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居民有了“新邻居” 人工湖上添新景 淄博社区里来鹭鸟了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2-06-06 09:19:02


中润华侨城小区内的人工湖上,鹭鸟在捕食。姜兴民 摄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6月5日讯(记者 孙锐 侯宗梁) “大概是从5月下旬开始,中润华侨城小区内的人工湖上陆续到来一群鹭鸟,多的时候有40至50只,成了一道风景,引来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关注。华侨城小区有上万居民,居民与鸟儿和谐相处,这个场面真美。”6月4日,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华侨城社区党委书记刘朋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自豪地说。

  城市小区一下来了一群鹭鸟,这在淄博非常罕见。鹭鸟作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示动物,集中进入小区人工湖,不仅是城市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见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缩影。

  70岁的姜兴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喜欢拍摄各种鸟类。他告诉记者,在淄博市境内拍摄不太常见的鸟类,需要专门去河湖湿地,在小区里面能发现鹭鸟的,这是第一例。

  “环境好了水质好了,水里有鱼虾,鸟儿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有了,居民对鸟儿的爱护程度也提高了。我们能在家门口拍到鸟,拍到居民与鸟类和谐相处的场面,感觉到非常欣慰。”姜兴民说。

  在姜兴民的镜头中,不仅记录了他的爱好,也呈现了城市环境变迁的“台历”。被誉为“鸟中国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孝妇河湿地公园嬉戏;红莲湖公园拍到红头长尾山雀;淄博人民公园出现白眉姬鹟;震旦鸦雀对栖息水域环境有极高要求,被称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素有“鸟中熊猫”之称,今年在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它的身影……

  珍稀鸟类落户淄博,偶然中暗含必然。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贾士龙说,近年来,淄博市持续强化全员环保工作机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0.86%,全市优良天数达到222天,是2013年以来最好成绩。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位列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全员环保的思维改变,带来产业结构凤凰涅槃。2021年淄博市环保产业集群项目、环保产业龙头企业环保项目共14项纳入省绿色金融项目库,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环保产业集群正在进入发展“快车道”,生态环保事业和生态环保产业双向奔赴的局面已然形成。这不仅是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更是一场生态文明的诗意栖居,助推淄博市从“环境洼地”进阶为“生态高地”。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