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朱彦夫:即使只剩嘴和残肢 也要完成战友遗志

来源:鲁中晨报-鲁中网

2019-11-08 08:51:00


朱彦夫坚持写作。 资料图片

  七年写下33万字 四十余年作了1000余场报告 

  “你一定要记住,一个连的消亡,在战争史上可能不算什么,可你要想法儿把这壮举记录下来,告诉后人,我们死也瞑目了!”这是在骨山血河的250高地上,连指导员高新坡弥留之际,一字一句留给朱彦夫的。

  从那一刻起,连指导员的嘱托就刻在了朱彦夫的心灵深处。怎么才能让人们熟知战友们舍身报国的英雄事迹?“我不会写,就用口说吧。”朱彦夫作的第一场报告,是在1952年的清明节,他在泰安荣军疗养所时,被附近一所中学请去。当他讲到那场全连覆没的英勇悲壮的战斗,人群中一片静默,随即有低泣声传来,渐渐地哭声连成一片,最后变成了“向最可爱的人学习!”“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的口号声。

  朱彦夫自己也没想到,听众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他感到非常欣慰。他突然想到了战友的嘱托:“我一定要不辞辛苦地讲下去,用嘴巴完成战友的遗志。”从1952年开始,到1996年突发脑梗塞倒在讲台上,44年间,朱彦夫每请必到,拖着残腿奔走大江南北,无偿作了1000余场报告,听众达几百万人,所到之处,都会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听过他报告的人,也都纷纷要求他写书。

  1987年5月,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同志,看望了朱彦夫。老首长鼓励他把当年在战场上亲眼目睹的中国军人英勇作战的事迹写出来,把重残后信念不倒、意志不减的精神写出来,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

  首长的鼓励,逝去战友的嘱托,同志们的关怀,朱彦夫终于鼓起勇气拿起了笔。当听说朱彦夫要写书,有的人说,看书都困难,写书谈何容易?可是,朱彦夫对自己不丧失信心,他开始向人生又一高峰发起了冲锋。

  朱彦夫把被子叠成“方块”,垫在大腿上,再把写字板放在被子上,弓背低头,用嘴咬着笔与用残臂夹着笔交替写作。口水顺着笔杆往下流,浸湿了稿纸,换一张重新写!再湿再换,开始每天只能写十几个字。长期的弯腰弓背让他头晕目眩,各处伤口疼痛难忍,似乎又经历了一次手术台上的洗礼。朱彦夫这个一天学都没上过的人,有时为了回忆一个情节,他会不吃不喝呆上一两天;为了一个词一个句子,他搬来字典查半天,光字典就翻烂了四本,稿纸也用了够半吨。就这样,朱彦夫支撑着特残、多病的身躯,七度春秋,七易其稿,终于在1996年出版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当天,他就把六个孩子叫来,郑重地送给他们一人一本。灯光下,他在书的扉页上用残臂认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特地和大女儿说:“当年一心靠在村里,对你们关心不够,连你结婚都没有像样的东西。这本书算是爹给你补上的嫁妆吧。”对几个子女来说,父亲似乎什么财富也没给他们留下,却又留下了无尽的财富,这个财富无法用物质来衡量。通讯员 张琦 记者 曹连东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