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年终盘点丨产业兴了,生态美了,农民富了——2022淄博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来源:鲁中网

2022-12-13 18:22:00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近年来,淄博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农村人居环境迎来巨变,数字化渗透到农业农村的方方面面。鲁中网记者盘点梳理今年“乡村之旅”中“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8大淄博“靓”点。

  高青县黑牛小镇:一头牛“牵”出一条致富路

  高青县地处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土地宽满肥沃,生态环境优良,素有“中国黑牛城”的美称。高青县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发展规模养殖场近200处,在唐坊镇规划建设黑牛特色小镇,形成了完整的黑牛全产业链。与纽澜地合作,镇上80%的农民在纽澜地屠宰场及村里合作社务工,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喝啤酒、睡软床、听音乐、享按摩、吃熟食,在高青县黑牛享受着“五星级”的待遇。每头牛的最后7个月,都要来到纽澜地养殖园区,在这里,每头牛都戴着“脖圈”,拥有自己的二维码名片,通过“黑牛管家”可以监测到每一头牛的生长状况,饲养过程尽收眼底。

  桓台县起凤镇:“城乡公益岗”稳就业惠民生

  在桓台县起凤镇夏六村,有这样一个公益性岗位——沿河生态巡查员。每天上午8点到10点,沿河生态巡查员会在负责河道进行日常巡查,做卫生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缓解了河道管理压力大、巡查人手不足的困难,同时还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2022年,桓台县共计划开发了1900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创设135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创设550个。在起凤镇,共有24名沿河生态巡查员,每村1名、专人专用,以“公益”力量更好地保护了马踏湖的区域生态环境。

  思远农业:“农保姆”助力标准化种植

  “农保姆”“六化三标准”社会服务模式、“田间课堂”……在临淄区皇城镇,手机成为了农户的“新农具”,施肥、换风、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可以在手机上便捷地完成,这正是得益于山东思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农保姆”APP,让农户在管理和技术上有了标准,是“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里,农户们还可以通过农技讲堂、农民夜校、田间课堂、专家见面会等形式提升自己的种植知识水平,系统地掌握如何管理田间地头,让种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农户们通过全程农业技术服务,可以实现高效增产,产量平均增加20%—30%,部分增产超过50%。

  梨花面业:“吨粮首县”的“梨花”力量

  加工生产面粉、面条等制品,是“梨花面业人”的日常工作。梨花面业拥有制粉生产线2条,年处理小麦30万吨;拥有挂面生产线2条,年加工挂面3万吨,深耕于小麦深加工。梨花面业通过推行订单农业化,与种植户签订合同,给予种植规定和指导,待小麦成熟后,只要质量达到要求,便会被优先采购。

  农民种植的优质小麦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进口”,企业成本降低,老百姓也增收创利,推动了淄博农业种植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了稳粮增收,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收益真正落到了农民“口袋”里。

七河生物:“小香菇”数字化催生“大产业”

  蘑菇培养大棚内,一株株蘑菇朵大肉厚、长势喜人,弥漫着淡淡的菌香……在这里,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5℃左右,大棚内还安装了传感器,可以不断搜集温度、湿度等数据信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通风、自动调温。

  通过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产业,七河生物建立智慧平台,运用智能控制系统,5G网络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形成大数据。以“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的模式,产品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占全国菌棒出口市场的60%以上,带动了农民发家致富。

  博山区聂家峪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聂家峪村是鲁山脚下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小乡村,从2015年开始,村里采用“村集体+合作社”的模式,集中力量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流转土地1500余亩,打造果蔬采摘园近200亩。开展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工作,改造提升后发展高端民宿,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变成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深化村级治理,聂家峪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民参与其中,村集体从过去收入不到2000元,达到年收入20.64万元,带动了池上镇16个村庄,总计862户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沂源县燕崖镇:“果业振兴”让老百姓腰包更鼓

  设施农业,是燕崖镇果业振兴的重要方向。面对品种老、技术老、人力老的“三老”难题,燕崖镇政府鼓励、引导农民种植樱桃新品种,建设现代示范园7处并配有技术顾问,带动老百姓主动更新换代,引入新发展模式,让品牌化产业链得以延伸。

  源泰农业高标准樱桃示范园是建立的现代示范园之一,拥有12个高标准数智化温控大棚,栽种了鲁樱系列、塔玛拉、蜜露等10余个大樱桃品种,共3000余株,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3.2万元。其中“单杆”模式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仅用一根“杆子”就可将樱桃栽种成功,更加方便农民管理。

  旭沣农场:“种养结合”打造生态循环数字化农场

  山东旭沣农场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植养殖和特色加工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综合体。农场里大田种植产生的玉米秸秆作为饲料喂养牛,牛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的原料喂养蚯蚓,腐熟发酵后用于大棚果蔬的施肥,喂养的牛通过特色加工做成熟牛肉制品,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农业的模式。

  饲料生产基地、养殖板块、特色种植采摘板块、农产品加工板块四大板块的有机结合,让农场实现了生态循环,完善了农业生态保护补偿模式,进一步拉长了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致力于建成一流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数字化农场。

  大笔绘新图,乡村日日新。农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稳定农民收入,人居环境美化助力乡村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淄博的农业现代化迈向了更高水平,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愈加鲜明,淄博的乡村容颜“焕然一新”。