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好家风|李碧录:父亲的花生情节

来源:淄博纪委监委监督在线

2021-08-25 09:15:49


  我出生在沂源县里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祖父母那一辈是农民,父母也只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因此,家里并没有固定的家训,但受益于农村共有的谦虚和朴实,父辈身体力行传承下来的务实、崇尚劳动的品格,聊作家风故事以记之。

  说起我的父亲,最先涌上心头的总会是这样一段记忆:在一片绿油油的花生地里,父亲忙碌地收获一串串、一颗颗破土而出的花生……如今父亲虽已逾古稀之年,却依然改变不了这个老习惯——喜欢自己下地种花生。这似乎成了他的一种情节,也正因为这样,“花生”伴随了我们家里祖孙三代人的成长,无形中也成了我们家庭家风的“代言人”。

  每年7、8月份时,花生地里黄色的小花便会在低矮的枝头喧闹,我曾经嫌弃它太过“无闻”,连蜜蜂、蝴蝶都懒得“光顾”,便问父亲为何不在庭院中种上芝兰修竹这些大雅之物,父亲很不以为然地白了我一眼说:“那些东西除了占块地方还有什么用,不如花生,等结了果儿,还能左邻右舍地分一分。”这让我时常记起《落花生》里许地山的父亲这样嘱咐他的孩子,“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类似的话语父亲也常常念叨,“花生不张扬,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把好看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花生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炒了吃,也可以煮了吃,无论怎么个吃法,都觉得口口香甜,就如同人们的生活,无论是酸甜苦辣,只要细细品味,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后来,我有了孩子才逐渐明白,父亲除了借花生告诉我做人的道理之外,还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感受家风是什么,家风是怎么传承的: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人格形成与我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爷爷种的花生为什么特别好吃?”如今这个祖孙俩经常讨论的问题,也是我小时候经常会有的疑问。父亲通常的回答都是,在他年轻的时候,物质生活极端匮乏,只要能填饱肚子,不管什么东西人们都吃得有滋有味,花生就更是无上的美味了。那时候每次放学回来,都会饿得脚步虚浮,有种饥不择食的感觉,总是很渴望把家里留着做种的花生吃上几颗,花生的香甜美味一股脑地涌进肚子,让人忘记了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听到这里,小时候的我和现在我十几岁的孩子都听得很懵懂,父亲的思绪似乎也因为沉浸在花生的美味中而变得“答非所问”。后来,我慢慢明白,父亲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心”字,就如同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习性一般,默默无闻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人的思想……父亲对生活的用心,或许正是花生好吃的原因,或许也是父亲坚持躬耕陇亩而不缀的源泉动力,亦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父亲经常要求我们,工作之余要带着孩子回家,每逢那时他就会像个“孩子王”一样,带着孩子们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收获花生……一颗花生滚落至我的脚边,我拾起它,但见红莹莹的果皮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就像西边即将坠落的夕阳,就像父亲的满面酒红,当我放入口中咀嚼时,清香四溢,带着土生土长的味道,并不浓郁,却让人心地为之一开,入了一个舒畅惬意的境界。我曾经幻想自己出身名门豪族,显赫尊贵,抑或是书香门第,经纶满腹,我以为唯此家风方能得到淳正熏陶,直到身处父亲开辟的花生田中,才真正体味到家风的蕴意并不假借外在条件,正如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将为人处世的哲理蕴藏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使我们一家人一生受用不尽。我开始明白了,《落花生》中父亲对许地山的教育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所以他后来给自己起了落华生这个笔名。后来,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我是落花生的女儿》。我想,这就是家风的力量,它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一个家庭的规则,它也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

  小小的花生,代表的正是我们家的精神,很普通、很平凡,却生生不息,把它落入地里,生根发芽,长出更多的果实。

  (李碧录:市委组织部人才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