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学在淄川 筑梦般阳 淄博市淄川区教体局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来源:鲁中网

2022-09-11 16:03:30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去年,9月9日,淄川区委、区政府隆重召开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打造“学在淄川”品牌,建设鲁中教育名城的冲锋号角,淄川教育人勇担历史使命、肩扛政治责任,踔厉奋发、砥砺奋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扩增量、优存量 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一些

  教育优先发展是淄川区委、区政府始终如一的坚定承诺。淄川区成立淄博般阳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存量教育资产,完善投融资机制,为教育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淄川区教体局积极和有关部门配合,新建高标准曜华小学、改扩建开发区中心小学一期工程、配建雁阳小学食堂等工程顺利投用,新建杜坡山幼儿园即将开园,改扩建双沟中心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增。

  淄川区教体局积极稳妥优化学校布局,顺利合并4处中心校、7处小规模学校,农村学生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稳步实施城乡教师交流轮岗,98名教师实现有序流动,为城区新增的50个教学班,有效补充了师资缺口、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先后实施电钢进校园、智慧黑板更新等工程,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短板、锻长板 让教育教学质量更高一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淄川区教体局坚持把内涵发展作为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分步、分学段、分类别组建若干办学集团,试点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发挥名校引领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首批已成立的双杨幼教集团、雁阳小学教育集团等7个办学集团,涵盖学前、小学、初中三个学段。积极引进区外优质资源,先后3赴济南与山大、山师等名校基础教育集团洽谈,与淄川区教育发展顾问、深圳市玉律学校校长王婷等沟通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共商合作办学模式,加快打造合作办学品牌。坚持把高中教育作为提高质量的落脚点和突破口,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多样发展格局。淄博四中获评淄博市首批市级特色高中,淄川中学获评全市首批基础教育学校类教研基地,淄博十中的排球、棒垒球、淄川中学的橄榄球、般阳中学的健美操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学校品牌。2022年夏季高考本科上线2347人,再创历史新高,1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坚持职教高地建设目标不动摇,深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鲁泰公司、吉利汽车、青岛大学、普来瑞等企业及单位共建共赢、携手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强作风、提素质 让教师队伍发展更快一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淄川区教体局坚持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根本,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坚持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擦亮“我在一线、实干淄川”作风品牌,特别是面对严峻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淄川区教体局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障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切换,顺利完成春季夏季高考、中考、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等大型教育考试10次,涉及考生近4万人,圆满实现组织考试和疫情防控双胜利。同时,与淄博师专共建淄川区教师发展中心,先后组织了教体系统管理干部专题培训、青年干部赋能培育工程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三名”工程人选高端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等各类培训,教师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1个团队入选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2个团队入选淄博市“名师工作室”;2个团队分别入选省、市基础教育教研基地;1名教师通过山东省第四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考核。

  抓重点、提品质 让教育服务供给更好一些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体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恒久不变的坚定信念。淄川区教体局按时完成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专项治理,4所民校转为公办学校,公办学位资源进一步扩增。坚持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在全市率先落实小规模学校午餐补助,惠及学生近1700人,更换可调式课桌椅35256套,学生在校生活更加舒心便利。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行中小学课后服务,参与学生达4.3万余人,1项课后服务案例被教育部推广,2个“双减”案例在全省推广。牵头成立淄川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家庭教育联系站132个开展公益讲座70余场,为广大社区居民和家长就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成立淄川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深入实施“强德固本”行动,全面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为“美德淄川”贡献了更多教育力量。

  一年来,创新、破题,落实、突破,淄川教育事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继往开来,团结实干的淄川教育人将紧紧围绕打造“学在淄川”品牌中心任务,持续擦亮“我在一线、实干淄川”作风品牌,全面建设高品质教育民生,努力为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多教育力量!(记者 车金 通讯员 李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