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家族与到场来宾拍摄全家福
文/图 记者 王继洋 张琦 王兵 张亚军
如果你只有七天假期,扣去除夕、初一和踏上归程的那天,可支配的时间也许只有三四天。而在这三四天的时间里,至少需要去六七位亲戚家串门,会是何种感受?
想想就很崩溃,对吧?
串门走亲戚可谓是春节“标配”。50岁的刘兆泉在今年春节前却跟整个家族商议,今年大家不互相串门了,这想法是不是很反传统?
家族里年龄最小的5岁
刘兆泉是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东同古村人,他有五个舅舅,两个姨。姥姥、姥爷相继去世后,整个家族不断壮大,也变得越来越分散,大家春节串门走亲戚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时间不够用,精力也不够使。有些时候,因为春节假期的限制,串门走亲戚真的成了“串个门就走”的形式,大家话还没说上几句,走亲戚的就不得不拿着礼品去下一家了。
刘兆泉有个守寡38年、勤俭持家的姥姥(已于2002年去世),他在谈到姥姥家时,特别有感触。“我姥爷1965年去世后,姥姥用她的善良和坚韧,保持了一个家族的完整,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我也是姥姥带大的,所以一直怀有感恩之心。”记者注意到,在现场刘兆泉还给姥姥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位母亲善良、坚韧、真实”,下联是“整个家族和谐、正气、兴盛”,横批为“母爱无边”。
为了延续良好的家族关系,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去年7月份,刘兆泉和五个舅舅商议取消串门走亲戚,改为大年初四轮流做东,集体聚会一次。“为了不增加经济负担,约定必须在家自己做饭吃。大家在家一起煮年糕、出豆腐、炸丸子……吃过去过年吃的传统菜。由于我母亲是老大,所以今年初四大家都来了我家。”
午饭自给自足,图为宰羊熬汤
做年糕
炸肉蛋
大铁锅里煮豆浆,卤水一点成豆脑
事实表明,这样八年一轮、一天完成的聚会,比预期中还要好。“年轻人看望了老人,老人看到了下一代,同龄人在一起畅所欲言,既保留了串门走亲戚的主题,又有了形式上的发展,算得上是移风易俗了。”高兴之余,刘兆泉为这次聚会编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下联是“利德利言,无问西东”,横批是“勤劳一家人”。
由于刘兆泉的父亲已经去世,所以出现在现场的十五位老人是整个家族聚会的“主角”。当他们在刘兆泉的农家大院里正襟危坐,小辈们磕头拜年时,那种只有过年才有的仪式感迎面而来。
老人厚重粗糙的手拉着孩子嫩嫩的小手,在冬日的暖阳里讲着说不完的故事。刘兆泉的母亲今年已经77岁,看着一院子的人,她欣慰而又有着些许伤感:“下次再来我家的时候,也许我已经不在了。”这话一出口,就被身旁的后辈堵了回去:“您身体这么好,肯定能活到一百岁。”听完这话,刘兆泉的母亲笑了:“每年都这样的话,可真好啊!”
尽管各家经济状况有差别,但整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成了一个“大家庭”,大家少了客套,多了对彼此的关心,甚至不少人商议着“春节后一起合作点事情”。东同古村有些村民甚至特意过来观看,他们也由衷感叹:“这样搞很不错啊,回头跟老刘(刘兆泉)取取经,也跟亲戚们商量一下,争取明年也能组织起这样的聚会。”
红包“许愿树”下许愿
拍完大合影的刘兆泉很满足,他说:“今年大家算是来得很齐了,大致数了下,连亲友算在内的话,一共是136人,开了个很好的头。我希望这样的聚会能够一年年坚持下去,大家可以看到彼此的成长、变化,也可以互帮互助。”事实上,尽管家族里有些后辈已经到了大城市,很少回来,但还是有不少后辈愿意回到村里。“这里有着整个家族的乡愁啊!”
其实刘兆泉很看好未来的乡村,他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说的就是乡村振兴的事儿,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觉得这是中央把乡村振兴当成了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也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但乡村振兴说到底是人的振兴,只有让更多的人回到乡村、扎根乡村才行,而春节就该是展现乡村文明最好的机会。”
“乡村的春节,应该让人更想家。”刘兆泉认为,现在网上对乡村的评价有些片面:“不少文章借春节丑化乡村,虽然关注度很高,但很多都是瞎编的。很多人只看到乡村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的一面,却不去关注乡村美好的一面。”记者注意到,刘兆泉将朋友“一飞”针对这次年会的对联,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上联是“说旧事忆往事谈轶事,饭菜飘香日子悠长”,下联为“听乡音恋乡土记乡愁,乡村振兴怀揣梦想”,横批为“孝传天下”。
一场农家院里的“年会”,别开生面而又声势浩大,这种“串门走亲戚”的打开方式,是不是让你很羡慕?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