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品质民生看变化·媒体在行动 | 车速提28%、时间省27%……车路协同:让“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2-11-23 08:39:44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智慧交通是高品质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智慧城市的第一块砖。淄博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推出“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用算力赋能交通管理,以低成本实现车路数据共享交互、路况态势自动感知、交通控制动态调整,打造出智慧交通建设的“淄博样本”。

  同样路口,使用“车路协同”系统后提高通行效率

  “智行淄博”APP页面。

  绿灯神器 一路畅行

  “距离前方路口480米,绿波速度区间35—50公里……”不用低头看手机,一款名为“智行淄博”的APP通过语音,正提示下班回家的孙思萁把车速放慢一点,如此,等她把车开到路口,就能“赶巧”碰上绿灯。

  轻踩了一脚刹车,她把车速降到了40多公里/小时,400多米开过去,在距离路口大约70米时,APP上的红灯倒计时归零,路口的红绿灯在倒计时归零一刻,由红转绿,车辆稍一减速,安全顺畅通过路口。

  孙思萁住在博山区沿河西路,工作单位在张店区共青团路,周一到周五每天往返赶班。以前上下班单程开车一个小时,周一早高峰和周五晚高峰,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起码一个半小时”。

  从今年9月,这种情况有了改观。在一个博山和张店赶班的微信群里,网友转发了一个APP,说能知道前方路口有多远、红绿灯倒计时,还能给一个建议车速,“用得好,从博山进张店能一路绿灯”。

  用了两个月,孙思萁已经很熟练了。“感觉挺好用,尤其对我这种远距离跨区县赶班的,确实省时间。”原本一个小时的车程,她估算了一下,现在至少能省15分钟。

  和孙思萁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在周村区开网约出租车的张毅。

  “不光省时间,还省油!——你知道了下个路口的距离和红绿灯时间,肯定不会冲着前面的红灯还猛踩油门吧。”张毅说,既省时还省油,那肯定得点赞。

  淄博公安交警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

  淄博样本 全国率先

  听着语音提示,就能“赶巧”碰上绿灯。这当然不是真的“巧”,偶然的背后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交管警务的加持。

  孙思萁和张毅用的“智行淄博”APP,是淄博公安交警在全国率先推出的车路协同智慧交通诱导系统。系统后台通过技术手段在采集融合动态交通信息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有效协同人、车、路要素,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的智慧交通诱导。

  使用“智行淄博”APP,驾驶人可以根据系统实时提供的多个车速诱导方案,通过合理调整车速,实现在绿灯区间安全通过路口,避免在路口急加速、急刹车,减少了车辆启停频次,降低了路口车辆积压时间,从而提升通行效率、节省燃油、降低排放、增强行驶安全性。

  驾驶人使用“智行淄博”APP。

  驾驶人的使用感受和专业测试数据是基本一致的。

  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孙敬双表示,经南开大学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测试,使用“智行淄博”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后,机动车平均车速提高了28.21%,通行时间节省了27.04%;平均油耗降低了24.02%,平均碳排放减少了23.81%。

  目前,淄博市近80%的灯控路口实现了车路协同应用场景,系统用户数达到33万人。博山区成为全国第一个物联网云控信号机测试应用示范区。近日,该系统获“智慧公安我先行”全省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暨比武大赛决赛一等奖。

  信号机测试应用。

  救人救火 一键绿波

  事实上,除了给普通驾驶人带来美好的出行体验外,人、车、路协同交互更富有现实意义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车在“智慧”的路上正在发生颠覆性变革。

  比如:一个救护车司机,开着一辆救护车,拉着医生争分夺秒去救人的路上。

  比如:一个消防车司机,开着一辆消防车,拉着战友风驰电掣去救火的路上……

  不久前,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博山大队接到群众求助,一名工人的三根手指不慎被机械砸伤失去知觉,急需送医抢救。接到求助后,博山交警利用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开启“一键绿波”功能,为伤员开辟绿色生命通道,原本40分钟的路程仅用15分钟就将伤员送到了医院,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不难理解,在这些执行医疗救护、消防救援、应急抢险等特殊应用场景下,依托智慧交通,交通管理者就可以对相关路段、不同时段进行精准配置,通过车载特勤终端或控制台创建特勤任务,输入任务执行人员、开始时间、起点终点、途经路口、车辆数量(或信号灯绿灯保障时长)等信息,自动完成路口交通放空、应急车辆通行、恢复正常状态等全流程操作。

  “感—联—算—控”的一体化运作,不仅避免了应急车辆被堵,而且能最大限度压减交通放空时间,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全程无感特勤。

  如此带来的重大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驾驶人超视距感知前方路口信号灯 绿灯通过路口

  破堵调优 服务民生

  中午下班时分,博山区龙泉街由南向北方向出现了短时间压车现象。执勤交警掏出手机,在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中,对该路口南北相位信号调长时段,车辆拥堵问题迅速缓解。

  再往西,全长7.2公里的西环路上分布着8个灯控路口,之前平均车程需要12分钟。在车路协同绿波配置后,车程压缩至7分20秒,通行效率大幅提升了36.8%。

  国道205有一段弯多、坡陡的山路,这里安装了一组路侧灯带。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将前方路口的红绿灯时长,以路侧灯带形式投影至道路,驾驶人仅需观察指示灯进入并保持在绿色灯区间,即可一路畅行。这样的全域诱导、可视化自主调优通行方式正在淄博推开,先行安装的77组路侧灯带已经点亮。

  除了车和路的交互,自然离不开人。晚高峰的中润大道新玛特商圈车水马龙,设置在这里的行人过街安全守护系统,正实时从系统后台调用数据,协调联控上下游路口信号灯的配时,明确行人、车辆通行编组和通行时序,避免行人与车辆冲突,减少交通事故隐患,全方位提高通行效率。

  告别拥堵,获得更畅快的交通体验是广大市民的迫切需求。而交通管理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在淄博智慧交通建设中,依托科技赋能、锚定服务民生,推动城市交通破堵调优,主动从“政府思维”转向“群众视角”、从“开发立场”转向“用户体验”成为其鲜明亮点。

  以往,城市交通组织方式普遍依靠民警经验管理,信号灯配时方案固定,如果遇到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或执行特勤任务时,民警要需要根据道路通行状况提前1—2个信号周期进行调控,管理效率低、效果差;现在,在路口车流量饱和的早晚交通高峰时段,执勤民警随时可通过手机APP,远程对路口信号各相位时长进行调整,缓解道路拥堵问题。

  借助智慧交通,道路交通管理方式正由传统“人力型、经验型、被动型”向“人机交互型、数据驱动型、主动处置型”转变。

  算力赋能 未来可期

  这些欣喜的变化,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算力作为集信息计算力、数据存储力、网络运载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正助力智慧交通在淄博落地生根。

  用算力赋能,给基础设施“添智”,原本分属于19种品牌的1435处交通路口信号机,在淄博被纳入统一平台管理,实现了集中控制“一平台”、统一管理“一张网”。自主研发全国首创的物联网云控信号机,汇聚整合交通信号数据,实现设施联网联控、信号智能调优,信号机建设成本仅为以往使用品牌信号机的10%。

  这种基于算力赋能而创新推出的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因技术成熟、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又具备可借鉴、可复制性,使之具备了大规模大范围迅速推广的条件。

  诚如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工程研究所教授、智能车路协同权威专家姚丹亚所言:目前淄博通过车路协同系统已经实现了绿波诱导,在车路协同系统安装渗透率达40%时,能够实现性价比最高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

  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孙敬双表示,目前交警部门正全力推广“智行淄博”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的应用工作,在“数据+算法”的数字生活时代,让淄博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感受到数字生活和公安交警治理效能带来的安全快捷绿色的美好出行体验。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贾亮 通讯员 白继农 黄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