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顺应“互联网+”时代热潮 构建“四转化”网络育人机制

来源:鲁中网

2022-07-01 14:06:00


  鲁中网淄博7月1日讯(记者 邢凯萌 通讯员 张蕾 陈宇)“互联网+”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近年来,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党支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顺应“互联网+”时代热潮,依托工作经验和专业优势,探索“学术理论+网络成果、授课教师+网络主播、思政课堂+网络学堂、文明实践+网络创作”的“四转化”网络育人机制,实施并建成了“一个中心、两个项目、三支队伍、一个空间”的网络育人布局。

  成立一个中心,建成网络育人理论研究“孵化池”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在2018年成立“山小工网络文化工作室”,已打造起多元立体化的校园融媒体矩阵。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四位一体的传播方式,工作室涵盖学校新媒体中心、艺术工作坊、文学社、大学生编辑部、广播站、微影社等学生社团和学生网络队伍为骨干的“六网格”团队。

  以“山小工网络文化工作室”为中心,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党支部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聚焦理论研究、机制建设、内容整合等网络育人建设重难点问题,利用“网言网语”把深刻道理创新表达,将学术理论向网络成果转化,思政课堂向网络学堂转化,切实提升网络育人效果,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聚焦网络育人新范式,该工作室目前已发表网络文化育人方面的论文12篇,其中《“一核心、二融合、三平台、四结合”思政育人实践与探索》在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优秀研究成果获得三等奖。党支部获得市五星级党支部、山钢过硬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人次获省冶金系统优秀党建思想政治研究干部、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库专家,1人次入选省网络育人名师培育计划。

  实施两个项目,创新网络课程思政“工院模式”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党支部依托工科专业特点和网络思维,明晰“以工匠为荣”的网络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实现网络育人目标的职业特色创新。通过线上线下双条线融通,学校、教师、学生三主体协同,学术、资源、课程、宣教四模块推进,形成了以网络精品为核心圈,综合素养、社区课程为外围,多层次互补的“同心圆”式网络思政教育“工院模式”。

  “网络思政课工院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在线上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才能感受到在线课堂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支部党员陈宇说。

  完善三支队伍,发挥网络育人“智库”头雁作用

  群雁高飞头雁领。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党支部优化网络育人队伍结构,带头承担社会责任、带头担当作为、带头交流研讨及宣教推广。

  建立由“网络教育名师、新闻宣传导师”为核心的第一梯队,以“思政教师、行业先锋”为核心的第二梯队,以“新媒体中心团队、学生骨干”为核心的第三梯队,联动互通、协同发力,通过定期开展网络技能提升研讨和业务实践活动,加强培优培训,提高队伍的学术研究水平、网络信息化素质。

  拓展“阵地空间”,建成网络育人强大支撑体系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党支部建立“学校引导、部门主导、学院推荐、师生共享”的开放式工作体系,创作一批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生动活泼的网络文化作品,《猕猴桃下的思政课》《美好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田间地头的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问道:为人民服务》等网络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生动活泼,成为理论研究创新高地、咨询服务思想智库、优质资源集聚平台、工作队伍培训基地、品牌成果推广窗口。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党支部书记张蕾表示,“互联网+”既可以扩大育人规模,又可以实现教育个性化,从而解决教育中“规模和质量”无法同时兼顾的矛盾。当前高校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建设来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去除网络暴力不良影响,净化网络环境,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