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腊月二十七别忘了去赶大集 赶年集的日子像金子般发光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2018-02-11 08:38:00


2月6日的淄川大集上有不少这样的绢花,艳丽的颜色摆在家里能增添节日的气氛。

  文/图 记者 王兵 李波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洗金漆(湖北年歌,指洗澡);二十八,贴花花(河南年歌,指贴对联、窗花、年画等);二十九,去打酒(东北年歌);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现在想一想,以前那些最有意思的事情,都发生在赶年集的时候。”2月9日,市民刘民先生跟记者说,赶年集很辛苦,最大的乐趣是寻找大集上那些有趣的东西。曾经有一年去赶集的时候,老母亲第一次买了两束塑料的花,回到家里以后,顿时感到屋子里因为这两束假花的到来而充满了温馨的感觉。“父母都是钢厂的工人,家里桌椅板凳、炉子、暖气包都黑漆漆、硬邦邦的,咱们穷人家正常哪有那个情调?但自从那一年之后,感觉真是不一样了。虽然不能说一束假花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但我开始注意到生活里原来还有很多美的东西。”

  63岁的孙明义是淄川人,他经常各个区县四处赶集。在他的印象里,以前在博山赶集,新建二路有个年画市场,有卖挂历的、卖各种年画的,还有卖鞭炮的。他常常从那里买几张年画带回家去。“年画的题材各式各样,我一直比较喜欢那种风光画,俺那口子喜欢胖娃娃和明星美人。那个时候咱们没什么娱乐,所以一张画子一定要挑半天,这到了除夕晚上挂起来,初一邻居来家里拜年,会一张一张仔细欣赏,还会对不错的年画品头论足。”

  孙明义说,以前家里来客人拜年,很重要的一个娱乐项目是看年画。谁家的年画,漂亮、稀罕,往往会传遍左邻右舍,引得大人小孩都来看,这时候主人脸上就会很有光彩。孙明义从博山城里买的那些年画,常常得到大家的夸赞。有时候还会有人托他捎几张年画回来。“这个活也不大好干,重样了不好,他家有,我家也有,就没意思了。但要是他家的不如我家的好看,我家的不如他家的好看,也会感觉不得劲。”

  博山的画市是有传统的,1937年续修的博山县志上专门记载了博山大集(旧称颜神集):“除夕前八日禹石门外无日不市,独腊月廿六日开画市于城内东街。”这也说明到了年集,腊月廿三之后天天都是集市,另外特别还在城内东街开辟了一个画市。

  在记者的印象中,跟孙明义叙述的基本一致,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在新建二路附近有较多卖年画、写对联的摊子。大红纸铺开,在太阳地里每个赶集人的脸都涂满喜庆的红色。只见一位先生持笔饱蘸了墨汁,在红纸上写下“国泰民安”“万象更新”“吉祥如意”等字幅,有人专门捧了去,放在一边晾晒。

  贴对联、贴福字、悬挂年画……都是重大时刻,年画要在除夕晚饭之前挂上,父亲站在椅子上先钉住年画一个角,然后捏着另外一个角,上下摆弄,问下面的人,“画子正不正?”看的人会说高了或是矮了,几次纠正之后,将另一个角钉好,一幅新年画就挂好了。旧的年画挂了一年,虽然摘了下来,但还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还要拿来包新课本的书皮。过年看似样样换新,其实每一样东西都会物尽其用。

  当然,那时候最大的快乐是放鞭炮。有好几次过年,我被震得耳朵都听不到声音了。从除夕开始,耳朵里面嗡嗡直响,还经常被鞭炮炸了手。当然,一般也没有太大的鞭炮,最受孩子欢迎的是全红、满地红、啄木鸟,还有那种很小的盒装的“小麦秸梃”。孩子们放鞭炮,要把鞭炮拆成一个个的,各种花样,点着了往天上扔,放到雪地里炸,还有放到彩珠筒里,用手拿着放的。

  不下雪,放鞭炮就会少了很多乐趣。当然,现在只能去城郊放鞭炮了。那个时候,大家只顾自己开心,不大关心放鞭炮是不是会引起别人反感。文明和教养的程度,也能反映出我们对鞭炮的一个态度。

  赶年集除了吃穿日用,就是置办各种稀罕的玩意,当然囊中羞涩的时候太多了,挑挑拣拣地选择。所以很多舍不得买的大件,都是在春节置办的,比如第一台收音机、第一台录音机、第一台电视机,每一次置办这样的物件都会将过年引入高潮。孙明义说,以前录音机、电视这些东西是大集上没有的,但是磁带有段时间是大集上常见的东西,他买过一盒“成吉思汗”的磁带,放到录音机里,当时感觉很有过年的气氛。

  走在年集上,耳边是“成成成吉思汗”的吼声,那真是金子一般的时光。

 

  张店:中埠大集、黄家大集

  淄川:峨庄大集、口头集

  博山:岳庄大集

  临淄:辛店大集、孙娄大集

  桓台:唐山大集、陈庄大集

  高青:高城大集、青城大集

  沂源:土门大集、鲁村大集、张家坡大集

  上述为农历二、七日集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