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12-30 09:38:20
2021年6月10日下午,鲁港金融合作论坛在淄博会展中心举办。
全新的产融资本时代,呈现出债权关系向股权关系转变的趋势,资本将是未来商业对话的通用语言。
头顶老工业城市头衔、在新动能发展中失了先机的淄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放弃了单一的向外部“突围”的经济策略,而是选择同步引入外部力量,以高纬度市场冲破低纬度桎梏,蹚出了一条资本破局的城市转型之路。
2021年,7个月累计发放“技改专项贷”超20亿元,8个月完成6家企业上市,全市境内上市企业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2021年,淄博金融强势描绘了崭新的城市未来。
全域掀起上市潮 淄博后来者居上
2021年11月10日,初冬的寒气击不退企业的活力。上午9点30分许,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叩开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大门,也让高青这座小县城第一次“理直气壮”地出现在全国投资者的眼前。
这并不是2021年淄博上市的第一家企业。作为2021年度第一家上市的淄博企业,于4月8日上市的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斩获“淄博科创板上市企业第一家”之名。
在回顾上市之路时,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永说,企业在上市之前便接受了全面的上市培育和辅导,上市之后,更是获得了市级1000万元的财政奖励资金。
如刘国永所说,抛开企业上市本身所能获得的回报,淄博市政府针对企业上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加快了企业上市的脚步。
6月16日,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7月9日,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9月27日,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创业板;11月15日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山东齐鲁华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淄博市第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短短8个月,淄博密集上市6家企业。而随着创业板上隆华新材股价的飘红,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也成为省内首个实现A股上市公司区县域全覆盖的城市。
作为山东发展较早的工业城市,奔驰于大街小巷的“鲁C”牌照已然在无声诉说着淄博曾经的辉煌。然而在新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稳扎稳打的淄博却逐渐慢了脚步。尽管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但因整体发展相对均衡,缺少叫得响的企业品牌,企业发展一度受限。
而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市场,金融市场的动向无疑是企业竞相追逐的“制高点”。上市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最优选项,地方上市企业数量的多少,是彰显其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隆华新材的成功上市,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也终于凭借资本市场打了一场“翻身仗”,也让更多的资本目光,开始关注到淄博这片产业沃土、投资洼地,为省内其他地市的资本突破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上市公司捷报频传 企业财报成绩喜人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无疑,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融资。然而,融资的目的,是实现更好的收益和更大的发展。
8个月上市6家企业于当下的淄博而言,是成就,更是新的冲刺。事实上,在冲刺的起步阶段,新上市淄企并没有“掉链子”。在三季度财报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智洋创新同比增长40.28%,科汇股份同比增长26.40%,英科再生同比增长27.41%,凯盛新材同比增长28.86%。
新上市企业备受关注,老牌上市企业同样牵动投资者的心弦。
时间回溯至2021年8月31日,彼时资本市场的26家淄博A股上市公司,刚刚完成半年报披露工作。截至8月31日股市收盘,淄博A股上市企业市值已突破3300亿元,过百亿市值企业已达16家;整体主营业务收入近750亿元,较一季度增长约380亿元,营收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160亿元,较一季度增长约80亿元;20家企业营收利润双增长,16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100%。
而抛开11月份上市的隆华新材,在三季度公布的财报中,27家A股上市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英科医疗以69.43亿元的净利润坐稳第一“宝座”;10家企业净利润超过10亿元,而净利润一度负增长的世纪天鸿也异军突起,净利润环比增长超4000%,成为三季度最大“黑马”。
与此同时,北交所的开市也为淄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11月15日开市首日,作为首批上市的淄博企业,齐鲁华信也成功实现资本市场的“跃迁”。
截至2021年11月末,淄博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成功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44.51亿元,位列全省第5位,较年初增长1381.87亿元,增幅近52%,其中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3664.77亿元,市值超百亿上市公司达到18家。
2021年前三季度,淄博2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30.01亿元、归母净利润214.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65%、93.69%。
在淄博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提升“六大赋能”的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淄博实体经济蓬勃健康发展的“压舱石”。
技改获新生 家家谋上市
如果上市是企业的最终归宿,A股市场无疑是国内企业的“终极目标”,而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北交所,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据官方公布,北交所制度设计是总体平移精选层上市、交易、转板、退市等基础制度,主要制度安排与沪深交易所差异明显,坚持上市公司从符合条件的创新层企业中产生,同时坚持向沪深交易所的转板机制。这意味着,在新三板中,基础层和创新层是“培育器”、是“苗圃”,然后选拔“鲨鱼苗”在北交所上市壮大,提供更加高效的公开市场融资交易服务,对创新层、基础层形成示范引领和“反哺”功能,同时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相互融通。
事实上,在北交所上市企业布局上,淄博已有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其中基础层21家,创新层挂牌企业有6家,另有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20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北交所上市储备企业。
作为一座有着雄厚产业基础的传统工业城市,淄博更多的是短期内难以冲击北交所的传统企业。
优势基础不能丢,就要做好“存量”和“增量”的“文章”。 2021年4月底,淄博市持续扩展金融覆盖范围,启动了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创新推出了“技改专项贷”模式,形成了事前贷、事中贴、事后补的高水平技术改造市级财政支持政策。截至11月底,淄博市已累计发放“技改专项贷”20.39亿元、惠及157个项目,拉动技改项目总投资230.04亿元,让传统企业再一次看到了上市的希望。
与此同时,淄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更是为企业上市服务一路“开绿灯”,建设淄博市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密集出台各项相关政策,并通过发放奖补资金、增加融资渠道等方式,加快企业上市的步伐。
截至目前,淄博市辅导备案企业达到13家,年内新增报辅导企业数量达6家,另有41家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由淄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扫街式”选育出的上市后备企业165家。
而在企业上市前的孵化和发展阶段,淄博市同样“精准打击”。2020年7月,以助力淄博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为目标的淄博科创基金港应运而生。截至目前,科创基金港已吸引包括金石投资、山东铁投在内的超170只基金,基金管理规模约790亿元,实缴资本突破150亿元,初步建成了生态合理、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
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布局,彻底打破了淄博产业发展的低端循环,并为人才的涌入及城市能级活力的跃升创造了无限可能。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振兴 通讯员 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