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仅为4.29%。究其原因,在于淄博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品牌较少,外向型产业的基础相对薄弱。

  现在的短板差距,就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认清了淄博对外开放的短板差距,也就明确了这座城市的独特优势和基础条件。

  淄博的外向度低,发展速度趋缓,存在不少客观原因,但“人”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特别是部分党员干部能力不足、本领不强、干事不专业又懒于疏于学习。不少党员干部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中,也有些人认为一切都很好了,现在的发展没问题了。

  凡此种种,都不是淄博干部该有的状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高质量发展大势下,淄博正处在发展的转折点上:咬得住、顶上去,海阔天高;咬不住、掉下来,彻底掉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党员干部以保持定力为核心,围绕下笨功夫、苦功夫和细功夫,拿出针对性强的过硬举措,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努力把短板变为潜力、把潜力变为优势,才能打开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空间”。

  正如淄博发展研究院(稷下智库)院长高峰所说,对外开放是淄博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希望所在,“要置身于全球发展坐标系,高位审视谋划淄博发展,自觉把开放意识、开放思维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建现代化城市”。

  还有一个视角,如今的淄博,虽然有28家上市公司,但整体呈现出数量少、规模小、市值低的特点。2020年,淄博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只有1500多亿元,而烟台万华一家上市公司市值就达到1300多亿元。差距的背后,折射的是企业家的境界与担当:缺少争第一、当老大的激情与豪情,满足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不想也不愿把自己放到全国、世界范围去谋划未来和发展。

  城市发展能级活力不足,是淄博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淄博正着力与过去“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告别,强化区域发展共同体意识,不断培育发展生态,激荡出开放发展的澎湃动力。

  紧抓对外开放新机遇

  今年年初的一次淄博市委常委会,桌签名牌的右下角,用中英文印着“请讲普通话”。这无声提示背后,是淄博市委推广普通话的迫切心情。面对新形势,有的党员干部不得不在发言稿上加注拼音,一次讲话下来,往往会满头大汗。

  推广普通话这个“微动作”的背后,是拥有承东启西、牵南引北优势的淄博,思危奋进、抢抓开放机遇的迫切与坚决。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沿海地区独有的通道优势,使其天然比内陆城市更能吸引资本。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之后,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道,又提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同时提出将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全方位对外开放”,不仅是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开放方式的进一步升级,更意味着过去几十年基于沿海城市的开放布局的重新优化。正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所言,“面对新的开放需求,城市实际上是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去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对外国投资者普遍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等问题作出明确的保护规定,为外商提供了更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到内陆城市投资,也给包括淄博在内的内陆城市带来了一个“弯道超车”的绝佳机遇。

  机遇就在眼前,淄博有能力、有底气抓住吗?

  开放包容是齐文化中最鲜明的基因。正是与世界紧密联系、深度融合的交往过程,塑造了淄博大地开放与包容并蓄、古老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开放景象。当今淄博,发展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坚持转型发展,把开放合作作为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的直接抓手,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提升城市能级。

  为此,淄博决策层始终把开放发展摆在工作全局的高度,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城市。以此为指引,综保区、内陆港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的打造,嵌入国际化元素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让淄博越来越有“国际范”。

  具体来说,淄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开放战略,开辟对标先进、推动高端合作的实施路径。主要领导亲自推动,抓项目、出政策、造氛围、优环境,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了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了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与竞争的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淄博东联西接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由此建成。2019年,淄博共开行欧亚班列198列,占全省始发进出口班列的30%,实际货值超50亿元人民币,货物涵盖机械设备、耐火材料、瓷砖、农产品、一般化工品等淄博特色产品。欧亚班列开通后,初步显现聚集效应,为淄博“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赋予新的强大动能,使淄博有更多机会拥抱世界、融入全球产业链。

  截至目前,淄博已与美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累计成立外商投资企业2837家,吸引了美国苹果、德国西门子、日本西铁城等5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落户。特别是齐文化节、陶博会、世界足球起源地等文化品牌,为扩大对外开放搭建了桥梁。

  只有坚决破除内陆意识,坚决从地理和空间概念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树立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融入世界的开放襟怀,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发展。正如淄博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秀清所说,“十四五”时期,淄博将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着力提升淄博对外开放能级和质量,以高水平开放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

  破解跨越发展新密码

  有着千年开放基因的淄博,如何在高水平开放型城市建设中续写辉煌?

  7月9日,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鸣锣上市。这是继智洋创新和科汇股份之后,淄博今年第3家登陆科创板的公司。伴随英科再生登陆科创板,淄博在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26家,上市股票达到了31只(含H股)。相比此前3年仅仅新增一家A股上市公司,淄博今年短短3个来月新增3家上市公司,勃勃生机,不言而喻。

  科汇股份董秘朱亦军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评价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高低,其所拥有上市公司的数量以及上市公司的市值可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物。”而科汇选择留在淄博,与淄博优越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很多济南、青岛的部门过来招商引资,想‘挖’走我们,但我们从来没有动过把科汇股份搬走的心思”。

  对一座城市来讲,产业结构决定着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层次和能级活力。而城市对人才最强的吸引力,主要表现为创业环境、支持价值变现的能力。当厚植开放包容城市基因的淄博,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创业的沃土,打造出越来越多开放发展的范本,城市能级提升也就不言而喻了。

  转变的背后,是近两年来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高效推进内外市场、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着力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和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推动了淄博大开放、大发展的战略定力。

  去年7月28日,淄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淄博市委关于大力实施改革开放赋能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城市的意见》,为淄博在全球、全国、全省找到了坐标系:站在全球视野上,淄博用“一国一策”精准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从国家战略视角看,淄博主动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区域战略对接;立足山东省内,淄博主动参与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建设,打造成全省“四强”产业新高地、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借助体系力量、协同效应,带动淄博城市能级活力大幅攀升。

  “双轮驱动、四向联通、十区支撑”的淄博开放平台大框架就此浮出水面。

  当开放发展新理念成为共识,淄博要想突破拐点,需要从思想、理念、态度、观念、气质、气度和格局等方面破解密码,才能抓住“牛鼻子”,实现跨越发展。

  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须同时间赛跑、与时代并进。

  从聚焦聚力全域公园城市、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建设到千名干部进名校,从抓紧抓好“一号改革工程”对标深圳打造营商环境到渴盼国家级、世界级顶尖企业家,从青岛啤酒节、麦田音乐节到中国金融与产业发展(淄博)峰会、鲁港合作洽谈会……如今,我们回顾近两年来的布局,蓦然发现,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优化淄博对外开放生态的“解码器”。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落实。

  当前,淄博经济许多领域已经出现趋势性、关键性变化,爆发式增长的迹象凸显,但发展路上布满荆棘,充满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淄博要实现凤凰涅槃、加速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就需要淄博的党员干部保持定力,在攻坚突破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去推进,书写新时代的淄博故事。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景阳 王继洋 张继才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