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科影融合与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发展研讨会召开

来源:

2021-05-01 17:07:18


  近日,科影融合与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研讨会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苟利军,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干细胞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光慧等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会,就如何深入推动“科技与影视融合”、贯彻落实“科幻十条”政策、持续助力中国科幻电影蓬勃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王姝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科技与影视融合”项目发展的理念、过程及未来前景,并着重介绍了科影融合项目组就“科幻十条”面向影视界和科学界专项调研的结果。

  国家中影数字基地副总经理马平认为,科学是我们描述现实的一种方式,取决于我们认知的多少,影视则是描绘和虚构世界的另一种方式,科学和影视融合,应该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此外,马平还针对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技术提出一系列的发展建议。

  近年来,因为《三体》的崛起以及美国科幻大片在国内掀起的一次次热潮,科幻文学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同时,基因、网络、3D技术、AI智能、宇宙深空探测等高新科技,对科幻的发展也是一股巨大助力。

  科幻兴起,一批“80后”“90后”作者先后走上科幻创作之路,并取得不俗成就,这其中包括杭州西湖区作家协会成员黎珮琳。黎珮琳,于2017年7月凭借《拇指人》入选小说作品汇集《超新星》,在2020年11月凭借该短片《拇指人》摘得美国查尔斯顿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金奖(一等奖)。

  电影导演、编剧和监制郭帆认为,中国的科幻土壤还有待更多的硬核科幻作品来培育,养成中国的“科幻语境”,形成良好生态之后,科幻才会繁荣;影视界和科学界的融合,需要更多的交流机会,需要影视工作者提高科学素养,也需要科学家对影视创作多一份人文关怀。

  研讨会最后,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李倩提出,科幻电影的繁荣发展,还需要从人才培养上多投入,在影视专业学校中,也应该适当增加科学课程,影视创作者也应该走到科学的一线田野,去发现科学和科学家的美,去站在坚实且前沿的科学之上展开艺术创作。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