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古村寻踪丨小山村迎来种植结构大调整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2-05-09 09:17:04


  位于博山区博山镇东南部的群山属于鲁山山系,座座山峰在大地上分割出了道道山溜,一个个村庄就散落在这些山溜里,马家沟就是其中一个小山村。马家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苹果种植特色村,近两年来,这个村借助博山镇引进的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主动搞起了种植结构调整,力求在村庄提前进入老龄化的当下赢得发展主动权。

  山上的“试验田”

  4月21日和5月3日,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行先后两次探访了马家沟村。马家沟村子虽然不大,但拥有大片的山地。在村子东面的一片山坡上,过去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不见了,现场机械轰鸣、人头攒动,工人们分成多班,有的正在切割水管、为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做准备,有的正将一根根水泥柱抬上山坡、准备搭起架子,有的正在搭好的架子旁侍弄树苗。搭好的架子分布在高低错落的梯田上,已颇具规模。原本从山下通往山上的水泥小路已经被破拆,更宽更平坦的生产路即将动工。

  马家沟村子虽然不大,但拥有大片的山地,紧邻博山通往沂源的S231省道(博沂公路)。

  马家沟村沿路依山而建,小巧而整洁。

  “镇上引进了一个软枣猕猴桃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落户在我们村,现在一期工程100亩猕猴桃园正在施工。”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谢加强说,村里种植苹果树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村民种植的苹果树已经严重老化,果品质量下降,越来越不值钱。促使村“两委”下定决心调整种植结构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作为只有200多人口的马家沟村,原本就有些地多人少。随着近几年农村人口的流失,如今村里的常住人口只剩下110多人,而且大都是平均年龄五六十岁的人,他们已经很难继续打理苹果园,村里的一些山地面临荒废。

  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谢加强。

  工人们正将一根根水泥柱抬上山坡,准备搭起种植猕猴挑的架子。

  “种苹果树很占精力,虽说都已经是很成熟的果树了,但每年还是少不了要施肥、浇水、抹芽、套袋、采摘、运输等等,年轻的两口子种还差不多,让这些老头老太太种,太难了。”谢加强说,该软枣猕猴桃数字产业园项目从2021年就开始筹划,他在外出考察时了解到,软枣猕猴桃是一片产业蓝海,在全国范围的种植面积十分有限。虽然都叫猕猴桃,但与博山本地的“碧玉”猕猴桃相比,软枣猕猴桃种植园更容易打理,种植过程不需要太多人力,这一点尤其适合马家沟村地多人少的现实情况。

  正在施工的一期工程,将建成100亩的标准化数字产业园,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从而实现水果种植的智能化、无人化。届时,遍布园区的传感器将实时采集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管理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浇水、施肥、除虫等操作。

  其实不止是马家沟村,近两年来博山镇通过引进新项目,在多个村庄开展了种植结构调整的试验。在谢加强看来,这100亩的一期工程就相当于示范工程,要通过一期工程的成功运营去影响更多村民投身种植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千亩软枣猕猴桃数字化产业园。按照双方签订的意向书,产业园在经营过程中要优先雇佣村民参与生产,再加上土地流转费、集体分红,村民的收入就有了保障。

  勤劳的养蜂人

  走进马家沟村,记者发现这里无论是街道、健身广场,还是房前屋后、犄角旮旯,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沿着主干道往村里走不远,就碰上一棵长在路中间的大槐树,粗壮的树干需要两人合抱。不知是不是因为山区气温低的缘故,大槐树只生发出了少量嫩叶,大部分树枝还是光秃秃的。

  “这棵槐树,起码我记事的时候就有了,不知道多少年了。”87岁的谢松言诉记者,对于这棵大槐树,他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情。

  春风吹过,村中一棵数百年的老槐树又顽强地发出了新芽。

  谢松言的家离大槐树很近,他小时候没少在树上爬来爬去。因为家里穷没条件念书,谢松言从八九岁开始就跟人学习养蜂。从春天开始,什么时候开什么花,什么时候采什么蜜,他都熟记于心。因为马家沟所处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年后气温转暖,连翘、杏花、桃花、槐花等各类山花渐次绽放,谢松言并不需要到处逐花放蜂,只需要每天照看一下自己的蜂箱,就能定期收获蜂蜜。其中的槐花蜜,很大程度上就仰仗着村里这个大槐树。

  谢松言老人还保留着3箱蜜蜂,好让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里的孩子们,能够品尝到自家产的蜂蜜。

  “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九八几年的时候,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一个工才块数钱,一斤蜂蜜就能卖一块钱。我十几个蜂箱,一年下来能收千数斤蜜,基本都卖给公社了。那时候养蜂的不多,有多少公社就收多少,家里的孩子也很难吃到蜂蜜。”谢松言说,当时因为家里的子女多,看似不少的养蜂收入也不足以养家糊口,为此,他在种地、养蜂之余,还学了泥瓦匠,但凡村里有人家需要盖新房,都少不了找他帮忙。

  说起自己勤劳的过去,谢松言老人禁不住露出自豪的笑容。

  “这处房子,还有那处,还有我家的老房子,都是我盖的,都五六十年了。”指着不远处的几处民宅,谢松言自豪地说。这些房子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依然坚固耐用。虽然没有文化,但谢松言以自己的勤劳撑起了这个家,让自己的孩子过上了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村中一户人家的小院,简单而整洁。

  如今,已入耄耋之年的谢松言早已是四世同堂,卸下了家庭重担的他依然闲不住,在家门口开辟出一小片菜地,种些时令蔬菜,每当孙子辈回老家,他总要给他们装上些。在他家门口的窝棚下,当年放蜂用的十几个蜂箱被堆在角落里,看上去已经好多年没用了。唯独还有3个蜂箱被老人放在窝棚正中,不时有蜜蜂从箱子底部的缝隙进进出出。家人不再指望卖蜂蜜挣钱,但老人还是想让家里的第三代、第四代尝尝自家产的蜂蜜。

  一位村民用旧塑料桶改造而成的吊兰花架,饱含着对生活满满的热爱。

  松仙岭上看变迁

  村里的老人说,过去每到夏天的夜晚,村里的大槐树下总会聚集不少乘凉的人。沏上一杯热茶,坐在马扎上,摇起手中的蒲扇,话匣子就打开了。说来说去,无非是些家长里短、国内外新闻和民间故事。提到在马家沟流传的民间故事,最出名的要数松仙岭的传说。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马家沟周围几个村五老峪、结老峪,及临近的沂源县松仙岭村,其村名来历都与松仙岭的传说有关。关于这个传说,并没有权威出处,在人们口口相传中,大多与生活在此地的五名得道老者有关。一说松仙岭原名叫“送仙岭”,送的正是这五位老者。另有一说法,说这五位老者是鲁山上的五棵不老神松。

  不知何时,一粒种子落在墙洞里,在这个缺少土壤和水分的地方,竟然也长得生机勃勃。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寄托了人们对于健康长寿、得道成仙的美好向往。作为博山、沂源两地的交界处,松仙岭不仅是传说的发生地,还是两地交流的历史见证者。连接两地的博沂公路修建于1952年,有了这条路,博山的煤炭得以运往沂源、沂水,沂蒙山区的粮食、水果得以运到博山。如今的博沂公路仍是连接博山和沂源的重要通道,松仙岭隧道是沿线的一处地标。该隧道建成于1999年,至今不过23年的历史。在隧道通车前,往来两地的车辆都是要翻越松仙岭的。

  村中的一盘石碾,留有刚刚使用过的痕迹。

  村中央一眼保存完好的压水井。

  在离开马家沟后,记者一行驱车沿博沂公路继续向沂源方向行驶。走不远,公路边出现一个不起眼的岔路口,一条破旧的柏油路开始顺着山势蜿蜒向上。这里就是早先的博沂公路翻越松仙岭的路段。由于已被弃用多年,这条缺少养护的老路尽是些坑坑洼洼,再加上多个一百八十度的坡道转弯,车速根本提不起来。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林中时常传来不知名的鸟叫声,遥望不远处的鲁山,不禁让人感慨时光飞逝,当年动用3万劳动力肩挑背扛修起来的盘山路,如今又要回顾自然了。

  村中一户人家即将安装光伏发电。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村里的许多老屋也被翻新,重新焕发新的生命。

  由于最初这条路崎岖难行,需要几十分钟才能翻越松仙岭,路边一度出现了一些卖水、卖饭、卖山货的摊点。后来随着隧道的开通,这些摊点迅速消失,就连这条老路也逐渐被人们淡忘。站在老路的最高处,隧道就在脚下,想象着隧道内来往穿梭的车流,天堑变通途,历史与未来在这山岭上交汇、延伸……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韩凯 王兵 通讯员 薛冰 刘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