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突出和强化企业创新减排主体地位 ——访市政协副主席达建文

来源:淄博日报

2021-10-31 10:41:07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这将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国内标准制定,深刻改变国内地区发展格局。如果说过去企业和行业发展是受土地和污染物排放限制的话,那么现在二氧化碳的排放就将显得更加重要。和土地受自然禀赋的约束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对行业的影响不同,二氧化碳的排放呈现出共同而又区别的特征。作为工业大市,面对碳达峰和碳排放,机遇与挑战并存。简单地说,就是要在碳达峰和碳排放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留足发展的空间,加快升级的步伐。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化工专家、市政协副主席达建文。

  达建文表示,一是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碳达峰、碳中和不是以牺牲经济为代价的简单“一刀切”。研究表明,减排措施中贡献最大的还是产业结构调整。我市传统产业、高碳产业占比较高,但先期布局的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及新能源汽车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强劲的减排需求也将孕育新的环保产业。这些都对我市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推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化工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中小企业多、技术水平不高、效益产出较低、排放强度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但与此同时,产业链条完整、技术积累较好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因此建议,一方面要梳理产业链条,形成有针对性的产业升级路线图,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要素扶持、财税政策、改善发展环境等方式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技术创新在细分领域内做大做强、降低碳排放量,也可以引导企业发挥技术沉淀的优势,转型碳排放监测业务,充实、完善新的产业链条环节。

  三是尽快完善区域内减排政策体系。国家层面已经规划今年制定出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各省也在积极行动,建议尽快开展区域内节能低碳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并与行业权威机构合作,开展碳减排政策机制研究、标准制定、工具应用、评价认证;以地区、行业为单位对相关指标进行摸排,对照省、行业要求,统筹制定碳总量及减排目标,提出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政策措施,将其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各行业、各企业,甚至各项目当中;将排放总量、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当中;加快建立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体系,使得碳排放的信息能够测量、监测、统计以及核查,做到有效管控、精准治理。

  四是突出和强化企业创新、减排主体地位。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攻关计划等,鼓励企业为主体的绿色低碳技术及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发与工业化,加快实施行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引导企业在管理、上下游绿色化上创新提升,实现产业链的全周期低碳化。鼓励企业制定低碳方案,通过排放核算结果,帮助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授信融资、享受财税补贴等。

  五是加强低碳理念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塑造公众低碳生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出台引导措施,对政府、企事业、个人等形成一定程度的激励和约束。

  (记者 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