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马晓磊同志在淄博市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淄博日报

2022-08-30 10:03:29


在全市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2年8月28日)

马 晓 磊

  各位企业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企业家座谈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继续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当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听听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与大家通通气、交交底,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加油鼓劲,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合力推动淄博转型跨越,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多作淄博贡献、淄博企业贡献。

  今天上午,我们组织了“企业家看企业”活动,部分企业家代表到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西铁城新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园区进行了现场观摩。这些企业规模体量大小不一,产业领域各不相同,既有纺织等传统产业企业,也有新材料等“四强”产业企业;既有外资企业,也有本地成长起来的红色企业。近年来,这些企业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走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升级之路,推动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像这样的企业淄博还有很多,希望通过开展“企业家看企业”活动,让企业家们加深对本地企业的了解,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扬长避短,进一步畅通产业循环,加快产业升级,全力推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观摩结束后,大家参加了全市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看了各区县、功能区近期即将开工的大项目、好项目,我想大家能够感受到全市上下干事业、求发展的良好劲头和浓厚氛围,希望企业家从中受到感染、汲取力量,千方百计抓项目、上项目,添把柴、加把火,把淄博企业好的态势继续保持下去。刚才,企业家代表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下步发展思路打算并提出意见建议。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受到的是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爱淄兴淄的责任担当,很受感动、很受鼓舞。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请振波同志牵头,组织发改、工信等部门逐条梳理研究,加快形成政策举措并推动落实到位。对企业提出的发展目标,所在区县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对接,列入指导帮扶清单,帮着企业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出台政策给予充分支持;区县解决不了的,要及时报市里会商研究解决。同时,挂包企业、服务企业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迅速到企业现场去,看发展现状、找问题困难、听意见建议,真正把问题和意见兜上来,实实在在解决到位。下面,就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我谈几点体会和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坚定信心、合力共为,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好形势

  企业好,产业好,淄博才好;企业强,产业强,淄博才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全市广大企业家、城市合伙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沉着应对、主动作为,引领企业迎难而上、稳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在稳定经济运行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大盘之稳”首功在企业。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4.2%,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6个、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企业贡献的GDP占到全市的7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分别高于全省、全国4.3个、5.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4%,居全省第2位;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二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创新之果”首要在企业。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指数连续4年保持全省前3位,一批“卡脖子”技术相继攻克,一批“首台套”产品陆续下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全市科研创新的策源地、发生地基本都在企业,而且增幅也较高,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到41.41%,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91%,分别同比增长1.66个、2.4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50家。三是在产业转型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产业之进”首举在企业。全市“优”和“扩”两篇文章越做越深,传统产业加速弯道超车,新兴产业加速换道超车,全市产业结构越来越优、能级越来越强,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9.9%,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工作第四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今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居全省第3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6家、瞪羚企业47家;东岳未来氢能材料公司成为2022年度全省4家独角兽企业之一。四是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了主引擎作用,“民生之优”首位在企业。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着力建设高品质民生,打造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战场,企业职工占到全市职工的70%,企业纳税占到全市纳税的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4%、5.4%。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企业克服了种种困难,不停工、不停产,开足马力生产防疫物资,带头落实防控责任,积极捐款捐物,为打赢疫情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淄博的企业家有情怀、有担当,能干大事、能创大业,是支撑淄博城市转型跨越的骨干脊梁,是推动淄博城市再创辉煌的希望所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企业家、城市合伙人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敬意!

  气可鼓不可泄,势要起不可落。今年上半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只是期中考试,半年好不代表全年好,年底的期末考试才是真正的大考。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淄博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发展势头很好,全市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进,转型跨越其时已至、其势渐起、其事待成。当下,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我们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坚持思路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节奏不乱,凝心聚力、咬定目标、持续发力,连续发起攻势、不断厚植优势、一举奠定胜势,努力考出好成绩。第一,这是责任担当之举。在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要求山东等6个省要“在经济稳定恢复中承担经济大省应有责任”。省委、省政府希望淄博扛牢责任,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攻坚三季度、奋战下半年,交出一份合格答卷。我市是工业大市,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省委、省政府对淄博的转型给予高度肯定,对淄博作出更多贡献寄予厚望。完成好省委、省政府交给的重任,这是对我们共同的考验,根本上要靠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家的拼搏奉献。淄博的企业家有家国情怀,历来讲政治、顾大局。我们要政企携手、合力攻坚,想尽千方百计,用尽一切手段,坚决完成好既定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第二,这是城市跃迁之要。城市与企业相互赋能、彼此成就。过去几年,是淄博发展的攻坚期,我们并肩奋斗、奋力攀登,一点一点改变了过去低位徘徊的运行轨迹,一步一步打开了老工业城市的蝶变空间。未来几年,是淄博发展的决战期,我们更要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为淄博转型跨越、走在前列一举奠定决定性基础。决战当前,稍有松懈就会退回原点、跌入谷底,让我们前期付出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企业家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要认清肩上的担子,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永不停步、持续打拼,努力在城市崛起的历史过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第三,这是企业发展之需。当前,受地缘政治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供应链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下行压力显著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国内经济5月份止住下滑势头,6月份实现企稳回升,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需求收缩与供给冲击交织,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问题叠加,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普遍面临困难。大家身处一线、搏击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感受最为直观、最为深刻。克难靠拼,破局靠干。企业家要保持清醒头脑、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用“拼搏实干的确定性”去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一难、两难、多难”中以变应变、在“既要、也要、还要”中积蓄动能。无论是应对当前,还是制胜未来,党委、政府和企业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必须拧成一股绳,同向同行、同心同力,推动淄博加速跨越拐点,书写老工业城市走在前列的崭新篇章。

  二、积极作为、奋勇争先,引领推动企业稳进提质

  与时偕行,其势可成。近年来,国家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宽松,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以及2017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正、2021年《民法典》正式实施,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加完善。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我们市里也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各级各部门在依法依规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助企纾困等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助力企业放心放手发展。可以说,企业发展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好。虽然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但这个时候是商品价格的高位、也是资本价值的低位,是困难挑战的高点、也是机会成本的低点,正是价值投资、抢抓机遇的“入局点”,消极躺平切不可取、小富即安切不可取、落袋为安切不可取。淄博的企业家深受齐文化的浸润,始终传承着胸怀大志、敢创大业的基因。要以辩证思维来看当前形势、以长远眼光来看当前困难,保持定力韧劲,变中寻机、化危为机,引领企业穿过周期、跨越发展。

  第一,要千方百计稳定生产经营。在外部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环境下,尤其考验企业家作为“掌舵者”的智慧和能力。目前看,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防疫情”,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不断档。现在,疫情依然是最大的“变量”,但对企业经营来讲就是最大的“常量”。疫情防控是“一稳皆稳、一失皆失”的大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导致突发疫情,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会被按下“暂停键”,造成的“时间成本”“重启成本”绝不是短期能弥补的。要坚决扛牢企业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实抓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场所管控、物资储备等各方面,提前做好闭环生产预案,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环境。二是“稳产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有旁路。市场供需关系始终在变化,产能调配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当前需求不足的特殊形势下,“需求端”在供需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旦因成本价格因素随意停产、限产导致产品供应不赶趟,与下游客户的纽带关系就会发生松动。要深度分析企业产品主要销路状况,“广撒网”寻找潜在替代客户,积极寻找“备胎”、搭好“退路”,主动对接、积极作为,全力打通产销环节堵点、淤点,确保产能最大程度释放。要建立长线思维,科学研判大宗商品价格、供应链韧性、国际贸易波动、金融资本活性等趋势性变化,动态储备生产物资,科学制定生产运行计划,以产能供应的稳定性增强供需“粘性”、提高“议价能力”。三是“降成本”,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有赚头。越是日子难过,越要过“紧日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身就是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降成本主要靠两条:一条要靠外部减税降费,一条要靠内部挖潜增效。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各级今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跟进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可以说,政策的优惠力度空前、红利加码到位,下步就要看企业自身的本事。要深化精益管理,把内部挖潜做到极致,用好5S、可视化、标准化作业等成熟管理工具,争取以最小的人力、设备、资金、物料等要素投入,以最优的采购、生产、销售等运行流程,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不断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盈利水平。四是“种新树”,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不停步。无“新”不进。企业没有新增量,难以构建应对市场波动的“缓冲带”“避风港”。要聚焦主业不散光,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再下功夫,瞄准产业链、供应链、产品链的关键领域、重要节点、支撑要素,往深处延展布局、往关键处嫁接介入,不断增强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自主性,在确保老树发新枝的前提下,种新树、扎深根,营造“未来森林”。有条件的企业要紧盯前沿、抢抓风口,积极布局新赛道,进入新蓝海,培育壮大更多增长点、支撑点。

  第二,要不遗余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的一块短板。现在,有的企业一项技术、一项产品吃上几十年,即使新上项目,也是以简单复制扩产能为主,这是没有未来的。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技术和产品都是有边际效益的,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找到企业第二增长曲线。一是敢于揭榜挂帅。国产化替代大势不可逆,是最广阔的创新蓝海。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积极参与、主动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瞄准产业前沿、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借势借力各级“揭榜挂帅”制度,建强自身创新研发机构,善于运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注重嫁接高能级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中当尖兵、创尖峰,不断拓宽掘深企业创新技术“护城河”。二是注重应用转化。淄博产业结构和企业特点,决定了在创新成果应用型转化上有基础、有优势。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资本链,打造“技术创新—技术熟化—技术验证—技术落地”的完整链路,为企业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应用、新设备投用、新工艺推广和新产品推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真正打通“任督二脉”,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正向闭环”。三是突出人才引育。人才是创新之源。要从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人才延揽和培养,敢于投入、舍得投入,用足用好“人才金政50条”,综合运用股权激励、绩效工资、岗位晋升、人文关怀等手段感召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企业投入的“供给侧”与人才生产生活心理的“需求端”更加匹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第三,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当前,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但转型升级之路不能回头。一是走向高端化。技术改造是企业永恒的命题。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突破,持续深化“五个优化”,继续运用上云用数赋智、机器换人,常态化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品体系不断优化升级,以伤筋动骨换来脱胎换骨,持续推动企业迈上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今天上午的“企业家看企业”活动中,许多企业在观摩中发现了合作商机,有的企业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高端生产设备,有的能提供创新技术支持。这种本地企业的深度嫁接、相互赋能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完全可以推动产品价值的重塑和提升。同时,在地产地销、地产地用、地产外销上,也有很多场景空间。像我们的火车站南广场改造建设的站房,所用的大多数设备和建材却不是淄博的。实际上,我们当地许多产品的质量并不逊于外地高端品牌;再像,淄博作为地炼大市,完全可以嫁接我市能源数字化平台,将市场开拓布局到市外、省外,实现更大发展。二是拥抱数字化。数字化的本质是网络化、信息化,也是提高效率、链接市场、集聚资源的有效手段。这些年开展上云用数赋智、机器换人改造的企业,大多受益很大,说明这条路子确实是大势所趋。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和“工赋”城市。要抓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机遇,搞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设计,开展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运维模式,促进产线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三是推动平台化。服务创造价值、促进增值。平台具有汇聚信息、链接资源、撮合交易、促进创新等重要服务功能。龙头链主企业要立足自身规模、技术、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创新平台、招商平台、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条“上下游”、产业配套“左右岸”,加快从单一产品生产商向平台服务商、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中小微企业要借平台、上平台,深度嵌入平台集成生态圈,推进产品在线化、生产柔性化,更好应对市场风险波动。在企业“平台化”转型的道路上,要注重打造“三个平台”。一个是“创新平台”,不断创新研发换代产品,引领生产、生活、消费趋势。另一个是“招商平台”,以商招商,链接集聚上下游产业资源。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己二睛项目,以“1+N”产业模式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纷至踏来、加速集聚,进一步巩固了产业“链主”的优势地位。还有一个是“服务平台”,要打破提供单一产品的局限,围绕产品的维修、维护、升级、数字化改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向综合服务提供商发展。我市有的企业已不仅是单纯售卖硬件产品,还能做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输出一整套的软件、管理和体制,这样获得的价值要比单纯卖机器来得多、来得长久。四是追求绿色化。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必须闯过的生死关。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制定可行的减碳降碳路线图,加快氢能、光伏等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升级技术装备,大力创建零碳企业、零碳工厂、零碳车间,蹚出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第四,要坚定信心加大投入力度。对企业来说,项目就是产业增量、就是未来空间,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现在正是企业大上项目、拉开差距的有利时机。要强化“旱时造舟、涝时造车”的逆向思维,为明天的爆发积蓄势能。要加快在建项目推进。市场形势风云变化,有些好项目的“保鲜期”“窗口期”很短,慢上半步,可能就机会全无。要树立“拼”和“抢”的意识,运用好奖惩手段,给项目建设方施加足够压力,促使其提高单位面积工人、设备、原材料投入量,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切实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刚才,各位企业家都汇报了全年预期目标,听了很受鼓舞。希望各位企业家真正测算好测算准,在现有预期基础上再加把劲,能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投产,能多提高一点就提高一点,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要策划链接集聚资源。目前看,在各地招引政策普遍趋同的大背景下,产业生态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比政策招商更有吸引力。要盯紧产业链、供应链、朋友圈,以生态共生关系招引合作伙伴,把“外地客户”变为“园区邻居”,让“上下楼”变成“上下游”、“左右邻”变成“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要善用金融资本工具。加大投入,首先要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好企业、好项目、好策划。要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有效吸引金融贷款、各类基金和战略投资者,千方百计进入专项债盘子,为项目建设提速、企业倍增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第五,要毫不放松抓好除险保安。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前置的“1”,后面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要坚决杜绝“无知无畏”“事不关己”“敷衍应付”“侥幸赌博”四种心态,做到警钟长鸣,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住守牢底线,切实对自己负责、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安全生产方面,必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采用最高标准、最严管控、最先进技术,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聚焦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从严从细从快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有效把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特别是企业的党委书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上心、用心、亲自去抓,绝不能大撒把、搞授权。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生产可控、资本难控,必须坚决克服盲目扩张的冲动,对外投资、多元经营、融资杠杆等要慎之又慎,要听专家的建议、请专家把关,引进专业力量参谋决策,备足备好企业自己的“工具箱”,确保风险抓小抓早,能够在企业内部做到有效管控、及时化解。在生态环保方面,必须扛牢企业主体责任,在精准精确精细上再下功夫,该投入的必须投入,该运行的必须运行,该整改的必须整改,坚决杜绝跑冒滴漏和超总量排放、无组织排放。在环保问题上,不要动小心眼、不要犯低级错误,更不要跟监管部门躲猫猫,要守护好淄博来之不易的蓝天碧水净土,把该把的关口把严,把该上的力量上足,为生态淄博建设贡献企业力量。在诚信守法经营方面,要强化诚信意识、契约精神、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义利观、事业观,在依法纳税、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做弘扬正能量的表率,切实为维护全市和谐稳定大局作出应有贡献。群众就业面临许多困难,企业家要站在大局考虑问题,尽最大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不能以降成本为借口裁员降薪,职工在企业打拼,为企业做贡献,吃口饭不容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尽力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这是牵扯千万家庭的生计大事。希望企业家真正关爱关心自己的职工,营造家的氛围,让每一个职工更有荣誉感、责任心,跟随企业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共克时艰。今年大中专应届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学生就业难度很大,这时候也正是企业招引适配、适用人才的好时候。人才的引进是一时的投入,未来可能会形成“指数级”的回报。要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多多“招兵买马”,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倾力支持、精准服务,坚定不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政企连心,其利断金。企业家流汗出力、冲锋在前,党委、政府就要将心比心、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最强后盾,竭尽全力为企业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在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对企业来讲,最渴求的是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思路稳定性、工作连续性,以利于企业打长谱、谋长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好“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启动建设全域公园城市、高水平开放型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五好”城市、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科创产业金融高地等,推动淄博加速转型跨越。今年2月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并丰富形成了深化“九大赋能”、打造“九个现代化新淄博”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推动老工业城市实现关键性、趋势性、转折性发展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一定会始终保持定力,按照既定的目标持之以恒往前推,不翻烧饼、不瞎折腾,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到底。也希望广大企业家不观望、不迟疑、不躺平,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一步一步地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坚持政策落实不动摇。政策措施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阳光雨露”。近年来,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经济大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项目招引建设,市委、市政府在土地资源、环境容量、资金奖补等方面也出台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个层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当前,我们面临着减收增支多种压力,但是市委、市政府一定诺出必践、言出必行,竭尽全力把该兑现的兑现到位,把该落实的落实到位,千方百计为我们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提升扶持政策,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政府所能,努力提供更多加强版、升级版政策支持,真正让政策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要进一步推动“政策找人”,大力推动惠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等机制,确保惠企纾困政策以最快速度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各类市场主体。

  第三,坚持依法依规不动摇。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最稳定最公平最可靠的支持保障。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法治理念,坚持依法规范决策行为、行政行为、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加强行政指导和程序制度建设,优化执法流程,量化行政裁量权,从源头上防止权力任性,坚决杜绝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要突出加强对企业的司法保护,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严格加强公务人员约束管理,对“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以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行为,一律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只要大家合法合规经营,市委市政府就永远是企业的坚强后盾。我们共同努力切实打造良好法治环境,让企业家们坚定信心、挺直腰杆,在淄博安心、舒心、放心、专心发展。

  第四,坚持优化服务不动摇。营商环境是最重要的软实力和生产力。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全领域“一证化”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全流程的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着力打造更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坚定不移把服务企业作为本职本分,旗帜鲜明支持企业发展,光明正大为企业站台助力,进一步优化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对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市级领导联系、挂钩服务的,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市直部门、区县、镇街党员干部联系的,都要坚持每周至少进一次企业,看生产经营、看安全环保,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进企业,就是冲着问题去,有事说事、无事就走,不搞高接远送、不搞繁文缛节。市级领导同志要带头坚持“亲”“清”政商关系,各级干部要坦坦荡荡同企业接触、真心实意同企业家交往,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带着感情纾困解难,助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各位企业家、同志们,百舸争流齐奋进,千钧重担共担当。我们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政企一心、合力打拼,全力以赴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以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