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走基层 助力名医服务百姓心理健康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

2022-01-21 20:25:01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1月21日讯(记者 荆睿 盖思羽 通讯员 孙秀珍)2020年11月9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王陶丽名医基层工作站”在沂源县精神卫生中心正式启用。一年多来,团队专家们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缓解基层群众就医难题方面开展的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在基层卫生服务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哪些方面需要医院帮助协调和提供支持?基层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2022年1月20日,淄博市医疗卫生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任清涛来到“王陶丽名医基层工作站”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并为当地百姓提供诊疗服务,入户随访精神障碍患者。

  当天正值大寒节气,天气阴冷,任清涛院长一行冒着严寒到达沂源县精神卫生中心,与中心领导、工作站专家座谈交流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当了解到已经有不少群众慕名在门诊等候,任清涛院长立刻换上工作服,开始接诊患者。一位患者的母亲首先坐到了任院长面前,她的儿子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多年,每次发病都表现冲动躁闹、到处乱跑、言语夸大,在家难以管理,已多次住院治疗,目前居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病人没有来到诊室,为稳妥起见,任清涛院长通过母亲的手机与患者交流,了解他目前的思维、言语、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等情况,帮助患者调整了药物种类和剂量,嘱咐母亲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注意观察患者的睡眠及言语行为变化,鼓励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定期到院复诊。

  第二位来诊者是一位70多岁的男性,他的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部位瘙痒,位置不固定,特点是忙起来、睡着了症状会消失,越闲下来、越去关注一些部位瘙痒就越明显。任清涛院长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患者第一次出现症状是因为当时刚买了一件腈纶面料衣服,穿在身上干活出汗后出现瘙痒的情况,他由此后悔穿了那件衣服,以后发展到穿任何面料的衣服,只要想起之前的体验,都会出现症状。患者之前服用过抗抑郁、抗焦虑、助眠等之类的很多药物,效果都不明显。任清涛院长耐心地与患者分析发病原因,让他对自身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指导他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接纳目前的症状,不去过分关注、对抗它,可以暂时停用上述药物,有什么问题及时与基层工作站专家联系。听任清涛院长对他的病情分析得头头是道,患者连声道谢,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诊室。

  得知辖区有不少老年患者,不方便出门,任院长就带领基层工作站专家们入户看望了两位高龄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了解他们目前的病情、服药情况、生活状况,征求他们对基层名医服务的意见、建议,并分别为他们送上了一个包括免费抗精神病药物、口罩、壮骨膏、对联、福字等物品的大礼包。患者家属表示,“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专家们便经常到家里来了解病情、帮助调整药物,老人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了三甲医院专家的服务,逢人就夸这些大医院的大夫真贴心。今天天气这么冷,专家们还亲自到家里来看望,让我们心里很温暖。快过年了,正愁着没时间去医院拿药,你们就送上门了,真是太感谢了!”

  任清涛院长一行往回走的路上,便接到了沂源县精神卫生中心的电话,一位家属得知三甲医院的首席专家来了,强烈要求为其正在住院的儿子会诊。患者是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主要表现情绪不稳、脾气急躁、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整日待在家中玩手机、上网,什么活也不干,不与外界接触、无寻找工作欲望,用他的话说“我就是啃老,没兴趣干活,这都是因为疫情期间不让外出造成的”。坐在专家面前的他,显得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时而望向天花板,时而看着脚下,与专家没有眼神交流,反复说“我没病,快让我出院吧”。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目前的症状表现及用药后的反应,专家们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行为方面的障碍,任清涛院长汇总大家的意见后给出了诊断意见,调整了之前的药物治疗方案,给予情感稳定剂等药物治疗,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参加工娱疗活动,融入集体生活,改善与周围人的关系。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大家都很有感触,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任清涛院长谈到:“这里的名医基层工作站运行一年多了,专家们为当地群众的心理健康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我今天来到这里,亲自体验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深深体会到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确实很辛苦、很琐碎,却很受群众欢迎。作为淄博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我们要承担起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继续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偏远山区群众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他们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