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绿色殡葬建设初见成效 淄博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940余处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04-06 09:09:17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4月5日讯(记者 马斌)为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进一步加强殡葬宣传、凝聚改革共识,清明节前夕,淄博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平安清明淄博行”采访活动,记者跟随活动采访团先后走进张店区、临淄区、淄川区等地的多家公墓进行实地采访。

  绿色殡葬设施建成数量多

  在原山大道与张辛路路口不远处,就是湖田街道办柳杭社区的骨灰堂及悼念厅。柳杭社区居委会支部委员、红白理事会会长石志刚说,以前殡葬仪式都是老百姓自己办,没个万儿八千办不下来。现在不再摆供桌、扎灵棚,丧属可以直接到社区悼念厅进行悼念,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尤其是骨灰堂,别看占地小,最多可安放4000多具骨灰,可以满足整个社区20年使用需求。

  2016年以来,淄博市通过把公墓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文明镇办重点工作考核等措施,大力推进区、镇、村三级绿色殡葬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底,淄博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公益性公墓940余处。

  节地生态葬式葬法种类全

  淄博市节地生态安葬起步较早,最初主要采用骨灰入室存放形式,部分农村实行深埋复耕。2016年清明节前夕,《人民日报》以《小村有座纪念堂,四十三年无土葬》为题报道了高青县和店村骨灰堂,是淄博市早期节地生态安葬的缩影和典范。

  近年来,淄博市积极推进葬式葬法改革,逐步被群众认可和接受。在淄博玉皇陵公墓,记者看到,这里有树葬、花坛葬、壁葬等多种生态节地葬式,其新建的可降解骨灰生态葬区,尤为引人注目。可降解骨灰生态葬区不设独立墓碑,逝者姓名将镌刻在淄博劳动人民纪念墙两边的纪念碑上,供后人纪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淄博市现已形成生态墓穴安葬和骨灰入室存放为主体,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塔葬等新型葬法为补充,较为完备的葬式葬法体系。各经营性公墓也顺应节地生态潮流,自觉投身绿色殡葬建设,目前淄博市已建成海葬纪念碑、无主无名骨灰纪念碑等公墓纪念设施4处,开辟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等绿色墓区10余处,建有骨灰地宫1处。

  奖补激励机制初步建立

  2016年以来,为加快淄博市绿色殡葬设施建设步伐,调动镇村建设公墓的积极性,各区县普遍出台了分类奖补政策:一是对新建公墓设施的奖补。如临淄区出台“递减式”奖补政策,从2016年起至2020年,对公益性公墓按照每穴300元、260元、200元、100元、1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对骨灰堂等骨灰存放设施按照建设规模给予10万元至15万元的奖补。二是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淄博市玉皇陵公墓捐资60余万元设立了我省首只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基金,定向奖补选择树葬、壁葬的逝者家属。

  淄博市公墓管理处主任焦成名介绍,近年来,淄博市以《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出台为契机,以“公益惠民、节地生态”为目标,大力推进以公益性公墓(含骨灰存放设施)为主的绿色殡葬建设,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三级绿色殡葬服务体系,实现了深化殡葬改革与推动移风易俗、保障群众安葬需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淄博和文明淄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