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日报
2022-10-27 15:30:27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淄博高品质医疗建设正在提档加速。
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模式,形成上下贯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分级诊疗、层层递进的顶层设计下,全市4.5万名医务工作者分布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各司其职,比学赶超,精心医治病患,勇攀技术高峰,以笃行不怠的坚实足迹,合力打造服务470万淄博百姓的品质医疗高地。
大病不出市: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10月21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落户淄博市中心医院,这是该院获得的又一“国字号”授牌。
在一次次“国字号”认证的加码下,该院锚定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力促医疗品质能级跃升:通过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认证、国家心衰中心认证,入选国家级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国家级神经介入建设中心,获评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示范中心、国家病理质控中心……这样的全力攀登,也让国内同行深刻感知到淄博迈向高品质医疗的潜力、活力、魄力。
作为全市医疗龙头单位,淄博市中心医院已构建了拥有超过千名高精尖人才的医疗团队,其中博士112名、硕士970名,医院现有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与陈义汉等5名院士、12名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建成泰山学者工作室、名医名家工作室等17个。依托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不断提高疑难危重症等综合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从病房延伸至门诊、延伸至健康体检,针对在体检中发现的多系统疾病或疑难杂症病例,前移服务端口、一站集齐专家,提供多学科、全链条健康管理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医疗服务。
行业龙头的奋进奔跑,正是淄博卫生健康事业强劲发展势头的缩影。2022年初,淄博正式启动医疗健康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区域医疗高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目前,紧扣“大病不出市”目标要求,我市已建立全市统一的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体系,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高水平医疗中心58个,建设国内外名医专家(团队)工作室76个,建成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全市已有10家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运营资质,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看名医、大病不出市。
中西医结合:发挥县域医共体便民优势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代表了高度,作为分级诊疗的中坚力量,20个县域医共体则为淄博百姓看病就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紧密型医共体,是淄博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的医疗布局。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县域医疗资源,我市在县域面积大、交通不便捷的涉农区县,根据地域和人口分布,选定镇卫生院打造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构建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目前,全市共组建县域医共体20个,覆盖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个,今年以来已实现对上转诊1081人次、对下转诊368人次。
在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基础上,我市还不断提升镇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3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454名专家医生,建立“名医基层工作站”123个;推动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遴选优秀中医药专家306人,建立“中医专家基层工作室”53个,已服务群众24万人次。家门口既有西医又有中医,基层百姓共享更多健康红利。
小病早预防:优化村级医疗亲民服务
金秋十月,随着新一批“县招、镇管、村用”乡医来到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健康事业发展迎来了新动力。
“王大夫来俺村后,大家看病更方便了!”沂源县燕崖镇井子峪村的任大婶说。她口中提到的“王大夫”,是2021年招录的乡医王瑞财,已在该村服务近一年,深受群众好评。
市、县、镇、村,上下贯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正逐步完善。为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市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组织乡村医生全员参加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中心村卫生室建设,统筹医疗资源,多村一室、联村设室;筑牢村级服务网底,今年新建成中心村卫生室39处,切实把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打通群众健康路上“最后一公里”。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如今,淄博卫生健康已成参天大树,向上枝繁叶茂,有专攻疑难杂症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向下扎根泥土,有擅长慢病小疾治疗的基层中西医;更有签约家庭医生及义诊团队,如叶脉延伸,定期巡诊上门服务。
未来,随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及县乡一体化建设的融合推进,淄博百姓将享有更安全、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