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营市新培育省级院士工作站16家,同比增长3倍;
市级农业科技园区6家、创新创业共同体3家、企业技术中心16家;
新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4家,全市总数分别达到9家、29家;
全市实现“个转企”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94家;
……
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东营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政策支持、持续优化整体环境,以创新为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近年来,东营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构建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产业,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教改革工作水平,为实现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市委、市政府科学把握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制度供给是驱动创新的引擎。2019年,东营市印发《东营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东营市建设成为创新服务高效、高端资源聚集、产业充满活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这也标志着东营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除了科技创新六大行动外,《方案》谋划提出了体制创新六大创新举措,主要包括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完善科技金融融合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支持县域创新发展试点、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示范。
为保障顺利实施,《方案》还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创新投入、建立考核机制和营造创新氛围等措施,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围绕创新创业、科技奖励改革、创新型企业培育,东营市全面落实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19条政策措施,推进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实施,完善“企业开办”综合专区服务,实现容缺受理,鼓励“个转企”“企升规”。印发了《东营市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体系及计分方法(试行)》,起草了《东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供给。
“通过建立专利申请‘快速通道’,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22个月缩短到4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由8个月缩短到15天。”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个转企’216家,培育科技型企业494家、高新技术企业263家。”
为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东营市转变人才引进方式,围绕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在土地使用、人员编制、经费扶持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人才、机构和场所等资源缺一不可,如何将这些创新资源有效聚集起来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为此,东营市着力打造创新型园区,规划建设了“东南西北”四个高能级创新型园区,加快推进区域创新高地崛起,支持起创新型城市的主体框架。
“东”——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北航东营研究院顺利推进,国家石油行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投入运营,新增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
“南”——省黄三角农高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申请材料已报送国家科技部。
“西”——东营科教园区及东营高新区。中开院东营创新孵化基地正式启动,地校协商起草的共建科教园区6项协议将于近期签约;市委、市政府印发《支持东营高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营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被列入省政府与科技部的“省部会商”议题。
“北”——山东省高端石化基地核心区。建设了全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运营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正在推进12项技术成果在港区落地转化。
在四大创新高地所产生的“磁场效应”,进一步带动了全市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东营市从“外引”和“内挖”两方面入手,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集中力量争取知名高校或国字号科研院所来东营市设立分支机构,以机构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分别引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设立分支机构,并依托机构建设了中科院黄三角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基地。
立足本地,东营市重视挖掘人才资源,加快培育黄河三角洲人才工程专家队伍,每年遴选10名左右的黄河三角洲学者和20名左右的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把握中石化出台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中石化科技孵化器政策的有利时机,以胜利创新孵化器为试点,探索油地双方在技术、人才资源共享方面的有效渠道,盘活用好油田科技人才资源,为东营市涉油产业发展增添强大助力。
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而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为此,东营市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始终坚持“个转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企升规”的企业培育路径,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一是壮大科技企业群体。推进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实施,完善“企业开办”综合专区服务,实现容缺受理,鼓励“个转企”“企升规”。
健全完善企业研发体系,是东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起草《东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方案》,支持企业建设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等创新平台,加强技术、产品研发和工艺、装备改造,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以来,全市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6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00%,全市总数达到23家;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累计推荐26家机构申报省级研发平台,国瓷、天元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等3家企业获省人社厅推荐申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健全完善创新孵化体系方面,东营市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支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等创新孵化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孵化链。鼓励各孵化平台提升专利运营、成果推介、评估评价、金融对接等专业化技术服务能力,探索形成“孵化器+风险投资+创业企业”的运营模式,提高创新孵化质量。今年以来,新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4家,全市总数分别达到9家、29家。
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样是一个创新要素集聚融合,分工细化链条拉长,由量变转质变的过程,必须扎实做好产业发展各环节工作,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东营市积极引导大中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快向创新引领型企业转变。支持中小微企业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细分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后备力量。
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东营市在完善创新创业载体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山东省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氧化铝纤维研究院、国家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其在科技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作用,辐射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