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行走黄河·看高质量发展“滨州篇”丨河水流淌 “幸福”穿城

来源:山东政协

2021-12-27 10:09:23


图片

图片

  初冬,码头镇梯子坝,滔滔的黄河水一路向东,放眼望去,和山东黄河沿岸的其他大堤没有任何不同。只有在无人机的“神之视角”里,才能真正看到这个见证140多年历史的“黄河险工第一坝”的真实模样,它的前端直插河心,后端则像一双臂膀,护卫着一方安宁。大片的农田与黄绿相间的林木长廊相映成趣,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亲相融。

  邹平市码头镇,是黄河入滨第一镇。黄河落天走渤海,在山东的“北大门”滨州,穿城而过。千百年来,河水静静流淌,为这座依河而建、缘河而兴、因河而美的城市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如今,在“幸福河”的哺育下,老北镇早已成为新滨州;如今,9600平方公里的滨州大地,在向幸福扬帆前行的道路上,正奏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守牢生态“底色”

  旧水桶装上甘甜的自来水

  干涸枯裂的黄土地,年迈的老人蹲在挖出的深坑边,正舀着渗出的苦咸水,一下又一下,小小的水桶终于装满了,但老人的脸上满满的沉重;12年后,同一位老人,同样的水桶,这一次,老人满脸洋溢着笑容,盼了一辈子,她真的在家里盼到了甘甜的自来水。这位老人是滨州无棣县于岔河村的张瑞武。她的生活变迁是小开河灌区50多万人的缩影,业余爱好摄影的滨州市引黄灌溉管理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小开河灌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王景元用镜头记录下了这段历史。

  “滨州,是黄河‘滚出来’的新生土地,祖辈称为‘退海之地’,盐碱厉害,旱涝灾害多,丰收年景少。”滨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扈光珉回忆道,犹以滨州北部的无棣、沾化两县为最,当地群众生存环境恶劣,祖祖辈辈喝的都是苦咸水。

  “赤地千里、碱蓬遍地、风到沙起、粮食低产”,滨州市水利局局长李黎明用四个词概括往昔,如今则是“水清岸绿、生态多样、土地肥沃、稻菽千重”。这得益于小开河引黄灌区建成通水。它是全国第一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黄三角唯一、水利部重点灌溉试验站,解决了50多万人的历史性饮水问题,沿线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受益于引黄灌溉,沿线农田亩产达1000公斤,年增粮食20万吨、较建成前翻了一倍,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金丝小枣的品质也明显提高。由此,小开河成为当地群众口中的“一条流向人民心中的河”。

  “‘水’是滨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符号,是滨州的‘命门’。”滨州市政协主席张兆宏认为,做好滨州黄河沿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是关键、是要害,“应当聚焦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水’字大文章,在‘保护优先、科学布局、绿色发展、依法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作为。”为此,滨州市政协将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样板”列为年度协商议政重点,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建议案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有关意见建议得到吸纳。之后,又进行“回头看”,督办推动落实情况。“建议案提出的建议和措施针对性、可操作性非常强。”李黎明评价说。

图片

  从滨州城区出发,向南过黄河,再向东23公里,就会看到一座高大巍峨的引黄闸屹立在黄河畔,它就是打渔张灌区引黄闸——打渔张灌区和引黄济青工程的渠首闸,同时也是胶东调水工程的渠首。博兴县政协副主席李舫介绍,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也是我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

  从最开始的人工拉闸到现在的电脑自动控制,打渔张灌区引黄闸历经65年风雨沧桑,见证了滨州引黄兴利的历史、见证了灌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当地经济的腾飞。如今的引黄闸周边,占地12.8万亩的打渔张森林公园有40余种鸟类,3万多亩乔木林,森林覆盖率达73%,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心的好去处。“从城区开车过来不到半个小时,我们有空就带孩子过来。”正在公园一隅游玩的滨州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一家三口都很喜欢这个“天然氧吧”。

  近年来,滨州市深入实施 “1+1+9”污染防治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四减四增”行动,连续14年实施林水会战,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湾长制联动发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南海湿地、黄河楼、魏氏庄园、黄河植物园、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梯子坝……一步一个风景,一段一个故事。“蒲城水乡、秀林虾塘、九曲玉带、千里画卷”的醉人美景正在滨州绘就。

  特色产业促增收

  90岁老太笑开颜

  “不累,每天吃完饭就过来,跟大家拉着呱就把活干了。还不耽误中午给孙子做饭。”在惠民县李庄镇南北李村一座外表普通的院子里,77岁的马青玉老人一边熟练地打着绳结,一边笑着说,“我年纪不算大,那边那个都90岁了。”顺着马青玉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90岁的巩向美老人,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眼架老花镜。巩向美虽说耳朵听不太清,但声音洪亮,手指灵活,捋绳、打结毫不含糊。“每天不一样,差不多30块钱吧。”巩向美脸上堆满了笑容。

图片

  和她们一起工作的,还有10个村民,她们的年龄普遍在60岁以上。其所在的南北李村,乍一看也和齐鲁大地的村子没有任何不同,但其中却隐藏着20多家绳网相关的企业,三分之二的村民从事绳网和电商,“在我们这里,大家都没空拉闲篇,都在忙着挣钱”,院子的主人李方震笑称。当然,出去打工的也很少,36岁的村民李增虎是安全绳全国第二的销售能手,他也曾遇到过困阻,但通过电商顺利地解决了销路问题,打开了局面,“现在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在七八百万左右。村民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在6000元以上,守着老婆孩子就把钱赚了,为什么要出去?”

  据悉,作为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产业基地,惠民拥有“中国绳网名城”“中国塑料绳网之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等多个称号,常住人口为56万余人,仅绳网产业从业人员就超过7万。在大通惠民绳网产业园,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绳网产品琳琅满目,防护网、建筑安全网、农业用网、休闲旅游网、园艺用网、体育用网、养殖用网等形成一个个特色展区,以另一种形式昭示着惠民人的骄傲。

  “全县绳网产业产能规模200万吨,产值220亿元,市场份额已占全省总量的90%以上、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目前正向深海养殖、防雾霾、军事航天等新兴领域延伸,已经形成了集原材料供应、研发设计、成品加工、品牌培育、市场销售、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集群体系。但也存在产业集群层次较低、龙头企业带动效应较弱等问题。”惠民县政协主席于松利表示。为此,2019年以来,惠民县政协围绕绳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等建言献策,其中,开展专题协商、调研、视察11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60余条,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为绳网及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政协贡献。

  果糖和金属板材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粮食、肉牛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位,绳网和厨具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位……特色产业促增收,类似的富民故事在黄河沿岸频频上演,唱响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欢歌。

  技术升级产能高

  纺织工车间骑上电动车

图片

  宽敞的车间内,一条绿色通道两侧,各式机器飞快运转,其间偶尔有几位女工轻巧地骑着电动车巡查,包装工序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自动取纱、品种识别、视觉检测、自动套袋、自动开箱、自动装箱、自动称重贴标、自动入库码垛……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每天都在魏桥纺织绿色智能一体化生产车间上演的真实景象。

  自1995年3月份进入魏桥纺织,今年42岁的李凤芹已经在纺织行业待了26年,经历了纺织业从梭织、剑杆、片梭,再到最先进的喷气织机的进化过程,“我们有句俗话:‘男不进矿,女不进纺’,因为纺织工实在是太辛苦了,车间很闷热很吵,手得不停动,脚也不停地走,长久下来,大家都会患上各种职业病。”

  智能车间2019年开工建设,并于当年建成投产,是魏桥创业集团近年来建设的第三个绿色智能纺织一体化项目。经过系列考核,李凤芹进入新车间工作,“原来每天平均下来也就1300码,现在我一个人至少能看16台机子,每天的产量在4200码左右。”效率提升了3倍,工资也由原来的4500元涨到了7000元,但体力消耗却大大降低,“骑着电动车检查,每天20公里也不累。”

  “生产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在线监测信息化”“制造过程绿色化”……魏桥创业集团副总经理黄平义表示,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实现“无人化”生产。“设备投产后,通过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生产效率提高37.5%,能源利用率提高20.5%,万锭用工10人左右,用工减少80%。我们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计划‘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黄平义说。

  在山东润龙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长78米、重13.79吨的风电叶片正摆放在一隅,供来访者参观。这是滨州市政协主席张兆宏帮包的重点项目,主要生产大功率(6MM以上)风电整机设备及零部件,并最终形成北方地区最大、最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振强介绍,该基地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上缴税金超10亿元,为当地带来3000个就业岗位。

  强产业孕育出强企业,在最近公布的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滨州有9家企业上榜,资产总额4423亿元,在全省最多。今天的黄河两岸,高端化工、高端铝、食品加工等多个明星产业璀璨生辉;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黄河科技产业园等闪亮登场,成为滨州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发动机,为“富强滨州”提供新动能。闻令而动,应势而为,滨州市各级政协组织、1800余位政协委员也不遗余力地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奏响了一曲新时代政协版“黄河大合唱”。

  河水流淌,“幸福”穿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交出了亮眼的答卷。(记者 宋宪霞 王楠楠 通讯员 周阳 张传忠)

图片

  记者手记:

  神奇的巧合,幸福的符号!

  黄河九曲十八弯,在滨州大地上写出了一个拉长版的小m,这正好与滨州的车牌号不谋而合,更像是“幸福河”在滨州画下的幸福符号。

  “没有黄河,就没有滨州!”这是记者3天滨州之行听到最多的话。千百年来,滨州人喝着黄河水,种着黄河土,在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即使过去长期苦于黄河水患,她依旧是滨州人心中的“母亲河”。而这最深沉的爱也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节中:滨州市区东西方向的马路叫黄河路,从黄河一路到二十路,跨越整个城区;“黄河楼”“黄河植物园”“黄河科技产业园”“黄河文化园”……多个文化、生态、科技地标,都以黄河为名。

  在滨州3天,沿着小m的轨迹一路前行,看到了太多,感触颇深,感动满满,南北李村老人们满足的笑、清河镇惊心动魄的防洪瞬间、台子镇齐东古城遗址换新颜……更有魏桥纺织、邹平铝产业可谓翻天覆地的产业变革。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得到,纺织女工可以骑着电动车工作,而邹平铝产业也由原来的粗加工,转型为与汽车制造、建筑结构、机械制造等众多相关行业配套发展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特征明显……在小m的见证下,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社会和谐的新滨州已渐行渐近。

  小m还像人与人携手共进的图样,它激励着400万滨州人民手牵手勇往直前,共同昂扬奋进地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对志于奋斗的滨州人来说,这就是幸福的符号!(记者 宋宪霞 王楠楠)

  委员看台

  黄河人 黄河情

  □崔艳贞

  作为土生土长的滨州人,我在黄河边上工作、生活了近40年,我希望每一位走进滨州的朋友,都能感受到滨州与黄河共生发展的朝气蓬勃、未来可期。

  近几年,滨州市全力打造黄河风情带,经过不懈努力,现在的黄河风情带一派诗情画意的旖旎风光。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今年1月份,由我主持的一档节目选了黄河风情带的重要景点——黄河楼为节目背景,彼时的黄河楼建设进入尾声,后期还有地面修整、环境美化等大量工作,所以不能确定对外开放时间。但市民们对黄河楼早已望眼欲穿,节目一经播出后,大量网友留言想要一睹黄河楼真面目。结果不出半年,黄河楼宣布对外开放,这对当时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而言是“不可能”的。

  现在,黄河楼已成为集旅游观光、黄河文化、非遗展览、工艺品陈列等于一体的滨州市标志性的新亮点和黄河沿岸重要的景观之一,也是我节假日最喜欢的“打卡”地。每次凭栏远眺,我都在想:是不是节目让民众的呼声得以传达,所以加快了施工步伐呢?便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

  现代媒体手段为高速广泛传播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名新闻媒体人,挖掘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使命在肩,义不容辞。

  2020年滨州两会召开之际,为丰富报道形式、创新传播手段、营造会议氛围,由我策划并牵头制作的《两会贞视点》在滨州传媒集团新媒体平台播出。我以市政协委员和主持人的双重身份和多个视角,全方位报道和解读滨州两会的新变化、新故事。

  让我印象深刻的、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正是其中播出的两期关于黄河的专题节目——《做好“水文章” 打造“滨州样板”》《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做好“水文章” 打造“滨州样板”》以《聚焦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州样板”的建议案》背后的故事;建设节水工程,拧紧农业灌溉“水龙头”;工业用水就该“抠门”;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擦亮黄河文化的滨州名片四部分,充分展现滨州人民黄河时代的滨州答卷。《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则有许多委员在节目中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借助黄河楼打造黄河文化博物馆;串联黄河沿线文化景点,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整合名人典故,举办黄河文化节;加快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统筹沿黄县市区协同发展等等。

  通过对委员们的持续采访报道,我切身感受到滨州人对黄河母亲的热爱,对建设美好家乡的热切期望。几年节目做下来,我还结识了一群关注黄河、热爱黄河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能从更多更广的角度去认识、了解母亲河,对我而言是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一条铺着沙子的乡级公路,从我的村前向西北方向延伸,村里老人们说,顺着公路往西北走到头就是码头,再往北,就是黄河了。”同为政协委员的田德银,是在节目中相识的忘年交。他喜欢去码头镇采风,而且几乎每次回来都会写一篇文章,表达他对滨州、对黄河的情感。透过他的笔尖,我看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使滨州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到“幸福河”所带来的福祉。

  刘杰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利用8年时间,针对滨州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湿地开发、城乡变化以及园林修复等方面拍摄了上万张照片,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滨州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和沿黄民生发展。在一次交谈中,刘杰对我说,他在拍摄中发现滨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绿色植被大幅度增加,两岸的候鸟数量也越来越多。3年前,滨州河道上、树林里、公园里、湿地里常见的鸟类才个位数,现在已经突破了两位数。提及此,他表现出的那种激动与自豪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明白了新闻媒体人的担当,就是让更多关注黄河流域发展变化的人和事在节目中呈现出来,通过镜头,向大家讲述滨州人的黄河情结。

  我由衷地感谢委员和媒体人的双重身份,让我有幸成为滨州黄河变迁长卷中这段历史瞬间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记录者,为母亲河焕发新荣光贡献力量。

  (作者系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新闻制作室副主任、《委员关注》栏目制片人)

  青年记者见闻

  小小绳网“织”天下

  □记者 王楠楠

  初冬的早晨,阳光和煦,惠民县李庄镇南北李村77岁的马青玉把孙子送去幼儿园,将家里收拾妥当后向村头走去。没走多远,碰见了60多岁的卜凡秀,她们寒暄几句,便挽着手一起同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们并不是结伴去村口晒太阳、拉家常,而是齐头走进了博纳绳网电商生产加工户——李方震的家。不一会儿,其他20余名村民准时来到这里,开始一天的“编织”生活。

图片

  李方震的家只是李庄镇3200多个加工户的缩影,在这里,“大街小巷绳车响,家家户户是工厂”。作为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生产基地,李庄镇绳网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近几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电商崛起,该镇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推动富民强镇,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绳网产业为杠杆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之路。

  回村创业

  年轻人愿意留下来

  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如何留住年轻人?回村创业就是李庄镇用事实给出的有力回答。

  “我父亲是做皮货生意的,后来村里都做起了绳网加工业,全家也就跟着一起干了起来。”李方震是南北李村第一拨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近几年,我们业务范围逐渐扩大,现在的产品包括高空作业绳、涤纶绳、安全绳、盖土网、体育用网等各种劳动防护用品。”

  记者了解到,李庄镇的绳网业从传统的车马挽具到“打绳系网”再到目前形成产业集群经过了300多年的历史。1985年以后,村民开始生产垛网,伴随着房地产的升温,逐步转向建筑安全网。自此,绳网生意不再是村民补贴家用的副业,而是主要经济来源。1997年以后,镇上逐步出现了机械生产,搭乘机械化的东风,村里绳网产业越做越大,回村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村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村民都从事绳网生产加工,年轻人一般都不出去打工,或是家里开厂子或是开网店卖绳网,挣得比在外面打工还多。”李方震说。

  工厂多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多了,村民依靠产业增收致富。“我编绳子三年多了,每月4700元,年轻点的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块钱,家里有啥事也不耽误,挺好的。”李庄镇盛旺庄50多岁的王祖敏笑盈盈地说。在李庄镇,像她这样年纪的,绝大部分的村民都不用外出打工,日子照样过得红红火火。

  绳网产业让李庄镇的村民“跑步”奔小康。截至2020年底,全镇绳网企业及加工业户达到3200多个,全镇财政总收入14802.04万元,居民存款约2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该镇通过绳网产业带动全镇及周边县镇共7.3万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双网融合”

  拿起鼠标“强起来”

  走进李庄镇的中国绳网文化体验中心绳网特色展厅,建筑类、劳保类、生活类等用绳应有尽有,大到各种防护网、小到麻绳工艺品,各种产品琳琅满目。

  “我们的生活类用绳是主打网上销售的‘主战区’,通过电商平台,我们将麻绳灯、吊床、秋千、儿童防护网等产品卖向全国各地。”李庄镇党委副书记(挂职)朱永刚自豪地介绍,网售不仅解决了赊账问题,还节省了四处闯市场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通过直接与消费终端的对接交流,看到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据介绍,多年来,李庄镇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将绳网与电商的有机融合,推动“互联网+绳网产业”“双网融合”发展,极大地加速了品牌知名度提升和市场的拓展。

  金昌绳网电商老板翟国龙就是“双网融合”发展的受益人之一。翟国龙是李庄镇翟村人,原来销售过电动车,生产过保温材料,摆过小吃摊,经营过餐饮店......但是由于其父母生病医药费开支巨大,生活一直处于负债状态。为改变困境,2013年10月,翟国龙在淘宝网注册了一家店铺——山东金昌绳网,创业初期全靠自己摸索,半年也接不了几单生意。

  2015年,李庄镇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电子商务办公室,翟国龙背靠“大树”,公司一年一个变化,现在,他不仅有了自己的天猫旗舰店、绳网加工车间,逐渐偿还了所有债务,并且建起了2层小楼。“多亏了镇政府,让我学到了很多网上销售的知识,成功打开了销路,现在平均每天成交量都在300单以上。”翟国龙言语间充满感激之情。

  去年4月17日,惠民县政府与淘宝网合作的全国首个“惠民绳网数字化产业带”重大项目课题启动。该项目的启动将使以绳网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搭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轨道,为绳网企业拓展网上市场、电商业户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目前,李庄镇已发展到21个中国淘宝村,3200多家电商户,几乎村村都有电商加工点,全镇电商年交易额已突破25亿元。“双网融合”发展,互促共进,让全镇人民圆了“致富梦”。

  创新“智”造

  助推乡村振兴“跑起来”

  2016年,巴西奥运会采用六角足球网;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采用滑雪场围网……越来越多重大的体育赛事采用李庄镇生产的体育用网,这与李庄镇政府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密不可分。

  “2019年,我们成立了山东省绳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绳网团体标准7项,对于引领绳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自助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朱永刚说。

  眼下正值年尾,刚与德国签订遮阳网订单的山东惠民展鹏网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与上海科技研究公司机构达成合作,引进的“飞梭智纺·银河‘智’造系统”,生产的遮阳网系列产品流程更清晰、管理更方便、计划更可控、质量更稳定,深受国外市场欢迎。

  据山东慧民展鹏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兵介绍,近几年,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顺利通过了欧美国家产品质量认证,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截至目前,公司外销产品已达产能份额的85%,产品销往欧盟、北美、中东以及东南亚地区38个国家,年出口额过亿元。

  当被问到公司成功走出国门的“密钥”时,牛兵表示:“除了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保证年年有新产品、月月有新型号外,更感谢李庄镇对推动绳网产业转型升级作出的的一系列举措。”

  近几年,李庄镇相继建立了中国绳网产业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积极引导企业上云,并且李庄绳网产业大数据平台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项目;成立李庄镇数字经济产业协会,强化组织引领,以协会带动,不断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与中徽(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滨州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成功吸纳其入驻李庄镇TOPS智汇空间,为产业数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现在,辖区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760余家,其中很大一部分企业的产品远销海外,出口额达到2.8亿元。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技术的推陈出新,正如在中国绳网文化体验中心悬挂的那幅手工绳网编织的世界地图一样,各式各样的绳网产品将源源不断从小小的乡镇走向世界各地。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