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齐观丨技能兴淄,培养更多动能转换的“能工巧匠”

来源:鲁中网

2022-08-18 15:51:33


  鲁中网 记者 孙蕊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技能人才则是城市动能转换、加速发展的重要支撑。8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技能兴淄26条”,2022年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工作交流会在淄博举行,2022年淄博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汇集50余名青年人才同台竞技。淄博市密集布局技能人才培育,源于技能人才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意义。

  技能人才有大能量

  技能人才是支撑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淄博作为老工业城市,传统工业仍是产业结构中的“压舱石”。要想推进产业赋能,加快转型升级,就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传统产业不是包袱,在制造业方面,淄博有基础有优势,多年工业发展也储备下了大量的“老师傅”“老技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技艺的传承数年如一日的付出。

  5月1日,新《职教法》开始实施,职业教育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经过多年实践摸索,淄博也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的特色路径,淄博市的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早、产业特色明显,大多是依托产业建校,为本行业、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41个工业大类中,淄博市占到了39个,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达430多个,几乎涵盖职业教育所有开设专业。与淄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能人才留淄率持续保持高位提升。据统计2021年,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毕业生留淄人数增加261人,留淄率达到51.9%;淄博技师学院毕业生留淄人数达到2350人,留淄率达到93%;淄博职业学院毕业生留淄人数达到2407人,留淄率达到37.61%。

  用“真金白银”实现“技能兴淄”

  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除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需要强有力政策的支持。

  “技能兴淄26条”是省内首个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市级系统性政策文件,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体系。“技能兴淄26条”优化了技能人才服务保障等6个方面的26项内容,在原有技能人才政策基础上,新增了高技能人才引领计划、技能英才支持计划、“技能新星”集聚计划等。

  按照“技能兴淄26条”,对淄博市企事业单位全职引进和新培养的省级及以上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国家、省支持资金基础上,市级财政最高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还将补贴范围扩展到企业自主评价的技师、高级技师,有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企业,经评估每年每家给予最高8万元经费支持。还创新推出了企业技能带头人培育计划,对新引进新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的企业职工,市级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2500元、3000元补贴。每年每家企业职工最高可享受5万元补贴。

  “能工巧匠”大有可为

  目前淄博市共有省级以上高技能领军人才人272名,市级优秀高技能人才1068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10家,山东省技师工作站15家,淄博市技师工作站48家,各级技师工作站累计培养技能人才1.4万人。这些技能人才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能推广、传技带徒等活动,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孙云毅接受采访时表示:“‘技能兴淄26条’措施的出台,对领军型高技能人才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非常令人振奋。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弘扬工匠精神、潜心钻研技艺的信心和底气。争取把这门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淄博市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朱平说道:“抓住‘技能兴淄26条’出台的有利契机,深入推进办学方式、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切实增强技工教育服务大局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人才政策不是盲目的扩大数量,而是要让人才尽其所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助力社会发展。从“人才金政50条”到“技能兴淄26条”,让“能工巧匠” 在这座城市里感受到更多归属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